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起眼的居民楼里,隐藏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身形消瘦、皮肤惨白,鲜少外出,尽管生活环境艰苦,连睡觉都只能一起打地铺,但又有与普通“打工人”不同的精神状态:每天上课时情绪高涨、气氛活跃,休息时还会一块打牌、唱歌、做游戏。
对于未来,他们绝不“躺平”,而是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不仅能自我“洗脑”,还主动诱骗他人进行“洗脑”——他们被称为“地铺上的英雄”,也就是传销组织。为了让组织发展壮大,传销团伙将目光放在了象牙塔里的学生们,这个群体相比已进入社会工作的人而言更单纯、更易受骗,也更好操控。
那么,大学生是怎样陷入传销组织的?传销组织“驯化”一名大学生需几步?逃离传销窝点有多难?今年5月8日,江西省修水县法院对一起非法传销案作出判决,深刻揭露了大学生被“洗脑”的全过程。
2022年1月初,21岁女大学生小田通过某交友软件认识了网友朱某,两个年轻人因相同的兴趣爱好很快成了好友。因为马上大四,小田为找工作的事情很是苦恼,这时朱某提出,他正在江西的一家公司实习,这份实习工作刚好和小田专业对口,工资也不错,不如来这边试试。
尽管是初次线下见面,但两人相处得很愉快,不仅在商场逛街、吃晚饭,而且在进一步交谈后,朱某还建议小田跟他一块去公司宿舍看看环境。于是二人一起前往位于修水县的一处居民楼。但小田进入所谓的“宿舍”后,立即被限制自由,拿走手机,掐断通信。同时,她身上和行李被搜了个干净,项链、戒指、充电线之类也被放到小房间里锁起来了。在小田被控制住后,几个人告诉她,必须交钱加入这个组织,如果不从就会挨打挨骂。
看着房间里被钉死的窗户、贴上的遮光纸,以及咄咄逼人的年轻人,小田这才醒悟——自己被骗进传销窝点了。
2022年6月3日端午节前后,小田爸爸通过微信发来她爷爷躺在病床上的视频,留言让她快点回家看看。两个“管理者”控制她看完后,小田不断哀求“放我回去,让我去看看我爷爷,我害怕是最后一面”。但组织的人没有同意,还给小田“洗脑”,即一边打骂,一边安排人来安慰,并假装是她的知心人一样说话。
为了少挨点打骂,小田表面上开始迎合他们,假装认真地听他们说话,并积极表现自己,比如在窝点里面和成员聊天,主动去搞卫生、做饭。
2023年1月,爷爷过世的消息传来,小田忍不住失声痛哭,传销组织勉强同意她回老家。但就算回家了,小田也不敢报警。因为一进窝点传销组织就要求他们把家人信息、家庭住址、电话等写下,并威胁他们以后敢泄露信息的话就会对他们及家人打击报复,所以他们即使被放出去了也很害怕,不敢报警。
直到一个大学生被要求用手机在网上聊天骗人进窝点,趁别人不注意,就发了一个定位给网友,告诉对方自己被传销组织控制,网友就报警了。由此,一个遍布江西多地的传销组织浮出水面。
这是一个以何某为首的非法传销组织,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以介绍工作或网恋奔现为由,将被害人骗入传销窝点,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采取封锁门窗控制人身自由、洗脑、威胁、殴打等方式,引诱、胁迫被害人以每份2800元的价格购买实为虚拟产品的“天狗生物发展有限公司”的养生产品和化妆品,被害人购买产品后即被认为加入该非法传销组织。
与小田一样,许多年轻人甚至大学生都因网恋奔现或找工作陷入传销窝点。在网友报警后,警方根据定位一栋栋楼搜查过去,发现了几个可疑人员。
当警方在一座毫不起眼的居民楼顶层强行打开房间门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不大的两居室阴暗潮湿,异常难闻,打地铺住了六七个年轻人。为了防止新来的人逃跑,窗户用木条钉死并贴上遮光纸,从外部看不到任何里面的情况。因为长期门窗封死,房间阴暗潮湿,且食物没有营养,大多数人身形消瘦,身上手上都长了疥疮和湿疹,皮肤惨白,状如“吸血鬼”,不成人样。
在意识到进入传销窝点后,他们不是没有想过逃跑,但传销组织总有各种手段来对付,比如,强行给男性被害人安排男性进行“打飞机”等隐私活动,以打破被害人心理防线,更好控制被害人。
为了防止新人逃跑,传销组织每天晚上还会“数星星”:每天都有人在客厅守夜,不能睡觉,防止新人逃跑或产生过激行为。
对一个普通大学生来说,从被骗进传销窝点到突破心理防线后“驯化”成功,需要几天呢?
