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统治 “龙队”时代

2024-09-24 00:00:00
当代体育 2024年6期

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锦赛男单决赛,20岁的樊振东挑战马龙。和三年之前杜塞尔多夫世界杯一样的4-3、一样的决胜局12-10,这一次马龙赢了,卫冕成功。

赛后,马龙说道:“小胖(樊振东)进步非常大,他有实力去夺得冠军。今天很幸运我赢得了比赛,但竞技体育就是这样,希望他以后有机会去取胜,相信未来是他的。”

从2015年苏州开启王朝,马龙赢下了太多这样的苦战,无论对手是年轻、冲击力十足的樊振东,还是一路过关斩将,甚至挑落中国球员的外籍名将。一场一场胜利,一次一次冠军,背后是马龙不变的努力。不断革新技术能力,不断丰富战术能力,马龙从来没有躺在冠军的功劳簿上。

哪怕到了2024年,即将年满36岁,马龙仍然在世界杯赛场上拿出了新技术——接发球反手暴拧。对于以正手见长的马龙来说,反手拧拉的接发球方式意味着从头开始的学习。还有反手标志性的侧切,击球时球拍下切,侧面挤压乒乓球,改变旋转,很大可能形成下旋,这一技术目前乒坛除了马龙几乎无人常规使用。

实际上,从2015年苏州、到里约“大满贯”达成,再到2019年布达佩斯完成世乒赛三连冠,再到2020东京双圈“大满贯”达成,马龙一直在不断丰富自己的技战术能力,深化自己的比赛阅读能力。

从“鞍山小马”,到“国乒六小龙时代”最年轻的一员,从世界杯冠军、奥运冠军,到最终双圈“大满贯”。年岁渐长,以前小队员们叫他“龙哥”,后来年轻的队友们叫他“龙队”,能力越强,责任越大,队长的职责也开始落实到和弟弟妹妹的相处之中。

曾经说着“龙队再等等我”的樊振东,出生于1997年,比马龙小了八九岁。从16岁横空出世,到经历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惜败,再到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折戟……某种程度上,樊振东正在走着马龙走过的道路。只是和马龙时代还有张继科分担团体赛“一单”(第一单打位置)不同,从2018年开始,樊振东逐渐承担起了中国男队团体赛的一单,这个一单位置一打就是五六年。

2012年伦敦和2016年里约,马龙都主打中国男团的一单位置。而到了2020东京奥运会,樊振东接过了这个重任。2022年世乒赛团体赛开始,马龙转向团体“三单”,为中国男队托底。只有打过一单才懂得什么叫重任在肩,这几年的团体赛后,马龙对樊振东一直都非常关心,甚至有时候,相比看着樊振东长大的王皓都未必留意到,但马龙能关注到樊振东的情绪变化。

2022年成都世乒赛团体赛,中国男队半决赛对阵日本,前两盘都是双方一单取胜,马龙在三单的位置上帮助中国队拿下关键一分。第四盘一单对一单的比赛中,樊振东没能摁住已经拿下一分的张本智和。在最终决胜盘中,王楚钦战胜日本队二单户上隼辅之后,全场焦点都在王楚钦身上,只有马龙搂过樊振东,宽慰地抱了自责的一单。2023年的杭州亚运会,依然是马龙在团体赛和单打决赛后陪着樊振东,再到2024年3月底的仁川冠军赛,决赛中马龙和樊振东邻座观赛,赛后一起吃饭谈心……

那是经历过低谷走出来的马龙,那是乒坛唯一称得上“战术大师”的马龙,那是并肩奋战十多年的队长、前辈。最重要的是,马龙和樊振东,是彼此以战胜对方为荣的一生对手。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能够理解樊振东现在的处境和压力,那也只能是马龙了。

目前中国男队五大主力中的两位左手将,林高远和王楚钦,都曾和马龙搭档出战双打。

29岁的林高远,曾和马龙在同一个乒超俱乐部效力。那会儿,马龙管林高远学英语单词,还管林高远打削球,联赛期间马龙让韩国的一代削球手朱世赫和林高远比赛,那之后林高远再没输过削球。2024年WTT新加坡大满贯,马龙和林高远时隔五年重新搭档,一路过关并在男双决赛中战胜樊振东和王楚钦的组合,赢得男双冠军。

现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钦,是马龙北京队的师弟。2019年马龙带着王楚钦出战布达佩斯世乒赛的男双比赛,最终成就了王楚钦的首个世乒赛单项冠军。

在国乒男队,和马龙配过男双的左手持拍运动员不计其数。球迷们也调侃说,“马龙裤腰带上挂过的一众男左。”相比于带弟弟们的熟练,马龙和现在女队主力们之间,则远谈不上熟悉。

东京奥运之前孙颖莎找马龙、樊振东签名的视频,在奥运会之后一直在网络上热度不低。而同为东京奥运单打金牌得主的马龙和陈梦,曾在2023年初短暂地出战混双。当陈梦被问到这个冬天收获卡壳的时候,马龙乐呵呵地补了一句,“收获了一个新搭档。”

在2023年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对阵日本队的苦战之后,马龙和王曼昱一起接受采访,被网友调侃呈现出“过年家长带孩子走亲戚的感觉”。王曼昱后来谈到那次比赛时说,“哇塞,下面坐的都是世界冠军、奥运冠军,龙队啊,很多大腕儿在下面看,都会有些紧张。”

除了陈梦,绝大部分女队现役都出生于1997年之后,在她们完全向上的眼神里,马龙像神一样存在。而在马龙眼里,和这些“Z世代”小姑娘们,多少有点差辈了……

和马龙一代的运动员中,刘诗雯是最后离开国家队的,也是和马龙友谊最深厚的队友之一。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马龙第三次问鼎世乒赛男单冠军,他没有哭;但女队“小妹妹”刘诗雯第六次世乒赛四强、第三次世乒赛决赛终夺世乒赛女单冠军,马龙被妹妹感动哭了。

世乒赛男单三连冠后, 马龙说:“现在挺平静的,打之前想过,如果赢了可能会哭。前一天看刘诗雯拿冠军的时候,我哭了,被她感动了。今天我也想被自己感动下,可是想哭,却哭不出来。”

这背后,是只有同样走过黑夜的人,才懂得这一路的不易和坚持。正是因为这种懂得,以身作则的马龙,一直非常关心着队里的弟弟妹妹们。丁宁在2020年离队之后,国乒女队一直没有明确过队长人选。于是,“龙队”的责任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