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政策对医药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4-09-21 00:00:00罗佳豪刘子旭
商场现代化 2024年20期

摘 要:医药行业药品价格虚高等问题的出现,增加了医疗负担,为缓解这一现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降低药价,但降价效果有限,而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使药价出现明显降幅。本文以华海药业为例,通过对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的分析,发现带量采购主要是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倒逼企业研发创新提升企业绩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其他医药制造企业应对带量采购提供参考。

关键词:带量采购;企业绩效;研发创新;华海药业

一、引言

为解决药品价格虚高问题,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降低药价。政府在2018年底实施带量采购政策,招标明确数量,进行公开竞标。以连续中标的华海药业为例,寻找对大型医药制造企业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带量采购对医药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为未来医药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二、带量采购发展历程及对医药制造行业的影响

1.带量采购发展历程

带量采购最早起源于德国,旨在降低医疗保险费用并促进合理用药。2011年,德国开始在某些药品上实行带量采购制度,调节药品价格,促进医药市场的良性发展。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我国最初药品集中采购在1990年。药品由医药企业自主定价,使医药行业迅速发展,推动药品价格大幅上升,导致药品价格虚高,为处理这一问题,1990—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先后出台四条规定管理药品价格。由医院主导集中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从而降低药价。

第二阶段:探索时期。2000—2008年药品集采探索时期,由于医院主导的集中采购暴露许多问题,我国尝试以医院为主导与政府为主导相结合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新模式,较之前的采购模式而言,对药品价格有一定抑制作用。

第三阶段:完善时期。2009—2017年药品集中采购日益完善时期,在医院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集采模式下,因为招标方与采购方相分离,出现“二次议价”情况,导致大部分省级招标药品价格仍由医院决定,2009年新医改的启动,在全面实施医保改革的地区,同意联合带量、带预算采购。

第四阶段。全面推广与创新时期。在2018年底,《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正式发布,并于2019年向全国范围推广带量采购。随着带量采购政策持续推进,中标品种逐渐增加,药品价格逐年下降。

2.带量采购对医药制造行业的影响

(1) 对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

带量采购中标的企业通过获取大量订单迅速占领大量市场份额,而未中标的企业则只能抢占剩余市场,还需要支付高额市场推广费与销售费用等,导致部分中小企业亏损甚至被吞并,进而提升行业市场集中度。

(2) 对行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带量采购的实行,使仿制药利润空间被压缩,进而倒逼了企业进行药品研发创新。另外,带量采购也可能促使企业进行效率创新,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应对价格竞争,企业可能会寻找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采用新的技术和流程降低成本,这可能会促进行业内部的效率创新。

三、案例分析:华海药业参与带量采购

1.公司概况

华海药业成立于1989年,公司主营医药制剂、原料药及中间体,形成了以心血管药物、抗抑郁症和抗病毒药物为主导,打造做精、做细、做强,系列化、规模化发展的产品格局。

2.华海药业带量采购中标情况

华海药业于2018年底第一批带量采购中标,并于2019年完成采购订单,随后陆续中标。其中,在2019年厄贝沙坦片、赖若普利片等中标药物,在国内销量大幅上升,中标情况具体见表1。

3.带量采购对华海药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1) 带量采购对华海药业非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①“以价换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随着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华海药业参与招标并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换取大量订单,占领了国内医药制造业市场,从而提高了其市场占有率。

如图1所示,华海药业心血管类主营产品赖若普利片,在2018年中标后,市场份额急剧上升,截至2022年底,赖若普利片销售额占所有生产商销售比例达到74%左右,相比2016年,上升了将近50%;与此同时,如图2所示,华海药业另一主营产品厄贝沙坦片自2018年底中标以来,销售额占所有生产商销售比例也大幅上升,截止到2022年底达到17.7%。由此可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带动了华海药业制剂类产品销售量,从而对绩效产生正向效应。

②价格倒逼带动研发创新

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使医药制造企业仿制药利润被压缩,促使医药制造企业进行药品研发创新,为医药制造企业研发提供了新动力。

