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 我们时刻准备着

2024-09-29 00:00:00王艳张海燕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4年8期

课程乃幼儿园教育的核心载体,幼小衔接教育的实施需通过专门的幼小衔接课程来具体体现。幼儿园幼小的衔接课程指的是在幼儿园阶段所开展的一系列综合性活动,目的是助力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并确保其自幼儿教育平稳过渡至小学教育阶段。此课程经精心选择、组织与设计,以提供全面、系统的教育服务。

2021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其附件之一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详细阐述了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核心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了包括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在内的四大方面内容。这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出台,从总领性的指导逐步细化到具体的实践指导,不仅深化了对幼小衔接理念的理解,更为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视角审视,幼儿园与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身体、认知、情绪、语言等维度均呈现出持续且渐进的发展态势。若此两阶段未能有效衔接,孩子可能会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骤变而感到不适。就身体动作发展而言,发展心理学家强调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指出在4至8岁期间,幼儿的身体动作发展基本类似,无显著年龄界限。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皮亚杰的理论指出,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前运算与具体运算的过渡阶段,此年龄段的孩子尚处于自我中心状态,注意力水平相对较低,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至于情绪发展,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他们正逐渐学习调控情绪,处于敏感情绪辨别与自我情绪控制的关键时期。

布鲁芬布伦纳从生态化视角出发,强调了个体在不同角色或场所的转换时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进入新的场所,就会发生场所衔接,中间系统也会随之形成。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从大班幼儿转换为小学生,场所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幼儿园、小学不同环境需要相互协作,顺利衔接。如果衔接不顺畅,则会出现断层。因此幼儿园需要关注处于幼小衔接时段的孩子的需求和困惑,并通过课程实施来帮助他们面对这些问题。

从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角度来看,维果斯基提出了幼儿作为积极的文化学习者的观点。在幼小衔接的实践中,幼儿不仅是积极的参与者,更是通过与成人及研究者的深入对话与互动,共同构建幼儿作为感受主体的独特意义体验。针对幼小衔接的探讨,我们将着重从幼儿的视角出发,详细描绘其衔接经历,并深入剖析幼儿在此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变化,以及他们对此阶段所持的正向和负向情感态度。此外,我们还将关注幼儿对同伴关系、教师的关系、学习的看法,以全面理解幼儿在幼小衔接中的体验与成长。

幼小课程的衔接工作主要聚焦于数学、语言和体育三大领域。研究者认为,这些科目的顺利衔接是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确保这些课程的有效衔接,将为幼小衔接的整体工作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者们通过访谈法、问卷法和观察法等多种科学方法,对幼儿园与小学的课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对比。根据研究结果,他们提出需更新幼小衔接课程的设计理念,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并对教育环境进行合理调整。课程设计应着重考虑如何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幼小衔接课程研究主要聚焦于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及评价等几个方面。小学教育阶段需精准评估幼儿在幼儿园阶段五大领域的发展状况,同时,幼儿园也应明确小学阶段语文、数学等科目的教学要求,设计衔接课程时,特别关注内容难度的平稳过渡。在组织形式的设置上,应以新入学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基准,强调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同时利用游戏形式引导幼儿体验小学阶段的分科集体教学模式。在课程建构与实施过程中,应秉持正确的教育观,明确课程目标,尤其重视培养幼儿适应小学环境的能力。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优先选取贴近小学幼儿真实生活的内容,并在课题资源上实施整合,强化幼儿园与小学两个学段课程的整体规划与协调。

从研究视角看,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基于成人的视角来审视幼小衔接课程,涵盖从幼小衔接课程现状、政策、课程建构等方面。研究者们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经验、关键经验出发,同时考虑教师的教育观、学校的管理、政策的优化以及幼小衔接课程的理论基础,对幼小衔接课程进行解读。近年来,幼小衔接课程的研究视角有所拓展,引入了生态学视角和幼儿视角等新颖视角,研究焦点逐渐从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转向以幼儿为主体的研究,体现了对幼儿主体性的重视和关注。

为了实现从“让幼儿准备”到“为幼儿准备”的转变,社会文化理论强调需要推动幼儿身份转变,从“被动参与研究者”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研究者”。这意味着幼儿不再仅仅是研究的对象,而是成为研究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共同参与到幼小衔接教育的改进与创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