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终身体育、全民体育等战略的深入推动和人们的健康意识、生态意识的逐渐增强,体育产业与休闲产业加速融合,其中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势头迅猛,极大地提升了地方旅游和体育消费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本研究将以浙江省为例,通过探究浙江省“十四五”时期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优势等,分析其面临的困境,提出适合浙江省的产业融合发展优化路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浙江省 “十四五”时期 休闲体育产业 健康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4)-19-064-4-TBB
引言
旅游、体育、健康作为目前我国重点关注的消费领域之一,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早在《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围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加服务供给,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浙江作为旅游大省,拥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人文底蕴,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积极顺应国家的发展要求,在《浙江省体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进“体育+文旅”发展,建设更具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产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需要加强相关研究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1、浙江省“十四五”时期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
1.1、技术逻辑,重视游客的观光体验
《浙江省体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推动“体育+旅游”项目,加快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结合物联网、AR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发适合现代人健康休闲的旅游方式,开展情境式、体验式的休闲体育和健康旅游产业相融合的项目,如房车、骑行等。比如浙江省徐凫步云谷房车旅游度假区,积极开展“生态运动峡谷观光带”+“房车营地休闲度假区”的有机融合,游客不仅可以在徒步、登山中参与体育锻炼和健康旅游,还可以在房车中、书吧中等加强休闲体验。
1.2、产业逻辑,加强了资源整合
浙江省为了更好地推动“体育+旅游”战略的深入,将衢丽打造为“体育生态与旅游创新都市圈”。将乡村振兴战略与“体育+旅游”战略融合,通过打造莫干山动漫小镇,在小镇原有的Discovery探索极限基地、路虎体验中心、久褀国际骑行营、胡润·山浩四大运动基地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新的项目,如马术、游泳、骑行、狩猎、探险等项目,打造出“漫行”小镇,将户外体育、探险、休闲、娱乐、文化、健康等项目进行融合,在给旅客带来更加优质的体验活动外,也促进了地区“体育+旅游”战略的深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1.3、需求逻辑,人们对生活品质需求的提升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美好生活、较高生活品质的向往和需求也日益提升。浙江省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63830元,位居全国第三名,仅次于上海、北京。作为主要高生活品质内容之一的旅游、休闲体育、健康等都是近年来消费较高的领域和产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许澎指出,“全球体育旅游行业产业正以每年14%的速度增长,超过旅游产业整体速度的4%到5%左右”,有着较大的消费发展空间。
2、浙江省“十四五”时期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2.1、现状
(1)政府政策积极扶持。
在我国全民体育、终身体育等战略的深入下,国家对体育、旅游、健康等产业的重视逐渐提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年来发布了50多个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浙江省也积极结合本省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旅游基础等,先后颁布了相关产业扶持文件,如《浙江省户外体育发展纲要》《加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积极创新发展户外运动产业。持续推进“运动浙江、户外天堂”品牌建设,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两带三区四网”户外运动发展新格局。推进山地、水上、航空、冰雪户外运动等时尚体育项目产业化,支持露营、飞盘、橄榄球等新兴项目发展,鼓励各地建设汽车摩托车运动场地、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和房车露营地。通过积极加快整合体旅产业融合,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景区、精品赛事,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浙江省体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要推动当地体育改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并加强部门联合、联动等,为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持。
(2)产业融合趋势明显。
为了更好地顺应《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要求,浙江省在“十四五”期间积极推动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体育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发展。据统计,2019-2023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中浙江省获得精品项目35项、十佳项目8项,包括浙江德清郡安里度假区、文成铜铃山冰雪运动小镇、宁波徐凫岩步云谷房车旅游度假区,台州沿海一号公路“海之险”体育旅游线路,以及浙江安吉大竹海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宁波清新龙观运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等,将当地的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相融合,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浙江省在“十四五”期间不断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实现了城乡15min健身圈,根据2023年《浙江统计年鉴》显示,截止2022年底已经建成群众体育活动和体育场地22万个。近年来依靠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小康体育村升级改造的工程建设,改善农村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到2023年底,浙江省就已经资助建设了2万多个小康体育村。鼓励农村地区建设国家健身跑道、开展乡村运动会等,为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促进了体育旅游市场的繁荣。当地还积极提出,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效地促进了浙江省农村地区的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保证了当地城乡居民的体育、休闲、健身等需求,也顺应了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战略要求。
