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在高校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与影响研究

2024-10-08 00:00:00张凯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19期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武术运动在高校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实际作用与影响,以期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10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武术运动跟踪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评估武术运动对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具体影响。结果:研究显示,参与武术运动的学生在体力、柔韧性和耐力方面有显著提高,同时在心理健康方面,如自信心和抗压能力亦有所增强。此外,武术运动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社交交往,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结论:武术运动作为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的一部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还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升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建议高校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加大对武术运动的推广力度,以发挥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武术运动 高校 全民健身 心理健康 社交能力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24)-19-004-3-LXY

1、引言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不仅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和哲学思想,还通过其独特的体育运动形式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实战价值。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武术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国际间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国内,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高校作为青年学生体育活动的主阵地,正在逐步提升对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武术的重视度。高校全民健身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更注重对其精神和文化素质的培养。

2、文献综述

2.1、国内外武术运动研究现状

武术运动作为一种传统体育项目,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文献资源。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于武术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效益,研究表明,武术训练能够显著提高个体的身体协调性、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压力和提高自我效能感。例如,一项在美国进行的关于太极拳的研究指出,长期练习太极拳的成人较少经历抑郁情绪,并且在压力情境下表现出更低的生理应激反应。国内学者则更多地聚焦于武术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研究认为武术不仅是体育锻炼,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近年来,随着武术进入大学体育课程,研究开始关注武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接受度。

2.2、高校全民健身活动研究现状

高校全民健身活动作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已成为当前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研究显示,高校全民健身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指标,增强其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和持续性。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活动形式的单一性、学生参与度不高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此外,一些研究指出,高校在推广全民健身活动时往往忽视了活动的个性化和趣味性,这可能影响学生的长期参与意愿。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解决策略,包括丰富活动类型、提供定制化的健身计划以及建立更为完善的激励与反馈系统。

通过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武术运动和高校全民健身活动各自在学术界有着广泛的研究基础和实践探索,但将武术运动更深入地融入高校全民健身活动中,以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和健身价值,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验证。

3、武术运动的特点及其在高校的应用

3.1、武术运动的基本特点

武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体育运动,主要包括拳术、器械、对打(散打)和套路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表现方式。武术不仅强调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的全面发展,还注重内在精神和意志的培养。其文化内涵丰富,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医学和军事思想,如道家的自然哲学、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佛家的禅宗思想。武术的基本技巧包括踢、打、摔、拿、跌等,每一技巧都有其对应的防御和进攻方式。在形式上,武术可以是单人练习的套路,也可以是多人之间的对练或竞技。这些复杂多样的技巧和形式使得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3.2、武术运动在高校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应用方式

高校在推广武术运动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首先,武术课程的设置是基础。可以将武术作为体育课的选修课程,让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系统学习武术的技巧和理论。除了常规课程,还可以开设武术兴趣小组或社团,提供更自由的练习和交流平台。在活动组织方面,高校可以定期举办武术表演和比赛,提高武术的校园曝光率,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此外,学校还可以与外部武术协会或俱乐部合作,举办讲座和工作坊,邀请武术大师来校传授技艺,提高武术教学的质量和专业性。推广策略方面,高校应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如社交平台和校园网,发布武术学习资料、教学视频和相关活动信息,以此吸引和维持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节等大型活动舞台,展示武术的魅力,加深学生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通过这些具体的应用方式,武术不仅能在高校全民健身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还能进一步推广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4、武术运动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4.1、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武术运动对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首先,武术训练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因为它涉及全身各个肌肉群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整体体能。这种全身性的锻炼不仅促进肌肉发展,还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率,从而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体重控制和防止肥胖;其次,武术中的各种动作,如踢、打、跳跃、翻滚等,都需要较高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这些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能力。这种动作的多样性不仅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均衡发展,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身体动作的控制能力,从而提高反应速度和动作精确性;再者,武术训练中的持续动作和技巧练习也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心肺耐力。这是因为武术练习往往包括一系列连续的高强度动作,这些动作要求心脏和肺部为肌肉提供持续的血液和氧气,从而增强心肺功能。长期的练习可以使心肺系统更加高效,使学生在进行长时间的体力活动中表现更加出色,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总之,武术不仅是一种能够提升身体健康的运动方式,还能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内容,提高学生的身体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些身体上的好处,也反过来支持了学生在学习和其他生活活动中的表现,使他们能够以更健康、更活跃的生活方式面对日常挑战。

4.2、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武术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武术训练需要高度的集中精神和自我控制,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通过掌握新技能和完成复杂的动作组合,学生能感受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我价值感。此外,武术训练中的冥想和呼吸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压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从容不迫。在心理层面上,武术的练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武术技能的提升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不断的修正,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同时也教会他们如何持续努力以达到目标。这种心态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在各种压力和挑战中保持坚韧不拔至关重要。更进一步,武术训练中的社交互动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正面影响。在训练和比赛中,学生需要与教练和同伴合作,这种互动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帮助他们建立支持性的社交网络。这些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归属感。最后,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其竞技和表演性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和自我表达的平台。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和社会认同感,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健康的方式来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综上所述,武术运动在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扮演着多重角色,通过提高自信、耐心、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4.3、对社交能力的影响