答案是5天,这是每个新人来之后都要经历的“5天流程”。
第一天,新人进入窝点后被搜身、控制,窝点里有人负责“唱黑脸”,有人负责“唱红脸”。“唱黑脸”的会安排两个成员去夹着新人睡觉,和新人聊天,打探新人的心理动态,还要时刻注意新人,不能让新人逃跑或者做出一些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数星星”的人则在客厅守夜。
第二天,“数星星”的人会先把早饭做好,然后把大家叫醒起床洗漱,都洗漱完了以后,就会通知主任起床,在男寝门口站成两排,列队欢迎主任。有人会向主任介绍新人,主任会跟新人聊一下,问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之类的。等主任洗漱完,大家就会聊天、做游戏、吃早饭。之后,“唱黑脸”的安排好上课的人和主持的人给新人授课,主要是讲“父母的苦与难”“期望与回报”等话题,意思就是要赚到钱去孝顺父母。上课一小时左右,主要是与新人拉近关系,让其放松戒备心理。
第三天,上课后会有人去“踩”新人,比如通过他之前分享的工作经历、家庭环境以及在窝点里的为人处世之类的情况,专门找新人挑刺,大声地去辱骂、恐吓、震慑甚至殴打新人,让新人觉得面子上很过不去。同时解答“投资一份产品,每个月赚11.9万元,投资多少份产品,最后每个月就会有多少个11.9万元”“投资一份产品,每个月赚11.9万元现不现实”等问题。下午或晚上,会举办“欢迎主任回家”的仪式,有3个人去给主任端茶、递洗脸水、擦鞋,一般都是做给新人看的,让新人知道在这个组织里面只有爬到高层才有好的待遇。
第四天,叫“感染”日,这天没有早饭吃,起床比较晚。之后继续给新人上课,告诉新人这不是犯法的事,边诱惑边安慰。中午会吃得好一点,平时都是吃萝卜土豆,这天会有猪肉、鸭肉或者鸡肉之类的菜,让新人产生感激的心理,更容易屈服。饭后,有人会给新人播某短视频平台上的“地铺上的英雄”(传销组织自称“地铺上的英雄”,这个视频展示了传销组织成员的生活状态,他们最后都获得了“成功”,“赚到了钱”),以及组织成员出去玩、发工资数钱的视频。
第五天,新人屈服后,主任就会跟新人说“没有什么事情是无本万利的,至少要一本万利”,意思就是为了让新人出钱投资,会问新人有多少存款,一般情况下新人至少要投资存款的一半。如果新人没有存款的话,就会让新人去找朋友借,告诉新人如果想要加入“天狗”,最少需要购买一套产品。随后,大主任会问:“我听说今天有喜事,是谁有喜事啊?”这个时候,新人就会说自己要交钱加入这个组织,然后签一张“天狗入职表”单子,上面要写新人的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还要写上“我自愿加入天狗”。
这个传销组织实行严格的“五级制”管理模式,自下而上包括业务员(又叫老板)、业务代表(又叫撑家)、业务主任、业务经理、高级经理,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数量或销售的产品、取得一定的层级作为计算报酬和返利依据。
一般一套两到三居室的房屋被称为一个“家”,在每个“家”人手不多的情况下,因其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驯化”手法,并没有出现有人反抗脱逃的情形。
在窝点里实行“以上级领导为大”的制度,不管领导说什么都是对的,领导安排的事不能拖拉、不能慢。比如“主任”是窝点里的中层领导,下边的业务员见到主任要问好,无论是哪个主任回来,都要进行“欢迎主任回家”的环节。主任的起居由业务员负责,例如主任在的时候业务员会帮他们擦鞋、拿水杯、倒洗脸水、洗衣服、盛饭等等;主任每天早上起床和回家的时候,其他人要在客厅内排成两队等主任出来,并给主任九十度弯腰鞠躬、问好;吃饭的时候得到主任“请坐”的命令后其他人才能坐下,吃完饭以后主任的碗要最先洗掉(只有主任有专用的碗,其他人的碗都是混用的),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必须在一碗饭上面插两根筷子,寓意着“成功大道”。
在传销窝点里,员工每天不仅要玩游戏、唱歌、打牌,营造活跃的气氛,如果谁死气沉沉的话会被辱骂;还要学行业里的知识,也就是教员工怎么去对付新人,比如熟悉跟新人聊的一些话题,如关于理想、梦想的故事,让他们对组织的行业产生积极的心态。
员工之间严格执行“互助”制度:洗漱要帮着挤牙膏、准备杯子,洗脸要互相帮着拿毛巾,喝水互相帮着倒,洗脚也是要互相帮着洗,这些事情都不能自己做;洗漱好以后要沿着房间过道站好,两个人互相问好说“昨天晚上睡好了吗,早上好”。
另外,传销组织里不允许“办公室恋情”,男女之间不能谈恋爱;不能消极,如果身体不舒服(比如身体上长了湿疹,痒不能挠)、精神压抑不能在脸上表现出来,不能让其他老板和领导看到自己的消极情绪。
传销组织里有三项关键制度:“四大杀手”“三要”“三宝”。四大杀手是指:自私、消极、感情萌芽、金钱借贷,只要触犯了这四点,不论是什么级别都会被行业、公司抛弃。“自私”和“消极”就是字面意思,“感情萌芽”则是杜绝窝点里边的男性和女性产生感情,“金钱借贷”则是杜绝窝点之间的老板有经济纠纷,等等。三要:分别是点头、微笑、赞美,就是与其他人员接触需要多点头、多微笑、多赞美。三宝:分别是“对”“是”“好”,就是别人说话的时候多用“对”“是”“好”迎合一下别人。
