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宝丰清凉寺汝窑所生产的汝瓷为中国瓷器中的精品,其窑址经考古发掘获取了大量遗迹、遗物,对研究汝窑传统制作工艺有重要价值。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探究汝窑现代制作工艺,论述其传统制作工艺的继承情况,进而展望现代科技与理念下汝窑制作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宝丰清凉寺;传统制作工艺;汝官窑;创新性发展
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产品汝瓷以釉色天青、温润如玉的质感及端庄大方的造型塑造出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古朴典雅、沉稳内敛的青瓷,并以精湛的制作工艺而受到北宋宫廷的青睐,汝窑奉命生产宫廷御用青瓷并得以大力生产发展。
对汝窑古今制作工艺以及继承与创新发展进行探讨,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汝瓷这一极具特色与风格的中国瓷器、中华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具体内涵的不断补充、拓展与完善。
汝窑生产的汝瓷具有显著的特征,青瓷通常为较薄的香灰色胎体,釉色呈天青、天蓝或青绿色,釉面温润有开片,器型多为瓶、碗、盘、碟、盏、杯等,造型秀美别致。汝窑作为北宋时期为宫廷生产御用青瓷的窑业,奉北宋宫廷之命烧制,被称为汝官窑,同时还生产大量的民间用瓷,称为民汝窑。不同使用对象的产品制作工艺不同。汝窑通过釉色、釉料、造型、装饰等塑造出古朴典雅、端庄大气的中国瓷器风格,有独特的制作工艺。
(一)传统窑炉、窑具与烧造方式
窑炉、窑具及烧造方式决定了该瓷窑的生产技术水平、质量及规模。窑炉由窑门、燃烧室、窑床、隔墙及烟囱组成。主要有平面马蹄形和椭圆形两种形制,窑壁砖砌。马蹄形窑炉窑室的面积较大,椭圆形窑炉窑室面积较小,便于控温。燃料均为木柴,提供还原性气氛[1]。
窑具包括匣钵、垫饼、垫圈、火照。常见匣钵为漏斗形、筒状、圆形,多成组在燃烧室即火膛中发现。涂耐火泥有密封匣钵和保温作用,使匣钵内受热均匀。垫饼分带支钉的支烧和不带支钉的垫烧。垫圈有圆形、椭圆形以及带支钉圆形。火照由耐火泥制成,表面有插槽,测试温度以烧制更准确[2]。
考古出土瓷器底部多带支钉痕,还发现有支烧器座和支烧钵,同垫饼、垫圈等都为支烧窑具[3]。汝窑的烧造方式分为支烧和垫烧,以支烧较多且以底部带有支钉痕为汝窑烧造特征。
大量素烧器证明汝窑的烧造为二次烧制,先进行素烧,再施釉进行二次烧制。
(二)传统用料
古代瓷窑多就地取材,以瓷窑周围原料作胎料、釉料。研究表明大营镇清凉寺矿区的黏土矿,储量大、埋藏浅、质量优且易开采。矿石的可塑性好,易于瓷器制作成形。同时耐火度较高,介于1 320 ℃至1 700 ℃之间[2]。
检测分析表明K2O和CaO质量分数较高,利于产生较厚的釉层及玉质感,TiO2和MnO2的质量分数低,利于生成天青等釉色。汝窑可能采用了高K2O和低TiO2的釉料[4]。汝官窑和民汝窑的釉料组成存在差异,汝官窑CaO的质量分数较高,几乎为民汝窑含量的两倍[5]。
宋代《清波杂志》提到汝窑釉料中含有玛瑙成分,“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6]。汝窑遗址考古发现有玛瑙矿石,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汝窑釉料中含有玛瑙成分。
(三)传统器型、造型与装饰
汝窑主要产品为青釉瓷,包括青瓷、豆青釉瓷、天青釉瓷等。考古发掘出土及传世品以青釉瓷数量较多、品质较高。本文以汝窑青釉瓷为研究对象,对汝官窑和民汝窑的器型、造型与装饰等方面进行阐述。
