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立足非遗文化传承,将竹文化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特色美育课程,于2019年成立了蜀韵竹艺工作坊,开发非遗竹编特色课程。课程以“传承、融合、创新”为理念,以“品味、造器、建筑”为框架,将竹编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与劳动、音乐等学科相融合,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片竹成丝到编竹成器的过程,加深其对中国传统竹文化的理解,锻造学科艺术之美。
通过多年的努力,蜀韵竹艺工作坊如竹般茁壮成长。从兴趣的种子萌发,到实践的土壤培育;从生疏的摸索,到熟练的驾驭;从少数学生参与,到全校师生参与。师生们倾注热情,双双巧手赋予平凡的竹条以鲜活的生命。每周的工作坊内,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和老师们的带领下编织着传统与新意并存的竹编物品。在竹片与色彩的交织中,他们重拾竹文化之趣,亲近自然。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通过精心选材、巧妙编织、创新设计、装饰点缀,同学们沉醉于充满智慧的竹编工艺中,编织出的各种器物,无论是生活器具还是竹蹴鞠、竹小鹿、竹小鸟等玩具,都能让孩子们感受竹子所蕴含的清雅、坚韧和灵动的精神气质,孩子们在“编玩编学”中深探竹编之智。
蜀韵竹艺工作坊不仅守护着中华传统文化与历史记忆,更承载着开拓创新的重要使命,是以美育浸润学校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工作坊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启迪着当代小学生的审美观念,让孩子们不仅对传统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而且对舞蹈、器乐、科学、生活、劳动等方面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为实现孩子们的全面发展贡献出蓬勃的力量。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广泛传播及深远影响。工作坊老师们结对帮扶、对外交流……让越来越多的师生能够参与其中。
嗜之愈深,技巧愈精。蜀韵竹艺工作坊将继续尊崇竹材本真,守护其灵动之魂,以手作笔,匠心独运,赋予竹编新生,让生命力在编织中延绵不息。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
成都教科院附属学校(西区)创建于2014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以“融品教育”为办学主张,致力于办一所“研究型·中国味·国际范”的高品质学校。学校以“五育融通,促品学兼优”为核心理念,成立蜀韵竹艺工作坊。汇聚非遗竹编传承人、艺术老师及学生,共筑充满活力,乐于钻研、敢于创新的探研团队。蜀韵竹艺工作坊占地500平方米,功能分区丰富,有工具陈列区、材料加工区、实践体验区、作品展示区、博物馆陈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