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傣医抗肿瘤用药经验,全面整理傣医抗肿瘤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收集文献资料、走访调研的方式收集傣医抗肿瘤单验方408个,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构建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傣医抗肿瘤单验方共涉及傣药279种,其中植物药267种、动物药11种、矿物药1种,高频核心组合药物多具有调补四塔、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的功效。傣医抗肿瘤药物可减轻症状,缓解不良反应。系统挖掘整理傣医防治肿瘤的单验方,将为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民族医学;傣医学;抗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0.5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4)16-0114-05
DOI:10.3969/j.issn.1007-8517.2024.16.zgmzmjyyzz202416024
Research on Medication Rules of Antineoplastic Drugs of Dai Medicine Based on Data Mining
ZHANG LongjianfengYU HandiLI ZhihaoLI ChenpengSONG XiaodieTONG Yufan*
West Yunn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Jinghong 666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xperience of anti-tumor medication in Dai medicine by using data mining, and to sort out the rules of anti-tumor medication in Dai medicine. Methods 408 single anti-tumor prescriptions of Dai medicine were collected by collecting literature, visiting and investigating, and were input into the database of TCMIC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Computing System), and the Apriori of association rule algorithm by softwar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was used for data mining. Results There were 279 kinds of Dai medicine involved in the single anti-tumor prescription, including 267 kinds of phytomedicine, 11 kinds of animal medicine and 1 kind of mineral medicine, and the medication by high-frequency core combination mostly had the effects of regulating and tonifying the Sita (Sita:A traditional concept of Dai medicine),clearing heat and detoxifying, detumescence and resolving nodules, and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lieving pain. Dai medicine anti-tumor treatment can alleviate symptoms and alleviate adverse reactions. It will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umors by systematically excavating and sorting out the single prescription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of Dai medicine.
Keywords:
