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工都很不同。这一点,从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就可见一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耘田是男性劳动力负责的耕种工作,绩麻则是女性负责的纺织工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男耕女织”。
这种不同在古时给幼儿举办的出生仪式中也能看到。如果生了男孩儿,就要将孩子放到床上,穿上衣裳,让他玩弄玉璋;如果生的是女孩儿,则会把她放到地上,并用小婴儿被包裹起来,让她玩弄纺锤。男孩玩玉璋,是希望他有玉一样的品德。女孩玩纺锤,是希望她将来有一双巧手,能够很好地纺织、裁衣等。这就是《诗经·小雅·斯干》记载的:“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tì),载弄之瓦。”
因了这样的仪式,古时就把生男孩儿叫作“弄璋”,生女孩儿叫作“弄瓦”。宋代有一首“弄瓦”诗:“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来弄去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如果你不了解“弄瓦”含义的话,你可能会以为有一户人家去年烧瓦,今年还烧瓦,邀请好友前来观赏。实际上,这是一首戏谑诗。诗人刘骥是苏洵的好友,苏洵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文学家苏轼的父亲。传说苏洵的妻子生了第二个女儿,邀请好友刘骥赴宴庆贺,刘骥酒后写了这首诗,笑苏洵去年生了一个女儿,今年又是一个女儿。
现代人说起“瓦”,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屋顶的瓦片。古代为什么会和纺织有关系呢?原来“瓦”的最初意义是指陶器,“瓶”“瓮”等字中都有“瓦”这个部首,是因为这些器皿早期都是用土烧制的陶器。当然,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瓷”,它是古代陶器的总称。
古代纺织时,需要把蚕丝、麻线等一根根连接起来,然后缠绕成一团,才能放在织布机上纺织。怎么缠绕呢?这就用到要纺锤这种专门的纺织工具了。纺锤最初也是用土烧制的,因此8DUgOqCQv0CP04LpBSWxBw==用“瓦”来称呼。
纺锤长什么模样?如果你认识植物界的纺锤树,大概就能推测出。纺锤树,又名“瓶子树”,它的树干上下细、中间粗,远观就像一个巨大的纺锤插在地里。中间膨大的肚子里,装的既不是木材,也不是营养物,而是满满的水,非常神奇,因此又被称为“绿色水塔”。
除了纺锤树,我们还可以从古文字中看到古代纺锤的样子。“专”的甲骨文字形写作 ,这两个古文字都由两部分组成,右下方的 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手”,左边的 就是纺锤,看上去是不是上下两端细、中间大?
“专”字的字形像一个人手里拿着纺锤,在不停地转动,有点类似我们现代人玩陀螺一样,用手拨一下,它就能转起来。转动纺锤的目的,是要把丝线缠绕到一起,形成一个线团。由于“专”这个动作是围绕着一点旋转,把东西聚集起来,因此就有聚集、不分散的意思,比如“专心”,就是指集中注意力,不三心二意。
用手转动纺锤来纺纱线,既吃力又缓慢,纺出来的丝线粗细也不均匀,所以逐渐就被纺车所取代。我们的爷爷奶奶小时候可能还见过这种纺车,它有手摇的,也有脚踏的,比起纺锤,工作效率提高很多倍,纺出来的丝线质量也高。随着科技的发展,纺车后来也被挤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便是纺织机器了。
纺织、裁衣等活儿,都是在室内完成的,所以古代“女”的字形 ,就像一个跪坐着的女子,相反“男”字 ,则由“田”和“力”组成,表示是在田地里出力的人。
所以,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拥有一双巧手是多么重要,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中国民间有“乞巧”的节日风俗了。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诗记录下了古代女子在七夕节的普遍心愿:“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七夕的晚上,仰望着星空,仿佛看到了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每家女子在赏月时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祈祷女红技术更上一层楼,穿过的红丝有几万条。
在现代社会,我们的工作不再有这么特定的区别了。无论什么性别,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做一样的事。不过,俗话说得好,“心灵手巧,越干越巧”,多动手,脑子也会变聪明。所以,小读者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力所能及地动动手哦。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