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在美丽的金沙江畔,有一群阳光少年,他们撒一捧金色的沙子,铺开一片暖暖的阳光,勾勒出险峻的攀西大裂谷山脉,捻一朵火红的攀枝花,印出属于自己家乡最美的画境——暖暖花城攀枝花。这,就是攀枝花市第十八小学校“沙印画境”工作坊。
“沙印画境”是学校沙画社团的名称,寓意为通过沙子的印记和纹理来展现独特的画面或意境。“沙画+N”美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办学的需要,在原有的沙画社团教学的基础之上,通过引入艺术课堂,融合学科创新、校内校外活动开展等,再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发为校本课程。
课程实施分为校内实施和校外实施两部分。校内实施分为课堂和社团活动两个板块:沙画在美术课堂中多以宣传讲解的形式出现,具体分为沙画介绍和沙画技巧与鉴赏;社团课程主要针对报名参加沙画社团的学生,沙画社团又分为沙瓶画、静态沙画、动态沙画三种绘画形式。校外实施分为主题活动与重大节日两种方式:主题活动主要选取环保、节能、文明、团结互助等德育活动热点作为创作主题;重大节日主要是以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作为创作题材。
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了解攀枝花的本土人文特色和发展建设情况,在创作中融合本土资源。师生们一起对攀枝花的特色景观进行图片收集,然后对图片内容进行筛选,再将选出的具有攀枝花特色的景点进行组合创作。教师通过把固彩沙画和彝族漆画两种表现形式进行组合,创作出沙艺和漆艺相融合的综合性绘画;学生被启发,将苴却砚碎石、干枯掉落的芒果树枝与彩沙进行组合,创作出特色鲜明的山水固彩沙艺作品。
一沙一世界,动静趣无穷。攀枝花市第十八小学校将本土资源与沙艺工作坊建设融合,让广大师生更好地在沙艺的学习中感受到攀枝花这座城市的美丽,在创作中发现并传承家乡文化的美,用一捧金沙绘出家乡明天更加灿烂的画卷。
攀枝花市第十八小学校
攀枝花市第十八小学校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学校成立了合唱、器乐、舞蹈、绘画、手工、书法等艺术团队,每年举行一次校园艺术节,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区级以上的比赛和表演活动,让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展示自我。学校的“沙印画境”工作坊在2019年被评为“攀枝花市优秀学生艺术团”,开发了“沙画+N”的美育课程,让学生通过多种体验来完成创作,从专业角度帮助其发展与生俱来的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