摘要:集群化能够缩减发展成本和扩大竞争优势,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化是休闲产业发展的最终形态。本研究以南昌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进行调查分析;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产业机构不合理、发展规模不大、企业运营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协同发展、创新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等策略。
关键词:南昌市 休闲体育产业 集群化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4)-19-077-3-TBB
近年来,随着南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休闲体育产业已成为南昌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的背景下,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其在“十四五”期间更好地发挥休闲体育产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应进一步提高休闲体育产业集约化程度、做大做强休闲体育产业、强化休闲体育产业的服务功能。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南昌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进行调查分析。
(1)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了国内外有关城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资料;
(2)通过专家访谈法,对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3)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南昌市市民对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现状的了解程度;对南昌市市民进行了休闲体育产业相关问题的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为使调查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在问卷设计中,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实际情况,设计出了适合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4份,有效回收率为81.5%。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2、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南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昌体育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南昌市体育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南昌市体育产业主要包括体育场馆运营、健身娱乐、体育培训、体育彩票等四个方面,其中以体育场馆运营和健身娱乐为主。目前,全市建有体育场地1.79万个,拥有体育公园5个,健身步道1315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4m2,全面建成了城区“15min健身圈”。据统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1.17%。这些体育设施的建设为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南昌市大力发展各类体育产业,进一步推进了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南昌市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推进南昌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措施包括:积极扶持各类体育企业和团体,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各类体育产业,努力扶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出台了《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加大对休闲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利用昌北机场和昌九高铁等区位优势,积极推进昌北机场航空运动项目;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大力推进南昌市职业足球队建设;加快推进休闲体育产业基地建设、体育场馆建设、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和品牌赛事活动建设等工作。
综上所述,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发展规模有待扩大、企业运营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
2.1、体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从产业结构上看,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
(1)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较为缓慢,目前还没有形成较为知名的品牌赛事。体育竞赛表演业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南昌市举办了一系列重要赛事活动,但是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大型赛事活动,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缓慢;
(2)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和健身娱乐业发展不平衡。目前,南昌市体育场馆主要分布在红谷滩、青山湖、九龙湖、瑶湖、红角洲等区域,但是这些区域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和效益不高,管理模式较为落后,经营主体多为单位或个人,缺乏市场化运作。另外,南昌市一些大型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机制较为单一,经营主体较少;
(3)体育培训业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南昌市有18家体育培训机构,但是这些培训机构的规模不大,主要集中在南昌市部分城区及周边县市。这些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缺乏特色、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另外,在培训机构中还存在一些规模较小、经营困难的单位和个人。
2.2、发展规模有待扩大
虽然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规模尚不能与中国其他省会城市相媲美。2022年,江西省体育产业增加值为556.49亿元,相比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以及江苏、浙江、福建等经济强省的休闲体育产业增加值占比都有一定的差距。与广东省、江苏省等省份相比,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增加值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基础较差。南昌市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缺乏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在南昌市政府大力扶持下,南昌体育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其次,江西省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目前,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大型企业的带动和引导。以南昌市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例,南昌市体育用品制造业起步较晚,在近几年才得以快速发展。
目前,南昌市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上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导致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例如,南昌市目前对全市现有休闲体育产业项目进行了详细调研,发现这些项目大多是由各县区政府主导建设的全民健身工程、青少年业余训练基地等。这些项目由于没有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布局而存在着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问题;而且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造成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问题。
2.3、企业运营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自2022年以来,南昌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企业进入体育产业。随着企业的进入,南昌市体育产业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而言,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大多数休闲体育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南昌缺乏大型体育龙头企业。目前,南昌市体育产业主要是以民营企业为主,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也在从事健身娱乐、体育场馆运营等相关业务。但是由于这些企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应,很难进入到一些大型体育场馆和健身娱乐项目中去。因此,这些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其次,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目前,南昌市休闲体育企业中大部分是由原来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员转行而来,其中有一部分人来自体育相关专业院校,但是大部分是半路出家。他们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难以对整个休闲体育产业进行管理和运作。