汝官窑多为模制成型,种类丰富,有实用品和观赏品,器型主要为碗、盘、洗、碟、瓶、樽等。器物装饰有刻花、印花、贴饰、镂空装饰。考古出土内模和外模[7],内模以碗、盘、碟、盏、洗较多,图案多花卉,外模有龙、鸟等。模具使汝窑能大批量地生产汝瓷,同时也能规范烧造。胎体装饰以素面为主,也有弦纹、莲纹,如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品三足樽(图1),器身饰弦纹,为仿汉时铜樽。官窑瓷器专供皇室,为宫中所传,不作明器殉葬,同时对社会保密[8]。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有三足樽、圆洗、碗、盘、洗,考古出土有莲瓣碗、花口碗、直口碗、圈足盘、平底盘、折肩瓶等。汝窑生产的御用瓷器专供宫廷所用,其器型种类齐全,涵盖多方面需求,造型与装饰追求古朴典雅,素面加不同类型开片作点缀,是北宋最高瓷器成就的代表。
民汝窑多拉坯成形,多为实用瓷器,器型主要为碗、盘、钵、瓶。釉色为较天青釉更淡的青釉。装饰有印花、刻花、画花,装饰题材多为山水、鸟、鱼、花卉等,富有生活情趣。考古发掘出土的有花口瓶、盘、钵、器盖,故宫博物院所藏有花口小碟、莲鸭印花碗、三足炉。汝窑生产的民用瓷器集实用性与观赏性一体,装饰多为民间喜闻乐见。
宋代瓷器讲究釉面匀净,加以天然开片。汝窑的开片有直纹开片、斜开片、鱼鳞状开片、蟹爪纹、鱼子纹、芝麻花等[2],以斜开片和鱼鳞纹为特征。不同种类的开片大小与开片疏密程度,呈现在不同的釉面上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具有北宋时代特征的汝瓷。
如今的河南宝丰清凉寺一带仍有汝瓷烧造[3],笔者探访了一家在清凉寺村当地规模较大、声望较高的现代汝瓷生产窑厂宝丰宣和汝瓷窑厂,对汝瓷制作工艺及流程进行了较全面的观察与调研。
(一)现代窑炉、窑具与烧造方式
现代汝瓷生产的窑炉有传统的烧木柴的柴窑和天然气的气窑,现代柴窑为马蹄形,窑壁砖砌,现代人工搭建,会不断根据产品需求修改完善,配备空气净化装置以控制燃烧产生的污染气体。气窑为现代创新产物,烧制燃料为天然气,内有测温装置,配有轨道和窑门,可将产品放在多层台上推入窑炉,关上窑炉开始烧制,较为方便,气窑的烧成率在20%~30%。柴窑的烧成率更低,柴窑多烧制大型仿古器,气窑多烧制小型产品,但因气窑有较高的烧成率,现大多选用气窑烧制。
窑具有匣钵、支钉、垫板支钉、试插片。柴窑为匣钵烧制,为筒状匣钵,内放支钉支烧。气窑为直接支烧,支钉由耐火材料制成于垫板,是改良的垫饼支烧。试插片类似传统的试烧插片,可用于测试不同温度下产品的烧成情况。
现代汝瓷烧造方式多二次烧造,也有特殊工艺的三次烧造。第一次为素烧,由香灰色胎烧成粉白色的素胎,再放釉料缸内上釉后进行第二次烧制。
(二)现代用料
用料分为胎料和釉料两种,均采自清凉寺本地。胎料用土在本地称为“白毛土”,土料灰中夹杂土黄,应当含多种矿料,因条件限制未对具体成分进行检测。胎料采集后需要在仪器中粉碎至面粉粗细,以保证可塑性。湿润胎料呈灰色,第一次烧造后呈粉白色。
釉料用土颜色呈金黄色,加入本地所采玛瑙一起粉碎,按具体比例配成天青色釉料于缸中以备使用。配好的釉料呈灰色,经烧造后呈天青釉色。
胎料用土经仪器粉碎加工后压制成扁平的饼状,师傅随用随取并根据具体器型再加工至合适的柔软湿润程度,既节省时间,又精确分工。
(三)现代器型、造型与装饰
现代汝瓷生产的器型、造型与装饰丰富多样,既有汝瓷传统类型,也有创新类型。据器物类型制作分为手工拉坯、压制以及模具成形。手工拉坯为壶一类精细化要求较高的实用器以及大型仿古器。压制成形,配成一套相同的器型,如碗、杯,放在模具中再用仪器压制。模具成形为造型复杂的装饰摆件,如动物、人物、景观类,将胎料注入模具中,阴干成形。压制和模制成形后都需要进行手工修整、拼接等。
器型以仿古器、壶、杯、碗、盘、装饰摆件居多。仿古器为仿北宋汝瓷器型及传统瓷器器型,有水仙盆、圈足洗、三足樽、梅瓶、富贵瓶、刻花花卉盘等。壶、杯、碗、盘一类做工较为精细,多成套出现,其中壶的做工尤为精细,壶内气密性极好,可做到倒水时壶盖紧闭。装饰摆件造型种类极为丰富,有神兽、神仙、动物、人物、组合景观类等,如麒麟、狻猊、千手观音、玉兔、荷叶流水等。还有较具时代特色的伟人像、党旗等造型,为新时代下汝瓷的造型方面创新性发展的彰显。
装饰手法除传统的刻花、印花外,此窑厂还创新了内壁施釉、外壁露胎并刻画的装饰方式,在瓷器中结合陶器装饰的手法较为新颖独特。在较薄的杯壁上刻画体现了高超的技艺。