Ethnic Medicine; Dai Medicine;Anti-tumor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数据(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 ) ,2012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超过1400万,死于恶性肿瘤人数约800万。预计到2030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将增长到2400万例[1]。2016年我国新发癌症406万例,死亡241万例,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占据我国居民全部死因的24.09%[2]。近年来民族医药在肿瘤疾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大量的文献、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了民族医药在肿瘤防治中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防止肿瘤转移复发,对放疗、化疗增效减毒作用等[3]。傣医学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有着2500 多年的历史。傣医学以四塔、五蕴理论为核心,以人体解说、三盘学说、雅解学说、风病论等为生理病理基础,具有完整而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4]。傣医对各类肿瘤疾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及防治理念。例如名老傣医波燕擅长运用傣医药单验方治疗肺癌、胃癌、脑癌、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硬化、肝癌、淋巴癌等疾病[5]。傣医民间单验方,历经上千年的经验积累流传至今,具有安全可靠,简便廉效,毒副作用少等优势。在抑制肿瘤产生、进展、转移,减少肿瘤患者放疗、化疗不良反应等多个方面也有独特的疗效。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傣医抗肿瘤用药经验,全面整理傣医抗肿瘤用药规律,为开发抗肿瘤新药提供新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处方筛选录入从《云南民族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傣药卷》《傣医传统方药志》《傣医治病要方集》《中国傣药志》《傣医常用抗肿瘤傣药图文》等图书文献资料和民间调研中搜集到傣医抗肿瘤单验方处方408个。将单验方数据整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录入时添加处方主治疾病,录入过程由双人负责数据审核。单验方中的药物名称均参考《云南民族药大辞典》进行规范和统一。
1.2数据分析进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软件,分别检索提取已录入系统的傣医抗肿瘤单验方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分析。
2结果
2.1各型肿瘤傣医单验方药物频次统计分析
2.1.1傣医肺癌单验方药物频次分析48个傣医治疗肺癌单验方,共涉及108种药物,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药物为白花蛇舌草(34次)、傣百解(24次)、蒲公英(19次)、重楼(15次)、甲珠粉(13次)、藤茶(12次)、半枝莲(10次)、姜黄(6次)、莪术(6次)、美登木(6次)。其中白花蛇舌草最常用,频率达34次。傣医治疗肺癌高频次使用药物多具有补水清火、凉血止血、化瘀止咳等作用,其中以水塔、火塔药使用较多,如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半枝连等。
2.1.2傣医胃癌单验方药物频次分析43个傣医治疗肺癌单验方,共涉及103种药物,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药物为傣百解(24次)、白花蛇舌草(17次)、姜黄(17次)、莪术(11次)、甲珠粉(10次)、美登木(7次)、石斛(6次)、百样解(6次)、蒲公英(6次)、半枝莲(5次)。其中傣百解最常用,频率达24次。傣医治疗胃癌高频次使用药物多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等作用,其中以水塔、土塔药使用较多,如傣百解、美登木、石斛等。
2.1.3傣医肝癌单验方药物频次分析41个傣医治疗肺癌单验方,共涉及97种药物,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药物为姜黄(22次)、白花蛇舌草(21次)、莪术(19次)、傣百解(17次)、百样解(8次)、通光藤(7次)、甲珠粉(7次)、美登木(7次)、旱莲草(6次)、半枝莲(6次)。其中姜黄最常用,频率达22次。傣医治疗肝癌高频次使用药物多具有顺气行滞、软坚散结、活血止痛作用,其中以风塔、土塔药使用较多,如通光藤、旱莲草、半枝莲等。
2.1.4傣医肠癌单验方药物频次分析29个傣医治疗肠癌单验方,共涉及73种药物,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药物为傣百解(17次)、白花蛇舌草(16次)、姜黄(13次)、莪术(8次)、甲珠粉(7次)、大黄藤(7次)、石斛(6次)、美登木(6次)、十大功劳(5次)、重楼(5次)。其中傣百解最常用,频率达17次。傣医治疗肠癌高频次使用药物多具有调补四塔、活血止痛等作用,其中以风塔、土塔药使用较多,如姜黄、大黄藤、重楼等。
2.1.5傣医鼻咽癌单验方药物频次分析23个傣医治疗鼻咽癌单验方,共涉及80种药物,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药物为白花蛇舌草(12次)、傣百解(9次)、蒲公英(8次)、半枝莲(7次)、甲珠粉(6次)、重楼(6次)、藤茶(4次)、傣百部(3次)、天花粉(3次)、百样解(3次)。其中白花蛇舌草最常用,频率达12次。傣医治疗鼻炎癌高频次使用药物多具有清火解毒、消痈散结等作用,其中以风塔、火塔药使用较多。如傣百解、藤茶、天花粉。
