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萍:美育道阻且长 融合创新为本

2024-09-25 00:00:00刘明萍
现代艺术 2024年9期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流年》入选“魅力理县”——2019四川水彩画年度展暨中国水彩名家作品邀请展并在“2020年高新区中小学美术教师水彩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作品《三只水杯》2022年入选“同唱双城记·共绘新蓝图”成渝高新主题艺术交流活动;作品《交叠的记忆》入选四川省第十一届新人新作美术作品展。

美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美学体验来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和传播美的能力。它不仅包括对传统视觉艺术的教育,还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学体验。

美育的目标是培养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欣赏不同艺术形式的美。美育激发创造力,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文素养,通过艺术教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和社会价值;利用艺术的力量影响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表达和调节情绪。

然而教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费尽心思,仍有部分学生认为艺术与他的未来无关,因此上课时总是提不起精神,所以需要老师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循循善诱,让学生了解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通过系列化课程,让学生们在实验中发现艺术,通过艺术来解读科学;让他们发现,原来艺术与科学可以如此紧密地相连。只有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才能主动探索艺术的奥秘。如本校的羊毛毡艺术的学习,在创作羊毛毡作品时,学生们需细致地刺插羊毛。这一过程不仅要求他们保持高度的专注,还考验了他们的耐心。我多次目睹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出的坚持,他们不轻言放弃,直至将松散的羊毛转变为精致的艺术品。我相信,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颗艺术的种子,需要适当的阳光和水分来滋养。因此,不仅要教授技巧,更要注重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引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艺术的世界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美育教学中,需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将美育跨学科融合,形成综合的学习体验;通过开展课堂反思与讨论,引导学生反思艺术作品和他们的创作过程。

美育是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领域,它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美育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代教育的需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支持。

未来,我将继续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点亮每一个学生心中的艺术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