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埃及博物馆尼罗河畔的“第四大金字塔”

2024-09-23 00:00张月悦
城市地理 2024年8期

2023年,耗时20年建造的大埃及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历史之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在此绽放。在这里,每一块石碑,每一尊雕像,都在光影的洗礼下,诉说着古埃及的辉煌与神秘。

又一座“金字塔”的诞生

在埃及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屹立着百余座神秘的金字塔。其中最大的是开罗郊区吉萨的三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它们身姿雄伟,巍然挺立,按照猎户座的腰带位置排列,与天上的星辰遥相呼应,各自独立又彼此呼应。既象征了古埃及的历史与文明,又成为当之无愧的吉萨地标。

纵观历史,古埃及文明几度辉煌、衰落,金字塔却在风沙中历经数千年不朽。其主要经历了三大时期,即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以及新王国时期。

在古王国时期,纳迈尔统一埃及城邦,定都孟菲斯。这是金字塔建造的黄金时代,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均是在这一时期建造而成。这些金字塔不仅是法老权力的象征,也是古埃及工程技术和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埃及进入了中王国时期。这一时期建造的核心转向了石窟陵墓,尤其是位于底比斯地区的“王陵谷”。紧接着,新王国时期以军事征服和建筑成就著称。值得一提的是,法老图坦卡蒙和拉美西斯二世在统治期间,又修建了诸多大型神庙,如卢克索神庙和卡纳克神庙。

正是基于如此丰厚的建筑遗产,1858年,为了守护古埃及文明的精髓、防止国宝流失海外,被誉为“埃及博物馆之父”的法国考古学家马里埃特,在开罗北部的布拉克精心设计建造了埃及博物馆。这座双层石头建筑,如同沙漠中的一朵玫瑰,静静地绽放在尼罗河畔,成为古代埃及文明的遗物宝库。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文物被发掘出来,埃及博物馆逐渐不堪重负。馆内随处堆叠着历史文物,就连木乃伊也被安置在狭小的展示柜中,有时甚至不得不像上下铺一样紧凑排列着,供人参观。

为改变这种现状,埃及相关方决意投入巨额资金,建造新的博物馆,并借此带动当地的旅游业。

2003年,爱尔兰建筑事务所凭借独到的设计方案中选。随后,埃及政府宣布投资数亿美元在吉萨新建博物馆,即大埃及博物馆。

这座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考古文明博物馆综合体,坐落在胡夫金字塔和开罗之间的第一座沙漠高原边缘,寓意串联起埃及的过去和现在。不过,由于埃及政局动荡,大埃及博物馆的建造几经波折,甚至还出现过停工的现象。直到2018年,大埃及博物馆才重新开工。

2023年,大埃及博物馆终于正式对外开放。新开放的大埃及博物馆凭借地景化的建筑形式,将博物馆与周围环境进行完美融合,从而获得了埃及“第四大金字塔”的美誉。它的存在,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宽敞的艺术空间,还让来者可以尽情欣赏到古埃及的丰富文化遗产。

古埃及文明的场景重现

吉萨大埃及博物馆外,透明幕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一颗璀璨的宝石,吸引着每一位路过的行人。整个博物馆面向金字塔群,外观为倒三角形,三条轴线呈放射状分别延伸至三大金字塔处,体现出时光无限延续的千年史诗感。同时,建筑外立面采用了半透明材质的石板,其柔和的光芒与金字塔的外观相协调,展现出一种古今交融的现代感。

紧接着,踏上博物馆与金字塔之间的景观大道,每一步似乎都能听到历史的深沉回响。馆外的广场上,只见方尖碑高耸入云,像是古埃及的守护者,极具威严感。这座方尖碑有3500多年的历史,内部篆有拉美西斯二世的铭刻。为了让人看到内部的铭文,工作人员在方尖碑底座加装了由四个立柱支撑的台面,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悬空的方尖碑”。

正对着方尖碑的是博物馆正门,其仿金字塔的设计与周围墙上贴满埃及文字的砖块交相辉映。步入馆内,大中庭展区映入眼帘。这里开阔的空间和纵深的视野,拉开了人们参观古埃及世界的序幕。在宏伟的大中庭里,标志性文物——高12米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静静矗立,引得无数游客驻足观赏。这尊从拉美西斯广场搬迁过来的雕像,已有3200年的历史。它以庄严的姿态,诉说着古埃及的辉煌与荣耀。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最重要的帝王之一,他曾下令建造了著名的阿布辛贝神庙。千年前,每年在他生日的2月21日和加冕日10月21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会穿过神庙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的脸上。在大埃及博物馆,建筑师和考古学家成功复制了这一现象——布满埃及文字的墙上空出了一块砖,在三千年后为这位“太阳的宠儿”保留了一缕阳光。