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上现建立了宝丰汝窑博物馆、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宝丰汝窑博物馆内大量展出考古发掘出土的遗物,向观众完整地展示了考古发掘成果以及汝窑的兴衰,是了解与学习汝瓷文化的重要场所。在馆内设有文创商店,有现代工艺大师汝瓷产品和馆内展品复制品在售。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馆对考古发掘现场建造场馆进行保护,馆内包括已发掘区域和未发掘区域,建立透明玻璃栈道以供观众俯视每处遗迹。两个展馆最大限度地保存了清凉寺汝窑遗存,对研究汝窑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弘扬与传承汝瓷文化也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宝丰清凉寺一带不断涌现出优秀的汝瓷工艺大师,汝瓷产业发展迅速,极大地促进了汝瓷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了汝瓷相关文化事业的发展。汝瓷制作手艺的传承形式主要是学徒制,一般由师父教授给徒弟。据统计,目前宝丰县有汝瓷烧制和研究机构共50多家,有4000多名从业人员,年产汝瓷20多万件,产品销售市场逐渐向省外市场扩展,销售收入达亿元。汝瓷逐渐成为宝丰县的支柱产业之一[9]。
汝瓷紧跟时势,不断创新。为庆祝中国成功举办夏奥、冬奥,周国桢和李廷怀联袂打造了汝瓷双奥泰平尊(图2),其器型源于青铜器觚,独具中国艺术特色。双奥泰平尊现已入藏奥运博物馆。汝瓷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之美,是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优秀成果。
现代汝窑制作工艺在融合科学技术与现代理念下进行取舍,汝瓷、汝瓷文化、汝瓷相关文化事业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正处于蓬勃的发展期。汝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经历了时代的更迭后仍具有向上的朝气,在对传统的继承、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过程中,焕发勃勃生机。
作者简介
赵雨祺,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考古学。
参考文献
[1]孙新民.关于汝窑性质问题的探讨[C].故宫博物院八十五华诞宋代官窑及官窑制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153-162.
[2]赵文军,孙新民,郁红亮,等.宝丰清凉寺汝窑址2000年发掘简报[J].文物,2001(11):4-22.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宝丰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的新发现[J].华夏考古,2001(3):21-28.
[4]申开洪,柴重阳,叶萍,等.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汝瓷胎料用黏土矿床地质特征[J].河南科技,2020(13):145-149.
[5]丁银忠,李合,王光尧,等.试论汝官窑青瓷制釉技术的南传与发展[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0(4):86-92,110.
[6](宋)周辉.清波杂志第五卷(二)[M]//《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333.
[7]李辉柄.中国陶瓷全集第七卷:宋(上)[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12.
[8]赵青云,陈景顺,刘建国.汝窑考古的重大发现及研究的新思路[C].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440-444.
[9]宝丰县人民政府.河南宝丰汝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J].理财(收藏),2016(10):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