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成批局旧址的修缮和保护,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它见证了走在广东汕头小公园开埠区,随处可见一种样式特别的冰箱贴。商贩热情地介绍,这是以“侨批”为灵感设计的。
早期潮汕人背井离乡下南洋打拼,将家书和钱寄至国内,这种银、信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便是侨批。起初,侨批由水手、海员或经商人士等水客帮忙运送,后随着番客(在潮汕方言中,人们把外国称作“番”,把到海外谋生的华侨称为“番客”)越来越多,侨批日益增加,兼职的零散水客逐渐发展为系统化、规模化的行业经营,批局这一民间机构应运而生。
汕头百年开埠的历史长河中,一封封侨批漂洋过海成为番客们与家乡的联系纽带,只言片语诉尽乡愁,几块银圆撑起一家生计。百年过去,一些侨批遗存了下来,可批局却因种种原因消失。
这也是汕头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检察官康媛娜的遗憾:“我们在开展侨批文物保护专项监督工作时发现,大部分批局旧址已经随着城市改建逐渐消失,一些批局显得破败,垮塌现象严重,至今保存完好的寥寥无几。福成批局旧址主体建筑保存较为完整,但也有年久失修的痕迹,需要抓紧抢救。”
侨批文化是老汕头的重要一环,批局是汕头地区侨批业的历史见证。怀着“能救一处是一处”的信念,汕头市检察机关成立办案组,一场批局保护行动开展起来。
康媛娜注意到批局,源于几本书。
2023年,汕头市检察机关正在开展侨批文物保护专项监督工作,康媛娜也在办案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到侨批文化。源于兴趣也为了更好地保护侨批文物,她买来《侨银通四海》《汕头市侨批业商号印记及简况》等书籍。一天晚上,她翻着书,当读到关于批局历史的介绍时,脑海中冒出了一个疑惑:“既然侨批我们都保护得这么好了,那批局是否也如此?”
于是,康媛娜同部门几名干警一起到汕头市博物馆、汕头市侨批文化馆,集中对侨批文化和批局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遗存的侨批业相关档案信息,逐一进行实地考察。然而,他们发现尽管批局数量很多,但至今保存完好的寥寥无几。大部分的批局旧址随着城市改建逐渐消失,那些没有改为他用的也显得破败,有的甚至出现垮塌现象。小公园开埠区之前是批局最为集中的地方,如今已找寻不到几处。
尽管情况不尽如人意,但康媛娜等人并没有放弃。通过查阅相关信息及和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以下简称“市文广旅体局”)沟通交流,他们找到了福成批局旧址。
福成批局旧址又称“明德家塾”,由末代榜眼、清末民初书法家朱汝珍题名。它坐落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仙地头村的东南一隅,是澄海区保存最为完整、建筑规模最大、建筑艺术最为精美的批局。20世纪30年代,许若明、许若德兄弟在泰国与汕头开埠区开设福成批局,此处建成后,福成批局就在该处设立了同名乙种投递局。根据2013年出版的《隆都华侨志》记载,自1906年至1956年,隆都镇先后有11家批馆,均为投递局,投递范围包括澄海、饶平、潮安,此处的福成批局是名气最大的一家。2012年,该批局旧址入选澄海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在实地调查中,康媛娜等人发现,福成批局旧址主体建筑保存较为完整,但部分墙体斑驳破损、墙面装饰灰塑损毁、走廊栏杆鼓裂、屋顶梁瓦掉落。主体建筑西北角二楼最边缘的房间屋顶已经完全坍塌,而且相关消防设施不健全,具有消防安全隐患,存在年久失修、管理和维护不到位的问题。
基于此,汕头市检察院决定开展专项监督工作,并成立办案组。“我们再次到汕头市博物馆、汕头市侨批文物馆,调取与福成批局旧址相关历史资料,与市文广旅体局、隆都镇政府、仙地头村委会、福成批局旧址产权人沟通联系。通过多次现场勘查和无人机航拍技术,我们对福成批局旧址的历史与现状有了充分了解,也为查明案件事实做了更加充足的准备。”办案组成员王纯琼向《方圆》记者介绍道。
2023年11月2日,汕头市检察院对市文广旅体局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针对福成批局旧址年久失修、消防设施安装不到位等情形,根据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及《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向市文广旅体局发出磋商函,督促其对上述旧址进行维护,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同时,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增强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充分发扬文物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收到磋商函后,市文广旅体局高度重视积极履职,会同澄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隆都镇政府一同研究办理意见,督促属地落实编制临时加固方案、增设消防设施、对旧址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等措施。同时,澄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积极向居住者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政策,强化文物安全责任,并与隆都镇政府、仙地头村委会签订《澄海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福成批局保护管理使用协议书》,明确日常保养、维护、抢救修缮等责任。
为推动该案办理提质增效,2024年1月,汕头市检察院开展“回头看”,确认福成批局旧址相关消防设施已落实到位,周边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文物保护宣传牌、导览图、标识图等也已按要求设立。短短2个月,福成批局旧址存在多年的问题得到改善。据悉,这起涉侨文物公益诉讼案被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年)》。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汕头市侨批文物馆时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在康媛娜看来,批局作为经营侨批的组织机构,是侨批的研究基础,也是拓展侨批文献价值的一个途径。如果想要解读侨批背后的故事,了解侨批文化,不能只是去侨批博物馆看侨批,而是要到批局看一看,去全方位地感受、了解和学习。
“这也是我们想要去保护批局的一个初衷。我们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年青一代,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侨批文化,让侨批文化发挥教育后代的作用,让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与华侨艰苦创业、不忘根本的精神更好地被弘扬和传承。”康媛娜说。