2.1.6傣医乳腺癌单验方药物频次分析19个傣医治疗乳腺癌单验方,共涉及48种药物,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药物为蒲公英(9次)、白花蛇舌草(8次)、甲珠粉(6次)、重楼(6次)、姜黄(6次)、莪术(5次)、傣百解(4次)、半枝莲(4次)、芒硝(3次)、藤茶(3次)。其中蒲公英最常用,频率达9次。傣医治疗乳腺癌高频次使用药物多具有通气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其中以火塔、水塔药使用较多。如甲珠粉、芒硝。
2.1.7傣医宫颈癌单验方药物频次分析19个傣医治疗宫颈癌单验方,共涉及76种药物,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药物为大黄藤(6次)、白花蛇舌草(5次)、姜黄(5次)、莪术(4次)、马鞭草(4次)、旱莲草(3次)、车前草(3次)、藤苦参(2次)、椿根皮(2次)、甲珠粉(2次)。其中大黄藤最常用,频率达6次。傣医治疗宫颈癌高频次使用药物多具有清火解毒、化腐生肌、消肿止痛等作用,其中以火塔、水塔、土塔药使用较多。如大黄藤、姜黄、莪术。
2.1.8傣医膀胱癌单验方药物频次分析19个傣医治疗膀胱癌单验方,共涉及46种药物,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药物为白花蛇舌草(14次)、肾茶(13次)、车前草(8次)、半枝莲(8次)、马鞭草(8次)、蒲公英(5次)、倒心盾翅藤(4次)、美登木(4次)、灵芝(3次)、狗响铃(3次)。其中白花蛇舌草最常用,频率达14次。傣医治疗膀胱癌高频次使用药物多具有调补四塔、利尿止痛、凉血止血等作用,其中以火塔、水塔、土塔药使用较多。如肾茶、车前草、狗响铃。
2.1.9傣医食道癌单验方药物频次分析15个单验方,共涉及42种药物,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10的药物为傣百解(9次)、白花蛇舌草(5次)、莪术(3次)、重楼(3次)、姜黄(3次)、十大功劳(2次)、蒲公英(2次)、甲珠粉(2次)、通光藤(2次)、美登木(2次)。其中傣百解最常用,频率达9次。傣医治疗食道癌高频次使用药物多具有活血止痛、消肿散结等作用,其中以风塔、火塔药使用较多。如蒲公英、十大功劳、重楼。
2.2傣医抗肿瘤单验方药物频次统计分析本研究共收集傣医抗肿瘤单验方408个,其中治疗肺癌48个、胃癌43个、肝癌41个、肠癌29个、鼻咽癌23个、乳腺癌19个、宫颈癌19个、膀胱癌18个、食道癌15个、其他肿瘤152个(包括子宫癌、脑瘤、甲状腺癌、卵巢癌、肾癌、白血病、骨肉瘤、舌癌、胆囊癌、胰腺癌、恶性淋巴瘤、阴道癌、恶性葡萄胎)。共涉及279种药物,其中植物药267种;动物药11种,包括穿山甲粉、豪猪毛粉、全蝎、鳖甲、壁虎粉、水蛭、龟板、鳖甲、蟾皮、蝉蜕、犀角;矿物药1种,硫磺。使用频次超过20次的傣药依次为白花蛇舌草(220次)、傣百解(162次)、姜黄(110次)、蒲公英(101次)、甲珠粉(97次)、莪术(90次)、重楼(74次)、半枝莲(69次)、美登木(63次)、通光藤(45次)、百样解(44次)、藤茶(43次)、大黄藤(38次)、金线莲(37次)、甘草(35次)、肾茶(32次)、石斛(31次)、豪猪毛粉(31次)、车前草(30次)、野菊花(28次)、灵芝(26次)、马鞭草(26次)、金钱草(22次)、旱莲草(21次)、十大功劳(20次)、通血香(20次)。见表1。
2.3基于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组方规律分析
2.3.1傣医单验方中用药高频核心组合分析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30,置信度≥0.7,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8条,见表2。核心药物组合关联规则12条,见表3。高频药物之间关联的聚类分析展示如图1所示。
3讨论
从用药频次看,傣医抗肿瘤单验方中最常用的十种药物依次是白花蛇舌草、傣百解、姜黄、蒲公英、甲珠粉、莪术、重楼、半枝莲、美登木、通光藤。白花蛇舌草(牙灵俄),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的全草,性寒,味苦,入风、火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利胆退黄、涩肠止泻的功效。傣百解(雅解先打)为萝藦科南山滕属植物苦绳(Dregea sinensis Hemsl.)的全株,性寒,味苦,入火、风、土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姜黄(毫命)为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flazum Roxb.)的干燥根茎,味苦、微辣,有臭气,性平偏热,入水、土、风塔,具有清火解毒、活血止痛、行气破瘀、止痒的功效。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干燥全草,味苦、甘,寒,入火、土塔,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甲珠粉为鲮鲤科鲮鲤属动物穿山甲(aurita Hodgson)的炮制鳞片的研磨细粉,味咸,性凉,具有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的功效。