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产业日益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未来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近年来,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等城市在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及终端、卫星运营与服务等领域积极布局赛道,形成了怎样的创新做法?有着怎样的参考与借鉴意义?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成都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郑颖。
北京:
突出加强技术攻关、优化空间布局两个重点
据介绍,北京作为商业航天产业起步较早的城市,卫星产业企业布局已覆盖了从上游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和地面设备,到中游的卫星通信运营商以及下游卫星运营服务的各个环节。
“近年来,在制定出台系列政策的同时,北京始终注重突出加强技术攻关、优化空间布局这两个重点。”郑颖说,今年1月初北京发布的《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将“攻关可重复使用火箭,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放在重点任务的首位,加快突破发动机变推力、再入返回高精度导航定位等关键核心技术。方案中还提出要新建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形成央地协同、校企联动的航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
郑颖介绍,北京已基本形成“南箭北星”的产业发展格局,“北星”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卫星研制、星座运营以及空天信息应用。其中,海淀区加快实施中关村科学城“星谷”计划,打造空天信息产业创新引领区;顺义区优化提升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产业聚集水平,立足顺义航天产业园,加快建设卫星应用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朝阳区加速推动通导遥应用产业集聚;丰台区充分释放驻区航天院所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卫星互联网产业园;怀柔、石景山等区充分发挥国家级科研平台资源效能,加大未来产业布局力度。
上海:
提出实施“天地一体”卫星互联网大布局
2023年底,上海连续出台《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加快实施“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大布局。
“上海非常注重区域联动,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整合长三角城市卫星产业优势环节,‘串星成链’启程浩瀚深空。”郑颖介绍,上海正组建“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版“星链”。2021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正式发布“千帆星座”计划(又称“G60星链”计划),其最终目标是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速率及高可靠性的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上海依托“千帆星座”计划,联合G60科创走廊九大城市启动建设国内首个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
据介绍,在区域协同联动方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已初步形成卫星制造、卫星应用及卫星运营其他配套应用场景协同的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今年5月,《关于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发布,明确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与此同时,依托“G60星链”计划,上海卫星产业逐步向外辐射,杭州、苏州、合肥等城市在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数据应用等领域争相布局。
西安:
“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产出创新成果
据了解,西安推动卫星应用技术不断突破和卫星应用产业快速发展,依托雄厚的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政产学研用”多元协同产出了一系列卫星应用领域创新成果。“十二五”期间,西安便出台了有关政策,提出打造集研发运营、生产制造、区域平台为一体的西安卫星应用(北斗)产业园;2016-2019年,西安每年均出台涉及卫星技术在细分产业上的应用与发展相关政策,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在气象、军事、交通、通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2021-2022年,西安明确“十四五”时期将卫星应用产业作为全市五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
“在相关政策推动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支持下,卫星应用产业下游应用范围愈发扩大,企业布局密集覆盖了地面卫星设备生产、卫星通信、卫星遥感以及卫星导航等市场环节。”郑颖介绍,当前,西安市正结合高精度定位、广域精密授时、数字孪生地图等前沿领域创新,推进卫星技术在城市规划、道路运输、防灾减灾、秦岭保护、民生保障、居民消费等领域应用,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构建“卫星+”产业生态。比如,2023年8月,成立西安市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其卫星遥感数据成果已在西安市用地执法、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耕地保护、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测绘地理信息等方面逐步开展应用。
武汉:
集中卫星整星制造和卫星数据利用两个领域
“2017年,武汉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致力于打造‘中国星谷’。”郑颖说,依托武汉大学等科教优势和航天科工火箭公司、空间公司、行云公司等多个航天“国家队”资源以及深厚的制造业基础,武汉将布局重点集中在卫星整星制造和卫星数据利用两个领域。
郑颖介绍,在助力卫星整星“量产”方面,2024年7月,武汉出台《武汉市推进商业航天突破性发展若干措施》,大力推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该基地内拥有我国首条小卫星智能生产线,2023年已顺利完成卫星批量生产任务。在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方面,武汉大学充分发挥遥感学科优势,组建了以李德仁院士、龚健雅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科学试验卫星研发团队,于2015年开始启动“珞珈”系列科学试验卫星工程。
在推动卫星数据“下地”方面,2023年4月,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牵头建设“武汉市卫星数据应用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城市治理、自然资源、智慧农业、生态环保、灾害监测等重点行业向“星星”们“派单”,提供通导遥卫星数据汇聚、公共行业需求统筹、多源数据融合处理、一站式应用综合服务。
着力布局整星研制、加码关键环节、聚力产业发展
“总结相关城市实践探索经验,发展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需在布局整星研制、加码关键环节、聚力产业发展三方面着力。”郑颖说。
在布局整星研制方面,瞄准低轨卫星商业化应用投资热潮,依托本地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优势以及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吸引整星研制龙头企业来蓉布局。积极参与“千帆星座”等计划,支持本地卫星研发制造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开展整星研制技术攻关等。
在加码关键环节方面,瞄准卫星数据应用价值链高端环节,推动军民商、天空地、通导遥多源数据共享共用。统筹用好“数据池”,推进卫星技术围绕城市治理、行业应用、美好生活三大场景主题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更多“卫星+”“+卫星”应用场景案例。
在聚力产业发展方面,加强产业空间载体建设,做好重点项目落实、运营和服务工作。推动成都都市圈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成都创新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德阳、眉山、资阳生产制造能力,推动成都都市圈卫星互联网及卫星应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