2.4、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产业就会缺乏发展动力和活力。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南昌市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文件,明确提出要将体育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南昌市体育局也制定了《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体育场馆运营、健身娱乐、体育培训三个方面对体育产业提出了具体的规划。但总体来说,南昌市政府对休闲体育产业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较大缺口。另外,目前南昌市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休闲体育基金来扶持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据调查显示,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休闲体育产业最大的问题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3、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策略
3.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要科学制定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结构,坚持集中集约式发展,做大做强休闲体育产业。充分考虑到南昌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以满足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为导向,优化休闲体育产业结构,提升休闲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2、完善政策体系,健全配套服务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要加强对休闲体育产业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全民健身意识和参与热情。为推动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3、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协同发展
一是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根据区域资源禀赋、人文传统、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对区域内休闲体育企业进行整合布局;二是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积极融入全国及世界休闲体育产业体系中去,主动融入周边城市的产业分工和经济合作体系中去。
3.4、创新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构建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建立并完善信息沟通平台、共享平台和合作平台等管理平台,规范休闲体育企业之间、休闲体育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和行为规范;三是提高对休闲体育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加大对市场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积极引入专业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4、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设计
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设计应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从产业聚集、产业链构建和产业融合三个层面着手。具体来讲,可从以下三个层面着手:
4.1、加快建设一批休闲体育产业园区
目前,南昌市经开区雷公拗文化体育产业园被授予全国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为进一步发挥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集群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应在经开区积极开展休闲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并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措施,加快推进休闲体育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形成具有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的休闲体育产业集群。
休闲体育产业园区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要具有一定的规模;二是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三是要具备良好的服务设施;四是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通过创建一批休闲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园区的建设水平和规模,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快推进区域内休闲体育资源的整合、共享,促进南昌及周边区域内休闲体育企业的协作,形成规模效应。在创建休闲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过程中,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
4.2、培育一批休闲体育骨干企业
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集群的骨干企业主要包括体育赛事承办企业、休闲体育服务企业和休闲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其中,体育赛事承办企业包括了专业的体育赛事运营公司和赛事服务公司,其主要业务范围包括赛事策划、组织和管理,赛事营销等。在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方面,首先,政府要出台扶持政策,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体育骨干企业进行扶持培育;其次,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为这些骨干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再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和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为骨干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同时,也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最后,要充分发挥南昌市现有的南昌红谷滩新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昌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在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平台建设来吸纳和集聚各类休闲体育产业要素。
4.3、打造一批休闲体育品牌赛事
打造休闲体育品牌赛事是推动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南昌市要想打造一批休闲体育品牌赛事,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积极举办全国性体育赛事,如中国·南昌国际马拉松赛、中国·南昌国际户外运动挑战赛、中国·南昌国际青少年足球赛青少年帆船赛等,这些大型品牌赛事的举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知名度,促进休闲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二是通过举办区域性体育赛事,如江西省城市马拉松赛、南昌市城市马拉松赛等,这些赛事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有效地促进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是积极承办国内外休闲体育赛事,如参加在南昌市举办的世界水上运动会、世界田径锦标赛、奥运会等,这不仅能丰富南昌市民的业余生活,还能推动南昌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
四是通过举办特色休闲体育赛事来吸引游客,如举办南昌国际户外运动挑战赛、江西省钓鱼大赛、江西省国际航空运动邀请赛、江西网球公开赛等。
5、结束语
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政府推动为保障,通过政府规划和引导,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依托产业聚集区,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建设和经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从总体上规划和指导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应加强对休闲体育产业资源的整合,通过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企业间的协作与融合,实现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琛,曾凡智,农丽颖.东融视阈下贺州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05).
[2]王宝庆,李梦园.西部地区旅游与体育产业集群联动发展[J].社会科学家,2023(05).
[3]盘劲呈,李海,刘洪.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3,39(04).
[4]司景梅.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06).
[5]周琴.基于产业集群视角下成都体育产业发展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第三届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21.
[6]李寿邦.产业集群视角下体育旅游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04).
[7]潘瑞成,刘睿君.体育产业集群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8,34(17).
[8]李寿邦.陕西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布局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11).
[9]刘海超.中原经济区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03).
[10]韩文超,贺松,李亚洲.国内外体育产业集群空间发展模式及启示[J].规划师,2015,31(07).
基金项目: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价值链理论视角下南昌市休闲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YJS2023086。
作者简介:黄涛(1999-),男,汉族,江西上饶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