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半间堂主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自贡市诗词学会会长,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自贡市美术家协会会员,自贡市摄影家协会会员,自贡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自贡市老年大学诗词班特聘教师,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理事会理事。2012年被授予“2012年度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2014年荣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第七届“薪火相传——寻找文化遗产守护者年度杰出人物”。
我是一名在蜀光中学任教的中学美术教师,受家庭环境以及后来的学习经历的影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在教学活动中,力求把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在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引入课堂,是我一以贯之的教学实践追求。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内容,我将自贡市地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筛选整合,选择绘画、雕塑、建筑、民间工艺美术中,适合教材教学的内容,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自贡本土文化的认识、对家乡的自豪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课堂教学,我先后在学校美术课教学中,开设了扎染教学实践课、手工剪纸课、传统拓片制作、春联的写作常识及实践、自贡花灯制作和竹编龚扇体验课等10余项校本课程,延续至今,已经成为自贡市蜀光中学美术课教学的一大亮点。
在教学工作之余,我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自贡文化的调查和梳理,进行田野考察,跑遍了自贡市四区两县的每一个角落。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不畏路途艰难。通过田野考察,我还为自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提供了大量文物线索依据。在教学中,我主张把学生带出教室,把课堂设进田野。每个学期,都会将学生带到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物点现场教学。比如西秦会馆、富顺文庙、丹桂街宋氏节孝坊、凉高山牌坊群、仲权镇字库塔等。
几十年来,在教学的同时,我坚持走在文物保护的前列,为自贡文化和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今,我在蜀光中学成立的半间堂文化工作室,已经成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理论和实践探究的一个重要基地。
我愿意在文化遗产守护这条路上,愉快地一路朝前。我愿意把我探索、发现的快乐,分享给身边的朋友,特别是我的学生。守护文化遗产,我将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