由图3可知,华海药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基本呈上升趋势,而2022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国内制剂业务的持续拓展,销售量不断上升,加上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销售持续增长,促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42%。但总的来说,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研发创新具有一定的正向效应。推动了原料药的更新迭代,降低产品同质化程度,提高产品竞争力,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2) 带量采购对华海药业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在参考相关文献以及研究医药制造业行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本文从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三个方面,选取指标分析带量采购前后华海药业财务绩效变动情况。

①盈利能力指标

考虑到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属于生产经营型企业,选取综合盈利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进行分析。另外,将企业销售费用率指标考虑在内,因为一个新型药物从开发到上市流通销售,需要企业的广告宣传等销售渠道推广。

华海药业带量采购中标前后销售费用率变化如图4所示。在2018年底,华海药业带量采购中标之后,销售费用率在2019年明显下降,主要因为华海药业中标获取到大量订单,增加了营业收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同时减少了中标产品的市场推广费以及销售费用,这大大降低了华海药业销售费用率。

另外,带量采购中标前后华海药业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华海药业受“毒素门”事件影响,导致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而在参与带量采购的2019年得到明显回升,主要原因是华海药业在2018年底参与的第一批带量采购中标5种产品,和2019年第一批扩围中标6个产品,2019年华海药业“4+7城市”集采订单工作陆续完成,公司履约情况较好,第一批集中采购扩围订单也在陆续进行中。

华海药业中标多个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销售份额,引起了利润上升,对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产生了正向影响。另外,截至2019年,缬沙坦毒素事件影响也在逐步削减,华海药业海外业务水平逐步恢复。

②发展能力指标

企业的发展能力大小代表其成长性如何,决定了企业未来能走多远,因此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净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如图5所示,带量采购中标前后华海药业净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变化趋势大致相似,根据年报可知,在2018年大幅下降主要因为缬沙坦事件的负面影响。而在2019年明显上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在2018年计提了缬沙坦事件可能对公司造成的损失;另外,因为华海药业在第一批和第一批扩围中标品种多,市场份额大幅增加,使其利润得到提升,促进了净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大幅上升。说明带量采购促进了华海药业良好的发展。

2021年净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下降,可能是由于公司在新药和原料药等方面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导致利润下降。而2022年净资产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带量采购中间体产品中标导致销售量持续增长,公司销售收入稳步提升。此外,由于带量采购对华海药业仿制药利润的压缩倒逼企业研发创新,2022年新产品销售上市,为华海药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了企业效益。

③营运能力指标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的高低可以体现其资金运营周转是否良好,因此,选取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两个指标。

带量采购中标前后华海药业应收账款周转率变化如图6所示。华海药业中标后,在2019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华海药业中标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额提升,营业收入增加,企业能通过协议按时收到货款。而在2020年之后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疫情影响,经济不景气,货款难以收回。

另外,存货周转率在2018年之前处于下降趋势,可能是由于其销售能力不强或者库存管理存在问题。其中,2018年下降最明显,主要是华海药业受缬沙坦事件影响,公司召回产品。而在2019年后存货周转率处于平稳状况,主要是由于受带量采购中标的影响,华海药业市场需求保持平稳,中标产品不存在滞销问题,大大缓解了由缬沙坦事件引起的存货周转率下降问题。

四、结语

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使医药制造企业药价大幅下降,大型医药制造企业具有规模优势,可以通过带量采购获取“以价换量”效益,利用带量采购中标来获取市场份额,增加市场占有,以及倒逼企业创新研发弥补药价下降带来的利润损失,带动企业研发创新。

华海药业作为大型医药制造企业,自参与带量采购中标以来,华海药业市场占有率扩大,研发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使综合财务绩效提升,说明带量采购对中标的医药制造大型企业绩效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涛,王文虎.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评价研究[J].经营与管理,2022(8):16-22.

[2]李寿喜,沈婷芝.我国实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效果研究——兼析对医药企业绩效与创新能力的影响[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11):49-52+97.

[3]杨心悦,李亦兵,海桑.我国医药行业可竞争性与市场效率研究——兼析带量采购对药品价格的影响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1):51-55.

作者简介:罗佳豪,男,汉族,江西宜春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通讯作者:刘子旭,男,汉族,黑龙江依兰人,博士,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