2024年5月初,《方圆》记者到访福成批局旧址。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四点金双背剑带后包大规模建筑,为居家、办公两用,占地6亩,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内外上下总共设有128间厅房。据介绍,明德家塾用了十年时间营建主体,此后又用了三四年的时间雕饰门窗。超过80间厅房的400多扇门与窗,不仅运用了嵌瓷、泥塑、木雕、彩绘等传统潮汕工艺美术,还结合了当时流行的意大利瓷砖拼接、樟林蓝结合百叶窗等现代元素。《方圆》记者注意到,在家塾正面楼墙的巴洛克拱门、爱奥尼克式罗马柱,配以“明德家塾”石门匾,这恰恰是中西合璧的花式表达。
走访期间,许若德的孙媳妇许旭玲和许若德的曾孙许皓热情地介绍着门窗上的嵌瓷画和屋檐的灰塑,有的是宣扬伦理道德的家训格言,有的则表现传统文化的诗词歌赋、戏曲人物、吉祥图案。比如大天井飞檐的四个漏水口处(俗称“漏母”),塑造有石榴、牡丹和佛手瓜,寓意荣华富贵,福寿延绵;又如门上的一幅书卷以白鼠、葡萄、香烛为图案,寓意子(鼠)孙(酸)满堂、红红火火……
许旭玲和许皓是第三和第四代宅主,目前就住在家塾中。他们说,福成批局建成后既是办公场所,也是住所。在侨批最兴盛的时期,批局内勤、外勤人员(批脚)加起来有80多人,他们分区域送批,确保侨批能够及时送达。对侨眷来说,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走上二楼,可从正座直达后座。与正座相比,后座则显得相对简朴。裸露的钢筋虽然已得到加固处理,但个别屋顶的砖瓦还稍显破旧,一些残旧的壁梁也亟待修补。
关于福成批局旧址的修缮工作,康媛娜直言,压力不小,其中资金缺口是最大的难关——专家评估,全面修缮需要一大笔资金的投入。而根据我国现行文物保护制度,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划分为多个保护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福成批局旧址目前被归类为后者,需要进一步定级,才有财政力量支持修缮。
产权也是一大问题。“福成批局的产权关系复杂,其中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需要全面考量。对于福成批局旧址的修缮,如果无法促使产权人形成一致的共识,可能会导致产权人之间相互掣肘,进一步加剧福成批局旧址保护工作的复杂性与困难度。”康媛娜解释道。
可福成批局旧址的修缮和保护,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百年前,福成批局作为专门办理侨批业务的私营金融机构之一,是连接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乡侨眷的桥梁。在抗战期间,为了冲破日寇的封锁,批脚们冒险走东兴邮路、沙鱼涌邮路,历尽艰辛打通侨汇之路,保障侨批正常汇寄。1943年,潮汕地区遇上大饥荒,福成批局同样作出了重要贡献,直至1953年结业,才完成了使命。换言之,它见证了那个年代侨胞侨眷的情感,也亲历了汕头地区侨批业的兴衰。
而对于许家来说,福成批局更是家族根脉的象征。即便他们离乡多年,祖屋依然被保留,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整个家族的记忆。
“在产权问题得以妥善解决的基础上,批局的修缮工作也会顺利推动。我们已经向市文广旅体局提出建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动全市有关批局旧址依法申报更高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加大侨批相关文物的保护力度。市文广旅体局对此表示,将积极争取福成批局旧址产权人意见统一,将批局旧址列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范围,进一步摸查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并根据福成批局旧址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积极争取产权人同意,按照规定认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汕头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魏勤洲说,“同时,对福成批局的专项修缮资金也正在积极争取中。”
汕头作为百年侨乡,全市范围内像福成批局旧址这样的涉侨文物不计其数。如何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守护好潮汕侨胞的“根”与“魂”,正是汕头市检察机关在开展涉侨文物保护专项监督中的思考。
魏勤洲表示,该院以办理福成批局旧址一案为契机,主动与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沟通协调,会签《关于加强新时代检侨合作汇聚高质量发展“侨”动能的实施意见》,从强化政治担当、深化检察履职、加强平等保护、拓展深度合作4个方面提出14条措施,细化实化惠侨制度安排和服务,形成合力为涉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在汕头市检察院指导下,澄海区检察院立足澄海侨乡实际,与澄海区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检侨工作办公室,强化“护侨”司法机制,依法履行刑事检察职能,加强涉侨案件法律监督。这一创新探索,既发挥各自职能形成合力,助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也加快铺开该区涉侨文物的调查工作,维护海外侨胞、归侨侨眷、侨资、侨企的合法权益。
“汕头市检察机关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要求,积极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磋商函、协同履职等形式督促行政机关履行监管职责。”汕头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黄业山表示,接下来该院将不断完善“检+侨”模式,加强与文物保护等部门沟通协调,多方推进文物合理利用,传承弘扬潮侨文化,维护联系海外侨胞的文化纽带,助力讲好汕头故事。
在福成批局旧址的探访接近尾声之际,一名检察干警目光落在门口的文保牌上,满怀期待地说:“希望这块牌上的‘不可移动文物’能够早日变成‘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再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她的心声,也是其他检察干警共同的愿望。
“我很想让大家知道老一辈海外侨胞都做过什么事情,又为我们这一代留下了什么。”康媛娜说。那个年代侨胞侨眷的情感,也亲历了汕头地区侨批业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