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健康中国2030的战略目标提出,应该推广全民健身,促进社会健康。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大众健身的重要场所,对于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背景下,也面临着种种风险。本文通过对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风险进行研究,旨在为高校和社会管理机构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安全、管理和经济方面的风险。如何规范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降低风险,提高管理水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 社会开放 风险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4)-19-043-3-JF
1、前言
随着健康中国2030的倡导和推进,全民健身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大众化、普惠化的体育设施,其对外开放成为高校向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然而,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服务渠道,也涉及安全、管理和经济等方面的风险问题。因此,本文将从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入手,探讨其存在的风险问题以及管理对策。
2、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现状
2.1、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状况
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体育场地,其资源状况对于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推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场馆数量:一般来说,大型高校拥有多个体育场馆,包括室内体育馆、游泳馆、曲棍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等。场馆数量越多,能够提供给学生、教职员工以及社会人员的健身机会就越多;(2)场馆面积:高校体育场馆的面积直接影响到场馆内部的设施和功能。比如,室内体育馆的面积越大,就可以提供更多的运动项目和活动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3)场馆设施和设备:高校体育场馆的设施和设备是直接关系到场馆的功能和效用的,如器材供应、场地照明、安全保障等。高校体育场馆的设施和设备齐全,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教职员工和社会人员的健身需求;(4)场馆开放时间: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直接关系到场馆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也是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服务的重要内容。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越长,能够给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的服务就越周到。总之,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状况是衡量其对于推广全民健身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高校应该通过不断地更新设施和增加软实力,改善体育场馆资源状况。
2.2、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的现状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的现状是高校对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校内师生服务:高校体育场馆在校内师生健身需求上提供服务,一般是通过定时开放和组织校内体育比赛,满足学生和老师的体育需求。定时开放时间分别安排在午休和课余时间,比如晚自习结束后等;(2)社会体育服务:高校体育场馆在社会体育需求上提供服务,主要是向社会开放。因为市民自己能建设这样的体育设施成本较高,而高校可以通过对外开放,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体育设施,同时回馈社会,让更多人享受到高质量的体育设施和服务。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放其体育场馆向社会提供游泳、健身、羽毛球等多种体育活动服务;(3)活动场地租赁:高校体育场馆提供流动场地的租赁服务,为社团组织、企业公司等各类团体提供场地服务,如篮球、足球训练、活动、发布会等。总之,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体育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既为校内师生提供了各种体育锻炼的机会,也满足了社会各界的健身与休闲需求。此外,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的现状也体现了高校的社会责任意识,成为了实现全民健身和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
2.3、社会开放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影响
社会开放对高校体育场馆具有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场馆利用率: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能够增加其利用率,减少资源闲置,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开放形式,扩大对校外人群的服务范围,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2)促进校内外交流:高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馆,能够促进校内外之间的交流合作。来自社会的人士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进行运动,可以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了解高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能为高校带来新的资源和人才;(3)提升高校体育品牌: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是学校体育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对外开放能够增强社会的关注和信任,形成良好的校园形象和声誉,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加体育活动,而这些人将成为未来的社会栋梁;(4)推动全民健身: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可以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的普及和发展,为民众提供更多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通过开放,高校也能够扩大其对社会全民健身的覆盖面,同时也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开放,具有多种积极的影响。同时,高校也要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和服务内容,充分保证校内师生在健身锻炼方面的需求。
3、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风险评估
3.1、安全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必须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以下是其中的关键点:(1)评估场馆安全设施:在场馆对外开放前,应评估场馆内的安全设施是否安装完备,是否能够满足钢结构工程的要求,以及是否有必要进行改装;(2)制定操作规范:对于参与运动活动的个人或团体,制定并公开安全规范和操作规范,并在场馆内明显的位置张贴。保证参与者能够自主选择,同时了解运动项目的安全管理要求;(3)监管参与人员安全:在场馆开放期间,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参与者的安全进行监管,对于恶意行为进行防范和处理,发现隐患及时予以排查及修复,提高运动场馆的使用安全性;(4)体育运动保险:对于场馆的使用者,建议购买体育运动保险,以应对各种不可预知的意外情况。体育保险可以对于运动意外进行理赔,并为参与者提供心理安慰;(5)针对其他风险提供指导性建议:由于场馆的使用者多为非专业人士,故要为使用者提供相关体育知识的指导性建议。总之,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开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够为校外人群提供良好的体育、文化和社交活动空间,对于推动全民健身、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产生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2、经济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不仅需要考虑安全风险,还需要进行经济风险评估与分析,以下是其中的关键点:(1)市场竞争和收益:在向社会开放场馆时,需要评估市场竞争状况,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如何保证高校运动场馆开放的吸引力和收益,同时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2)运营成本和收益: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时,需要评估相关的运营成本,包括场馆设施和管理人员的成本等,同时需评估预计的收益,并在预算管理方面严格控制,以确保收支平衡或盈利;(3)合理定价:在制定场馆使用收费时,需要考虑到高校与社会一般公众的收入水平,以及市场行情等因素,来合理地确定使用费用,同时建立优惠政策,以方便利用场馆的低收入人群;(4)错误的市场判断: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市场判断,例如场馆设施的更新速度落后于市场需求,或者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完全投资新设备和管理人员,这样的经济风险需要通过适当的调查和市场研究方法予以减少;(5)建立预算控制措施:对于高校体育场馆的设备、设施和管理费用,建立预算控制措施,制定相应的合理收费标准,加强对场馆的成本和收益预算的管理和审批。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需要充分评估经济风险,制定相应的策略和预算控制措施,以实现高效的社会服务和经济效益。
