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性阅读教学,深化知识理解

2024-09-23 00:00:00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9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辨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结合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对思辨性阅读的研究发现,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思辨中理解阅读的真正内涵。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思辨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其在阅读学习中的价值,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让语文课堂充满思辨性。本文将以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那个星期天》一课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在阅读中引入思辨元素。

一、以词句引推理——揣测文字背后的情感价值

文本是由文字构建而成的思维载体。而阅读的本质实际上是让学生通过文字去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为了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批判性思维的方式解读词句。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在教学《那个星期天》一课时不难发现,文中词句的运用和情感的展现平和自然,却给学生留下缺乏亮点的印象。读完全文,学生能体会到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但总会觉得与文字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距离。这种现象源于文章采用的是纪实手法,未充分揭示作者内心的深层次想法。因此,要想实现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融入逻辑思考,联系上下文,细致分析词句,最终达到对整篇文章的全面理解和感悟。

例如,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学生简单阅读后可能会认为作者是在责怪自己午觉睡过了头,耽误了时间。但是从词句的角度出发,带着逻辑进行推理,学生会发现文章中出现了“我一声不吭”“盼着”这两个词句,因此,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不仅仅是自责。首先是“我一声不吭”,这实际上是“我”为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感到委屈,但又不希望因为自己的问题去打断母亲手上的活,这之中存在着一种母子之间微妙的情感体现。而“盼着”则表现出孩子的本性。虽然“我”不说话,等着母亲,但其实内心深处是希望母亲可以快点干完活,带自己出去玩。另外,在“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的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嚓咔嚓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这段话中,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心情,而是通过阳光的变化将情感融于景物中,用母亲无休止的搓衣声反衬自己失落的情绪。最后,作者强调“那个星期天”时带着思辨的逻辑,这就是在告诉读者,“那个星期天”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失望。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情感,而是将情感隐藏在文字的背后。

二、以矛盾引判断——化解矛盾问题的阅读疑点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时常会遇到难以理解的地方,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识别并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这些矛盾之处,将它们视为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机会。这样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解除心中的疑惑,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文字的解析能力,从而拓展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在阅读《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时,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课文围绕着“盼望”一词展开,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说这是自己的“第一次盼望”,紧接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写了这样几句话“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在学生阅读这些语句后,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文章后面要讲述“我”和母亲一同出去玩的经历,但文章却记录了星期天这天母亲不断推迟带“我”出去玩这件事的全部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以思辨性的方式去阅读,并提出疑问,而学生也会发现来自情感上的矛盾——为什么母亲答应了“我”,却又不带“我”出去玩呢?而有的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母亲这个角色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那么,教师要将学生的目光转到这个矛盾点上,并引导学生弄清楚两个问题,首先是母亲为什么要“答应我”,其次是母亲为什么要“拒绝我”。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次阅读文章,能够逐渐发现问题的矛盾点。首先,母亲为什么要“答应我”?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知道“我”非常盼望母亲带自己出去玩,因此,可以推测这个“答应”其实是母亲在语言上给“我”的一种满足,并非母亲真正的意愿。而母亲为什么要“拒绝我”,学生通过文字的表层含义能够理解母亲有很多活要干,没空带“我”出去,实际上是母亲需要完成很多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这样一来,这个矛盾点就化解了,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母亲这个角色。

三、以内涵引联想——思考文章内涵的现实意义

思辨性阅读是一个渐进的积累与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融入个人的思考与见解,细细品味文本的每一个字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汲取作者在表达和构思上的精华,还能促使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关联,通过对比与联想,挖掘出文本深处隐藏的意义。

这篇文章的矛盾点是母亲答应“我”,却没有兑现承诺,在学生解决了该矛盾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作者叙述这段经历,不仅表达了母亲未能履行承诺所带来的失落,也从深层次揭示了母爱被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所牵绊着。”通过深入分析,学生可以察觉到作者在字里行间隐含的情感纠葛,展现了在生活重压下母爱的无奈与矛盾。母亲未能优先考虑带“我”外出游玩,根源在于她承受的生活压力已使她在情感上趋于麻木。在文章末尾,“我”的哭泣触发了母亲内心的觉醒,她慌忙道歉,这一细节凸显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

在理解这一深层内涵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主题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促使学生反思并写下自己的心得。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家人的某些未能实现的承诺背后隐藏着生活的无奈和艰辛。通过这种对比思考,学生能够体会到家人在不同角色和责任下的不易,学会换位思考,增进对亲情的理解和包容。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

总而言之,思辨性阅读是推动小学语文教学迈向更高阶梯的关键策略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词句分析、矛盾探究与内涵拓展,引领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度思考,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这一过程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还能促使他们主动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刻意义,实现边读边思、边思边悟的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