(4)市场供需明显增长。
根据《浙江省体育年鉴2022》等资料的数据统计发现,近年来,浙江省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众人口日益增长、国民体质监测的指标也日益提升。根据调查发现,2022年,除学生外,浙江省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了31.04%,较2021年有着明显的提升。2022年浙江省有32.4%的男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29.7%的女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都比2021年有着明显的增长。
2.2、面临的困境
(1)体制机制障碍。
现代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作为一个新兴的战略发展计划,其提出的时间尚短、融合模式也处于探索阶段。当前,体育和旅游部门在管理体制、政策制定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两大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难以形成合力。此外,一些地方在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时缺乏统筹规划,导致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尤其是缺乏专业的融合发展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尤其是针对一些特殊的休闲体育项目,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保证项目的有序管理。如浙江文成铜铃山冰雪运动小镇,作为一个集冰雪运动、森林修养、避暑度假、休闲旅游等项目为一体的自然景区,建设了较多的休闲体育、健康旅游项目,不仅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景区管理、人流量管理等能力,还要保证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维护、对健康和户外体育运动知识等的全面掌握,一旦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不足,就可能给当地的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影响,而目前我国相关的人才面临紧缺,也给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带来影响。
(2)产业协同不足。
浙江省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必然需要政府土地管理、生态环保、旅游、体育等各个相关政府部门的配合管理,但目前浙江省虽然在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了开展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管理的管理小组,但这些参与人员并未保证了所有部门的有效参与,并未建立起完善的部门合作互通管理机制,导致一些部门参与形式化,只是参与到项目的审核、工程建设管理等过程中,并未切实落实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要求,导致一些休闲体育、健康旅游项目的建设存在同质化问题,缺乏良好的吸引力。或者这些项目的融合存在碎片化等问题,并未建立起休闲体育、健康旅游的联系,导致两者融合工作的开展不畅。此外,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需要相关产业的支持,如交通、住宿、餐饮等。然而,当前这些产业之间的协同程度还不够高,导致游客在参与体育旅游活动时面临诸多不便。
(3)市场营销推广不足。
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必然需要有效的营销手段,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旅客等,但目前,浙江省在这方面的营销手段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现代新型营销手段的日益发展下,许多项目和线路的主营者并未赶上短视频、直播这波热潮,未能引起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导致很多潜在客户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缺乏有效的宣传渠道和手段,导致体育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高。
3、国内外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1、国外经验借鉴
根据调查发现,国外关于体育与旅游产业的实践研究也较早。比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后,当地就在体育赛事的基础上,开展城市旅游宣传、配套服务等;2004年,雅典奥运会也吸引了约50万左右的游客。运动赛事也成为开展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方式,德州的Fort Stockton,就是依靠其水上运动及其相关的赛事发展水上嘉年华的旅游产业,该地也成为当地著名的体育旅游景点;慕尼黑的安联球场是一座独一无二的球场,它是建筑艺术杰作,也是慕尼黑的著名地标,它一年365天都吸引着游客,球场与博物馆融为一体,使得球场之旅即使在非比赛日也尤为特别;法国尼斯市安联里维埃拉体育场,举办过2016年欧洲杯和2019年国际足联女足世界杯比赛,当地结合良好的生态环境,还举办过马术比赛等,因其音乐、夜生活、游艇等特点,成为周围著名的体育旅游景点。
3.2、国内经验借鉴
随着近年来我国全面体育、健康旅游等理念的深入,以及相关文件政策的颁布,我国各个地区也积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展休闲体育与健康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发展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为其他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和参考。
陕西秦岭就积极开展山地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践,秦岭地区依靠其良好的山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优势,尤其是依靠华山的自然条件,开展健身、体育、休闲、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2007年,山地地区的体育产业就获得了50多亿的利润,占当地生产总值的数量也较高;陕西秦岭地区还积极加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越野场地的建设,加强滑雪、漂流等场地的建设,并积极举办狩猎射击比赛、山地越野比赛、山地自行车比赛、攀岩比赛等,也吸引了众多相关体育赛事、运动活动等的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为当地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桂林市也积极依靠其良好的自然资源、运动赛事等,发展当地的体育与旅游融合的实践,桂林以其“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乃至世界的著名旅游景点,更是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等重大的组织中获得认可,桂林市依靠其优质的水资源、山地、民族资源等,发展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比如桂林市举办的“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桂林资源国际漂流大赛等,并积极在地区召开登山、漂流、越野、攀岩、自行车等不同的体育比赛活动,吸引了众多户外体育运动爱好者的参与,也吸引了很多自然爱好者旅游。
4、浙江省“十四五”时期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策略
4.1、顺应国家及地区战略政策,积极加强基础建设
(1)结合地方优势资源,积极探究适合当地的产业融合方案。