3.3、管理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还需要对管理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以下是其中的关键点。(1)建立管理体系:高校体育场馆应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场馆使用规定、明确开放时间、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等方面;(2)培训管理人员:场馆管理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以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包括卫生安全知识、急救技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3)加强信息发布:场馆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和服务,例如场馆时间、规则、状况、维护信息等,确保场馆使用者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同时有效地防范恶意行为的发生;(4)预判事件:场馆需要对可能发生的事件提前预判和应对,例如天气原因等突发情况或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制定;(5)合理调配资源:场馆应合理调配资源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如多样化的运动项目、场地配置和场馆人员配备等。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需要充分评估和分析管理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场馆能够顺利进行,保证使用者和场馆的安全和整洁,同时提供良好的场馆管理服务,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
4、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管理对策
4.1、安全管理对策
针对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安全管理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安全管理对策。(1)安全检查和监控:加强场馆的安全检查和监控,设立安全值班岗位,并配置安全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培训安全知识:为场馆管理员、教练员和使用者提供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预防事故的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3)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场馆安全设施的建设,包括扶手、护栏、防撞垫等,提高场地安全标准和舒适性,减少事故风险;(4)紧急预案制定:制定各种事故的应急预案,包括天气恶化、场馆照明、清洁、员工调度和紧急救援等,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处理和降低损失;(5)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提高场馆安全管理的专业水平和能力,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构建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和服务体系,保障使用者的安全。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需要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管理。这些安全管理对策的实施有助于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场馆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4.2、经济管理对策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需要考虑经济管理问题,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经济管理对策:(1)费用制定:根据场地的大小、设备的使用程度、运动项目的不同等,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以及价格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实现场馆的经济运营;(2)营销策略:制定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如网站推广、微信公众号运营、在校园内进行宣传、优惠券、广告策略等,提高市场占有率,吸引更多的使用者;(3)设备投入:场馆在设备投入方面要持续更新换代,配备新型运动设备,确保提供更完善的场地及优质服务,提升场馆的品牌价值;(4)财务管理控制:进行正确的财务管理控制,及时跟进场馆财务情况,推行开支申请流程、支票和现金的收支管理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5)合理节约资源:在场馆运营过程中尽可能搞好合理节约资源的管理、运用和保护。例如:设置温控节能措施,环境保护类节能节水循环利用设施的投入等,以降低运营成本。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需要考虑经济管理问题,实施一系列经济管理对策可以提高场馆的收入,保证场馆的稳定运营,并为场馆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4.3、管理水平提升对策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需要提升管理水平,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管理水平提升对策:(1)建立规范管理制度:根据场馆的特点和运营需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管理制度,包括场馆使用规定、器材管理规定、安全管理规定、服务条款等,以此保障场馆运营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序性;(2)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针对场馆的运营需求,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组建人事部、安保部、综合管理部、营销推广部等部门,形成一个高效、配合默契的管理团队,确保场馆能够安全、稳定、高效运营;(3)加强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场馆内部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建立全面、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场馆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数字化文件管理系统等,以此提高场馆管理水平和服务标准;(4)建立评估机制:建立场馆运营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对场馆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以提高场馆的管理水平;(5)强化人才培训:针对管理人员、教练员、安保人员等不同岗位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安全管理培训和职业道德规范培训等,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提升场馆的整体管理水平。综上所述,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实施一系列管理水平提升对策可以提升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场馆的综合服务水平,为场馆的进一步运营和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5、结论与建议
在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管理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管理和管理水平两个方面,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经济管理方面,应该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加强财务管理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等,以增加场馆的收入和降低管理成本,保证场馆的稳定运营和发展。管理水平方面,应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加强信息化管理、建立评估机制、强化人才培训等,以提高场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提升场馆的整体品牌价值。同时,建议高校在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前要做好市场调研,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加强与社区和当地体育组织的合作,推广场馆的服务,吸引更多的用户来场馆体验活动。在场馆管理方面,建议高校加强安全管理、器材维护和环境卫生,注重场馆的细节管理,提高场馆的良好形象和品牌价值。最后,市场和用户需求是经营体育场馆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市场调研,进行精准的市场定位,施行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体育场馆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用户,为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活动,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推进场馆的可持续发展。还需总结管理经验、发现问题和明确解决方案,及时调整对策和管理手段,以逐步提高场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管理、扎实落实管理要求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持续的改进和升级,推进场馆管理的创新和发展。不断进行市场调研和管理经验的总结,及时调整对策和管理手段,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推进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元欣,时宵,赵悌金,等.体育场馆促进城市更新:驱动场景、中美比较及中国方案[J].体育学研究,2024,38(02).
[2]陈元欣,刘恒.我国对外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时代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5(02).
[3]张华,石磊,白莉莉.全球体育城市建设域外经验及启示——以东京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23(07).
基金项目:武汉商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风险研究”;项目编号:2023KY034。
作者简介:汪小力(1990-),男,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马术运动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