武术运动也对学生的社交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在武术的学习和练习中,学生往往需要与教练和同伴合作,通过这种互动,他们可以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工作,如何尊重和信任他人。这种团队协作经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精神。同时,武术的表演和比赛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络,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参与武术练习和比赛,学生们不仅有机会在本地或国际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技能,还能遇见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这样的经历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社交圈。这种多样的社交环境促使学生们学习如何与不同的人有效沟通和互动,增强了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和适应不同社交情境的能力。此外,武术训练通常涉及一系列的团队活动和集体练习,这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还培养了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协作精神。通过共同训练,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共同解决问题,支持彼此的成长,并共同努力实现团队目标。总体而言,武术运动对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是高校体育教育中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活动。通过参与武术,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还能在社交能力上取得显著的进步,这些技能和能力将在他们的学术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5、武术运动在高校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实施策略

5.1、提高武术运动的普及率

为了提高武术运动在高校的普及率,高校可以利用现代媒体和社交平台来宣传和推广武术活动。通过创建专门的武术俱乐部或社交媒体账号,发布武术训练的视频、比赛的高光时刻以及武术文化的有趣知识,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此外,利用这些平台可以方便学生分享自己的武术学习经历和成就,进一步激发校园内外对武术的讨论和参与。同时,高校可以与当地的武术协会或国际武术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定期邀请武术大师来校进行讲座和示范,或安排学生去外部武术学院学习和交流。这些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广泛的视野和更深入的专业知识。此外,高校可以通过提供奖励机制来激励学生参与武术运动。例如,为在武术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荣誉证书或额外的学分。这些奖励不仅能表彰学生的努力和成就,也能激励其他学生加入武术训练,从而提高整个校园的武术活动参与率。通过这些多方面的策略,高校可以有效地提高武术运动的普及率,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体验到武术的魅力,享受健康的体育活动,同时增强自我修养和文化认同感。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5.2、加强设施支持和安全保障

为了加强设施支持和安全保障,高校应考虑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升武术训练的效果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安装高质量的摄像头和录像设备,以便于教练员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动作和提供反馈。此外,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如运动监测手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效果,同时也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和科技感。此外,高校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紧急演练,确保所有参与武术训练的学生和教练都能够熟悉并执行安全程序。这些培训应包括急救技能、火灾逃生技巧和其他潜在危险的应对策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学习到武术技能,还能增强自身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为了确保设施的持续安全和功能性,高校应建立一个定期检查和维护系统。这包括对武术器材的定期检查、更换破损的设备、维护场地的清洁和适宜性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训练中的意外伤害和设施故障。最后,高校应与专业的武术组织合作,定期邀请外部专家进行设施安全评估和提供建议。这不仅可以确保设施和训练符合最新的安全标准,还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更专业、系统的武术教育和训练。通过这些综合措施,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武术训练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武术运动的整体质量和吸引力。

5.3、提高学生参与度和持续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持续性,高校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和平台来增强武术活动的互动性和可访问性。例如,开发一个专门的武术活动应用程序或网站,提供在线教学视频、虚拟比赛、实时反馈和进度跟踪。这些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参与到武术学习中,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时间或地理限制而无法参加现场训练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案。此外,高校可以通过与其他院校或国际武术组织合作,举办联合训练和比赛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动力。这种跨校或国际的交流合作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对武术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高校还可以考虑引入名人或知名武术家为武术活动做宣传和指导。这些名人可以是武术领域的专家或其他领域的知名人士,他们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加活动的吸引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媒体的关注。最后,为了保持学生的长期参与和兴趣,高校应定期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通过调整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6、结论

武术运动作为一种综合性体育活动,在高校全民健身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如增强体质、提高耐力和柔韧性,还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交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通过武术训练,学生能够增强自信心,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同时在团队合作和社交交往中培养必要的技能。此外,武术运动还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参考文献:

[1]杨龙.“健康中国”背景下湖南高校武术推广现状和传播策略的调研[D].广西大学,2023.

[2]李有强,张业安.中国体育健康传播的概念内涵、发展状况与未来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56(8).

[3]刘相杰,孟令坤.社区居民武术健身活动开展现状与推广研究[J].武术研究,2020,5(6).

[4]朱超强,吴维民.全民健身背景下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研究[J].内江科技,2020,41(11).

[5]付荣,方吉泉.中华武术在高校体育中普及的理性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9,11(3).

作者简介:张凯(1986-),男,汉族,江苏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