莪术(晚害闹)为姜科植物莪术(Curcuma aeruginosa Roxb.)的根茎 ,味辣、气芳香、性温,入水、风、火塔,具有清火解毒、敛疮生肌、行气活血、镇心安神的功效。重楼(芽赶庄)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七叶一枝花(Parise polyphylla Smith)的根茎,味微苦、麻,性凉,入土、水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补气调血的功效。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Don)的干燥全草,味辛、苦,性寒,入火、水塔,具有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的功效。美登木(埋叮囊),为卫矛科植物美登木(Maytenus hooderi Loesen)的叶,苦涩,凉,入火、土塔,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通光藤(嘿蒿烘),为萝藦科植物通光藤[Marsdenia tenacissima (Roxb.) Wight et Arn.]的藤茎,味苦,性冷,入水、风塔,具有理气止痛、利水、解毒的功效。
从支持度及置信度来看,傣医抗肿瘤用药高频核心组合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姜黄-莪术”(83次)。“姜黄-莪术”两种药物均有清热解毒,行气活血的作用,两者组合使用增强了清热活血,消肿散结的作用。其他配伍使用频次较高的组合“傣百解-百样解”(36次),两味药是傣医解药。傣医雅解理论认为,解药能解除人体毒素,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肿瘤患者治疗时,先用解药方,解除毒素,再配合其他药物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关联规则置信度最高的是“傣百解,美登木→白花蛇舌草”(置信度0.97),“傣百解,莪术→姜黄”(置信度0.97)。“白花蛇舌草”在傣族民间称为牙灵俄(西傣)、牙蒿旺(德傣)。《中华本草·傣药卷》记载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利胆退黄,涩肠止泻的功效,主治“唉火接”(咳嗽咽痛),“说凤令兰”(口舌生疮),“拢案答勒”(黄疸),“拢牛”(小便热涩疼痛),“兵洞飞暖龙”(疗疮痈疖脓肿),“阻伤”(跌打损伤),“吾多”(蛇咬伤),“农杆农暖”(乳房胀痛),“乃短兵内”(腹部包块)。“美登木”傣族称为埋叮囊(西傣),《中华本草·傣药卷》记载该药具有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乃短兵内”(腹部包块),“答尖改泵喃”(肝硬化腹水),“唉米习特来”(咳嗽痰多),“拢沙龙接火”(咽喉肿痛),“说风令兰”(口舌生疮),“拢匹勒”(产后诸疾)。白花蛇舌草、美登木作为抗肿瘤药物在傣族民间运用广泛。傣医治疗肺、胃、肝脏等部位肿瘤时,先服用解药傣百解(雅解先打)和百样解(文尚海),再搭配美登木(埋丁嚷)30 g、姜黄(毫命)15 g、野山姜(补累)15 g、莪术(晚害闹)30 g、十大功劳(先勒)30 g、白花蛇舌草(芽令哦)30 g,煎汤服用。
4总结
傣医认为,肿瘤多因饮食不节、误食禁忌,或情志抑郁、大病久病、失治误治,导致体内四塔功能失调,热毒内生,形成包块而致。临床表现为不同部位的包块及并发症,治疗多用调补四塔、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的药物,同时配合解药,以“先解后治,同解同治”原则进行治疗。傣药抗肿瘤药物治疗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药物天然、易于患者接受等特点,值得深度挖掘分析。系统挖掘整理傣医防治肿瘤的单验方,研究其用药规律,将为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及防治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
FERLAY J, COLOMBET M, SOERJOMATARAM I,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for the year 2020: an over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21.
[2]蔡红霞, 刘潇霞, 张文彬. 2011-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及GM(1,1)模型预测[J]. 现代肿瘤医学, 2023,31(5):931-936.
[3]王雪雁, 杨柱, 龙奉玺,等. 民族医药防治肿瘤研究进展[J]. 中医杂志, 2018,59(2):3.
[4]张强, 江南, 付婷婷, 等. 云南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保护传承方法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51):3-4.
[5]王吉英, 林艳芳, 波应的. 名老傣医波燕治疗胃癌的经验[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1,17(4):17-17.
(收稿日期:2023-11-21编辑:徐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