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都紫藤初中东区(小学部)将天府传统文化的精髓——川剧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品牌。从传承意识“无根化”、传承主题“成人化”、传承内容“碎片化”、传承主体“单一化”确立了四个研究方向:“儿童川剧”——由儿童参与创作、设计、表演川剧;“儿童川剧课程群”——把川剧作为整体要素纳入学校文化课程、德育活动之中;“儿童川剧创编”——以儿童的叙述视角和眼光来改编川剧,让孩子通过实践深入了解川剧文化;“儿童川剧创编协同系统”——通过建立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系统整合,营造氛围,多方协同儿童进行川剧创编实践。
“川剧本身存在着丰富的教育要素与价值,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但以往学生对川剧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演上,美育功能得到部分彰显,而我校通过‘编、创、展、演’,学生编剧目、编体操、展风俗、展艺术、排演演绎剧目,学生全程参与,亲身体验,最终获得‘德’的浸润,‘智’的提升,‘体’的锻炼,‘美’的升华,‘劳’的体验,五育得以融合,让川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银都紫藤初中东区(小学部)川剧社的李晨叶老师如此介绍。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情操、心灵的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近年来,学校在原有的川剧艺术基础上,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进行融合,挖掘各类资源,积极探索基础课程与特长融合,教学与实践融合,美育活动与传统文化融合,艺术教育与课题研究融合的综合型艺术教育模式。通过开展蜡染、版画、合唱、舞蹈等各类专题艺术活动,以节日为契机,借助社团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提高学生们的文化艺术素养。
学校希望通过创新,由课堂“小美育”走向争做美少年、班班有歌声、团队出创意的生活“大美育”,让川剧文化重新在孩子心中“活起来”,同时也让家国情怀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银都紫藤初中东区(小学部)
银都紫藤初中东区(小学部)创建于2014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学校一直致力于提升全校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秉承“融合创生,整体发展”的办学理念,构筑美境,实施美育,塑造美心,切实把美育融入学校的办学思想、目标和教学工作之中。坚持大美育人观念,注重学科融合,提倡“项目式”美育教学;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培育学生审美素养,发掘学生美育潜能,引导学生个性化表达,确保美育让每个孩子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