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苏琳
出生地:四川攀枝花
小 学:攀枝花市第九小学校
中 学:攀枝花市第十九中小学校(初中)、四川省米易中学校(高中)
高等院校:成都师范学院
艺术实践: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曾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陶艺作品荣获2021海峡两岸巴蜀文化艺术季优秀奖,篆刻作品入选守正·拓新——四川省首届高校师生书法篆刻作品展、四川省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
几天前,高中班级群消息提示“艾特所有人”,我轻轻打开,是欢姐——我们高中时代的班主任,正温柔地询问着大家的就业近况。那一刻,她的身影在记忆中清晰浮现——高挑而瘦削,眉宇间总带着一抹上扬的暖意,笑容如同冬日暖阳,既温暖又充满力量。自她高一下学期接手我们班以来,那份亲近与“接地气”迅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欢姐”这一昵称,自然而然地成了我们共同的默契。
白驹过隙,转眼我已离开母校四年,而欢姐对学生的关怀依旧。此次收集我们的就业情况不仅是激励她的学生,更是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宝贵的择校建议与职业规划。看着群消息愣神间,满满的思绪又回到了那段记忆深刻的高中生活。
高二,学习压力骤增。面对日益扩展的知识面和即将到来的高考,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夜晚的辗转反侧、白日的神思恍惚,几乎成了常态。某日课后,正当我准备离开教室时,欢姐唤我去办公室。路上,我心中五味杂陈,猜测着各种可能的责问,却未料到迎接我的是一如既往的温柔笑容和一个洗净的苹果。她以朋友般的姿态,与我聊起了游戏、家庭琐事,甚至是我钟爱的奶茶口味。那一刻,落日的余晖透过玻璃窗户洒在她的身上,我抬头,看见光中映衬的欢姐像邻家大姐姐,突然感觉心底有一束光在闪动。欢姐同我聊了很多,教我如何在紧张与松弛之间找到平衡,我用心领会着欢姐的话语,之前紧张的心情仿佛有所缓解。
尤为难忘的是,面对我父母对艺考道路的反对,欢姐主动介入,以她的耐心与智慧,成功说服了我的家人,打消了他们对艺体生的偏见,让我得以踏上书法艺考的征途,并最终考入理想的师范院校。这份恩情,我铭记于心,感谢欢姐,她的耐心和温暖给一个迷茫的高中学生指明了未来的道路。
母校是沃土,老师是园丁,种子需要沃土和园丁的栽培,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个世上,还有许许多多像欢姐这样的老师呵护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至此,我的人生目标也越来越明确——成为一名像欢姐那样,温暖而有力量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