目前,大埃及博物馆还对外开放了大楼梯区域,供人们参观。沿着法老雕像的身后一路拾级而上,超大台阶上依次排列了87尊法老雕像和埃及诸神,最后到达博物馆的落地窗,不远处就是惊人的吉萨金字塔全景。走廊按照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主题划分文物,让游客能够系统地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同时巧妙利用自然光线,使每一件展品都能在最适宜的光线下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除此之外,大埃及博物馆内设置了24000平方米的永久展览空间,包括儿童博物馆、会议室及教育设施,以及一个大型交流中心。馆内还设计了一些特色景区,如尼罗河公园和神庙公园。尼罗河公园充分体现了古埃及文明与尼罗河的紧密联系,让游人们可以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生命之河是如何在古埃及人的生命中静静流淌。与它相媲美的神庙公园,则是将古埃及的神庙搬到了现代,让游客得以在绿树成荫的庭院中,感受古埃及人对神灵的虔诚与敬畏。

1954年在胡夫金字塔出土的胡夫法老的陪葬品——太阳船,也是备受关注的展品,此前它经过考古学家13年的努力修复完成。据研究表明,这艘船是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制造而成。如今,它虽有4000多年历史,但放入水中依然可以航行。为了使其不受损害,工作人员先卸掉了太阳船上包括12个船桨在内的可移动部件,然后用木箱包裹住船身,最后用钢制箱子包裹住木箱,才顺利将其平缓运送至博物馆内专门的太阳船展厅。

沉浸式观览图坦卡蒙的传奇

实际上,大埃及博物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时间的信使,传递着经久不衰的文明碎片。在博物馆内,值得一看的还有图坦卡蒙沉浸式展览。这是一个特别设计的展览,运用现代VR技术,再加上现场绚丽的视觉效果和配乐,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们可以了解到法老图坦卡蒙的故事以及古埃及的历史文化。

图坦卡蒙,意为“阿蒙的活像”。他生活在公元前14世纪,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他9岁登基,后在19岁神秘离世,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谜团。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的一次意外发现,终于揭开了这位年轻法老墓葬的神秘面纱。

图坦卡蒙沉浸展如同连接未来和现代的时空隧道,在光与影中,将人们带到公元前14世纪的埃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尼罗河的壮丽景象,河水在光影交错中缓缓流淌,两岸是肥沃的田野和繁忙的市集。声音在这里变得立体,市井的喧嚣、工匠的敲打声、祭司的祈祷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古埃及生活画卷。

画面一转,呈现出图坦卡蒙的宫殿。墙壁上绘有精美的壁画,描绘着法老的日常生活和神圣的仪式,在现代光影技术的映衬下栩栩如生。接着出现图坦卡蒙的陵墓,光线瞬间变得昏暗,空气中突然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墙壁上刻满了象形文字,讲述着法老的功绩和对来世的祈愿。3D投影技术在这里发挥到极致,将图坦卡蒙的宝藏以立体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闻名遐迩的黄金面罩也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此后,它也将作为大埃及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供人参观。这件黄金面罩原本覆盖在图坦卡蒙法老的木乃伊之上,由纯金打造,重达10.23公斤。面具之下,法老的面容被理想化地永恒定格,眉目间镶嵌着黑曜石和石英,深邃而生动。它不仅是法老最后的装饰,更是古埃及工艺的巅峰之作。

接着,展览全息投影了图坦卡蒙墓葬中的许多日常用品,从他生前玩的类似于大富翁的游戏棋、精巧的折叠床,到镶嵌着宝石和玻璃的“雄狮”宝座,从香精、葡萄酒到四只美轮美奂的雪花膏石篷罐,都让人忍不住暗暗叫绝。就连那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如法老的手杖、缠腰布、回飞镖、食盒等,也因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成为了古埃及辉煌过往的见证。

在大埃及博物馆,图坦卡蒙的展厅率先以无与伦比的精致和奢华的面目现世,让人们对这位年轻法老的短暂生命和永恒遗产心生探寻之意。据说在2024年年底之前,大埃及博物馆将全面开放。届时,图坦卡蒙法老的5000多件陪葬品,包括黄金面具、珠宝、服饰、匕首以及镀金木雕像等,都将在这里得到全面展示。这将成为大埃及博物馆展览中最精髓的部分。

目前,大埃及博物馆尚未完全开放,部分展区和展品仍在布展中,许多珍贵的文物还无法让游客们观赏。这对期待探索古埃及文明的游客来说无疑是遗憾的。但这都是新博物馆开放初期的常见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和运营的逐步优化,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决。这些穿越了千年风雨的展品,作为古埃及文明的载体,以沉默的语言表达着一个古老时代的辉煌与哀愁,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