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学课堂:构建语文深度学习新样态

2024-09-23 00:00:00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9期

小学语文教学强调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这一理念不仅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路,还奠定了真学课堂的理论基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围绕语文学习的实践需求,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切实加强学习的实践性。通过这样的实践性学习,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习得知识,解决问题,进而构建真学课堂。

一、以法导学,彰显学习新智慧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师的核心责任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他强调教学方法应与学习方法相契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时,应秉承这一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方法的能力,从而构建一个“以学探法,以法导学”的真学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够参与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主动探索和总结学习语文知识的有效策略,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学习中。这种方法不仅能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充满智慧。

以《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初始阶段,教师首先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鼓励他们分享初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准确且流畅地朗读,以此体会文言文独特的朗读节奏和韵律,初步掌握课文的内容。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意思?”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索和分享不同的翻译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来分享翻译技巧。随后,教师对这些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注释、联系上下文推测词义、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深入阅读等策略理解文章主旨。这种“以法导学”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地学习和理解文言文,还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深入。

二、以实践代学,强化学习新体验

真学课堂强调课堂学习的实践性,遵循学习本身的规律和本质。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以实践代学”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紧密贴合学生生活实践,将课堂教学转化为生动的语文实践活动。

以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为例,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首先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先自主学习有关口语交际的知识,具体包括回忆自己的暑假生活,挑选其中最新鲜有趣的事情,整理事件的详细经过,明确重点内容,并准备相关的实物或照片作为辅助材料。其次,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挑选的暑假故事讲述给家长听,并接受家长的评价和改进建议。在正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图片和实物来介绍自己暑假期间的经历,鼓励他们在交流中互相评价,借鉴彼此的优点,并将学到的表达技巧应用到自己的讲述中。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能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以境促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实施“真学课堂”理念的过程中,教师需从学习方法和实践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学习和训练。同时,教师还需采用多种策略来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进行更加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紧密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联系生活实际,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营造出既真实又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

以《听听,秋的声音》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首先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引导他们在朗读过程中想象诗歌中的声音和画面。通过交流和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初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画面感及其意境之美。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欣赏性阅读,鼓励他们抓住感受最深的诗句,并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进行深入体会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句所描述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感受语言的魅力、意境的优美以及情感的深厚。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资源,运用这种将文字、声音、音乐、图像等多种媒介融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沉浸式的文本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朗读,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歌的艺术魅力。教师创设朗读、想象、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多媒体视频等多种情境,能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应用“以境促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情境,确保情境服务于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学情分析,创设与之对应的学习情境。

四、以生助学,建构学习新样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他们也愿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可以采用“以生助学”的策略进行教学。这不仅包括选拔优秀的“小先生”来带领其他学生学习,还包括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即时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帮助那些尚未熟练掌握知识点的学生解决疑惑。

以《不会叫的狗》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以生助学”的策略。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深入学习课文内容,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课堂上扮演“小先生”,带领其他学生一起探讨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进行初步讲解,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的“小先生”负责组织讨论,并解答其他学生的问题。如,“小先生”可以引导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文中的主要角色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只狗不会叫?它经历了哪些困难?”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还能在交流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在各组之间巡视,并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展示分享”环节,让每组的“小先生”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和学习心得。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让其他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和领会课文内容。最后,教师要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积极的态度。

在运用“以生助学”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时,“小先生”的选择非常关键,要选择责任心强、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做“小先生”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每个学生都要争做“小先生”,从而形成互助互学的积极学习氛围。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真学课堂理念,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构建语文深度学习的新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