为了保证浙江省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浙江省政府要明确地区的优势体育、自然等资源,设计符合当地的产业融合发展方案,比如浙江省作为我国长三角经济发展地区,当地良好的经济基础、地区优势、交通条件、自然资源等,都为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浙江省可以依靠当地西湖、千岛湖等自然景观,黄龙洞、宋城等历史文化基地,可以积极开展“休闲体育+养生旅游”“休闲体育+智慧养老旅游”等产业建设,依靠当地良好的体育基础场地、设施等建设条件,与养老、养生等慢节奏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特点的产业融合形式。
(2)打造良好的产业融合品牌,打造不同功能产业区域。
品牌打造是吸引更多消费者参观、旅游的重要基础,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打造更加高质量的地区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机制,促进地区吸引力的提升。比如目前浙江宁波清新龙观运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是一个积聚了很多一流旅游资源的体育旅游线路,可以组织游客在参观优质的自然风光基础上,参与漂流、漫步、登山、健身等休闲体育项目,以此为基础,打造出“休闲体育+健身旅游”的品牌形象,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体验式的服务模式,并依靠这些体育旅游资源积极举办相关的登山、徒步、漂流等比赛,尤其是可以针对某一类人群,如上班族,给予其休闲、放松、幸福的体育旅游服务,形成提升消费者幸福感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关注。
4.2、协调各方的利益,积极建立融合发展的运营管理机制
(1)整合地方的体育、旅游产业,融合资源,开展资源共享。
休闲体育产业和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作为顺应国家战略要求的重要体现,与地区的生态环保、土地整治、体育、旅游等各个部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开展产业融合发展时,要顺应政府指导、社会参与等要求,开展产业融合的市场化管理,尤其是要制定出符合各方利益的资源、利益分配机制。而且休闲体育产业和健康旅游产业两者都属于落实健康发展的重要产业,两者在资源上也存在一定的相通性,因此当地可以积极依靠这些资源的相通性,加强资源、利益等的科学分配。首先要明确各个主体在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中的责任、义务等,比如土地整治部门主要需要结合地区的资源优势、自然条件、旅游场地等,对当地适合开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地区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场地的建设发展等提供区域划分依据、场地建设划分等;当地的文旅部门还要积极与体育协会等加强合作,分析两者的融合点,尤其是依靠当地自然风光,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赛事等,吸引更多的旅游爱好者,通过资源的整合,减少资金、设施等的重复投入。
(2)积极加强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融合发展效果。
人才作为落实健康旅游产业与休闲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浙江省要积极加强体育旅游产业的人才培养。首先要针对当地不同的体育旅游形象加强人才的培养,比如针对“休闲体育+养生旅游”模式的人才培养,要重视人才良好的养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尤其是可以依靠浙江省的职业教育院校,培养相关的人才,以旅游管理技能、休闲体育技能、养生知识、医疗技能等建立其专业培养机制,尤其是近年来,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参与到我国的体育旅游项目中,也要加强旅游英语、跨文化意识等的培养,为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尤其要加强体育旅游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组织其学习科学的体育旅游管理知识、技能,并到取得良好成果的地区学习等,提升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效果。
4.3、加强现代营销手段的应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营销手段是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重要基础,浙江省体育旅游产业的管理人员要加强营销人才的引入,并顺应现代信息化营销手段的发展要求,以技术为驱动力,以多元和差异为吸引力,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爱好消费者的体育旅游需求,依靠精准的定位服务,向消费者分享当地不同的体育旅游产业项目,比如针对爱好自然风光、休闲等的消费者,可以加强“浙江德清郡安里度假区”等的宣传,针对探险爱好者,可以加强“浙江宁波徐凫岩步云谷房车旅游度假区”等的宣传,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营销人员还可以顺应实时热点等的发展进行宣传,比如2023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就是依靠其天然的冰雪景观、冰雪游玩设施的建设、独特的少数民族等,吸引了很多观光者,浙江也可以结合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打造地理文化等,吸引观光者。
5、结语
综上所述,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人们对健康、对体育等的需求。浙江省也积极为当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技术、设施等支持,但体育旅游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理念,仍旧面临很多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结合这些问题,从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基础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加强营销等方面出发,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带头作用,带领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到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中。
参考文献:
[1]陈银平,王岩,黑启明.海南省康养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1,35(09).
[2]殷晓茵,李瑞光,李红霞.健康旅游产业与休闲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及路径研究[J].投资与合作,2021(06).
[3]李东.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康养休闲体育旅游的内涵及对策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37(06).
[4]马庆,武陈,侯彦玲,等.新常态下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0(21).
[5]谭贤.桂林市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6]谭贤.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动因及路径研究[J].运动精品,2020,39(03).
[7]唐桂黔.体育旅游在桂林健康旅游中的地位与任务探析[J].运动精品,2018,37(09).
[8]钟菊华.四川省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08).
基金项目:2022年度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立项课题:浙江省“十四五”时期休闲体育产业与健康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建构(项目编号:168)。
作者简介:宋美娜(1978-),女,汉族,陕西大荔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休闲体育产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