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1)

2024-09-23 00:00:00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9期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他的妈妈就离开了人世。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jìn jìng)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孩子想起这件事,禁(jīn jīng)不住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他不小心撞到一位老人身上。老人没有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哭什么□孩子向老人倾吐了自己的哀伤□

老人听后,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zhòng chóng)心长地说:“首先,从你出生那天起,妈妈就把整个世界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灵敏的耳朵,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有力的手,让你去改造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是,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热爱这个世界!”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句子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 ②细心地听取。( )

③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倾吐——( ) 哀伤——( )

4.在文中的“□”处填上标点符号。

5.老人说妈妈给孩子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具体指哪些礼物?

段落(2)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水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海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们俩比比看,你把海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能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很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比一比。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地努力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的,一动不动。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了,小水珠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

大浪听了很着急,赶紧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吼几声,可是海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1.在第一自然段的“□”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合。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柔软—— 困难——

黑夜—— 难过——

3.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事情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4.大浪为什么立即答应和小水珠比赛?

5.读完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段落(3)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画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biàn bàn)京的热闹场面。这幅画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shǐ lì)和读书人……他几乎把各行各业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但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乘(chéng shèng)轿子。就在这紧急时刻,马笼头被一下子拽(chě zhuài)住了,这才没让马撞上那乘轿子。旁边两头运货的小毛驴正在下坡,脚下不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

《清明上河图》让我们看到了几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①《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热闹场面。( )

A.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B.(景象)繁盛活跃。

②画上有撑船的船工。( )

A.支持。 B.用篙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3.用“ ”画出第三自然段中表现画家技艺高超的句子。

4.用“ ”画出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

段落(4)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①指极短的时间:  ;②江海汇合之处:

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 (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 (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是从 (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 (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

3.翻译“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4.“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话:

段落(5)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朦胧:

徜徉:

姗姗来迟:

2.第一节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 上描写了白桦的美。( )

A.比喻 局部 B.比喻 整体

C.拟人 局部 D.拟人 整体

3.对第二节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潇洒”原本形容人自然大方,这里写出了白桦的独特风韵。

B.“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是说积雪的树枝如花穗、流苏般美丽。

C.诗句用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语言写出了白桦的动态美。

D.这节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诗歌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桦的美?( )(多项选择)。

A.满身的雪花 B.雪绣的花边 C.洁白的流苏

D.在朝霞里晶莹闪亮 E.雪中的树枝

5.读了诗歌,你觉得白桦象征着 的人。

6.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段落(6)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鞭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注释】田登:人名。 上元:元宵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田登作郡,自讳其名:

②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2.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3.这个故事的大意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

4.你认为田登是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