在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驯化”手法下,这群“地铺上的英雄”表面上过着平静、规律的生活,但因为生活环境和伙食极差,大多数人身体消瘦,还长了疥疮和湿疹,同时被逼迫着向亲戚朋友借钱,心理状态已几近崩溃。
2023年1月至4月,该传销组织位于江西省内的多个窝点均被查获。至案发时,该传销组织发展的总人数已达160余人。在被警方解救后,许多被骗进来的年轻人终于走出窝点见到了阳光,有的惶恐不已,有的痛哭流涕。
因案情重大、复杂,在案件立案侦查之后,修水县检察院就依法介入了该案。
一方面,修水县检察院迅速根据公安机关邀请成立办案组,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立案侦查之初,查获的涉案人员就有30多人。这些涉案人员是否全部构成犯罪?如何查明成员间的上下级关系? 为确保取证工作符合指控犯罪需要,检察机关先后多次与侦查人员会商案情,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均获采纳。
另一方面,对于案件中强制猥亵等犯罪手段,检察院主动引导公安深挖犯罪并监督立案。2023年12月,该案移送审查起诉。办案检察官在形成1000多页的审查报告基础上,重点围绕网络传销团伙组织架构,精准地厘清了每名犯罪嫌疑人的地位作用。
经修水县检察院审查查明: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以被告人何某等人为首的非法传销人员在江西多地设立多个传销窝点,开展非法传销活动,组成了层级分明、组织严密、制度严格的非法传销组织。该传销组织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分别实施了一系列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应当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另外,被告人何某等32人采取长期关押的手段,非法拘禁他人、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应当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何某等13人聚众强制猥亵他人,应当以强制猥亵罪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何某等以暴力、胁迫方法抢劫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应当以抢劫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4年3月26日,该案召开了庭前会议,并于3月27日至28日连续两日开庭审理。庭审中,作为组织者、领导者的何某却始终否认其最高领导者的身份,试图逃避过法律的制裁。办案检察官通过庭审讯问、条理清晰的列举证据,准确有力地反驳了被告人的辩解和辩护人的意见,向法庭在场人员清晰呈现出案件脉络。
本着教育挽救的原则,办案检察官在提出量刑建议时基于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考虑和区分了被告人的不同情况,综合考虑参与时间长短、参与程度、认罪态度等多方面因素,对涉案的主犯提出从重的量刑建议,对其余被告人提出从轻的量刑建议。
在庭审中,办案检察官当庭对32名被告人进行了训诫:“希望你们能直面错误、正视所犯罪行,从中吸取教训、认罪服法;也真诚地希望你们接受改造后重新回归社会,堂堂正正做人。”最后陈述时,绝大部分被告人均表示认罪悔罪,后悔自己不该助纣为虐,给众多被害人及其家庭带来了痛苦。
5月8日,被告人何某因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非法拘禁罪,强制猥亵罪,抢劫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罚金35万元。其余被告人均获刑。
“为了让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们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修水县检察院组织干警走进周边院校,开展‘检护民生’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普法宣传帮助学生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规避就业法律风险。”办案检察官介绍。
针对毕业生提出的关于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就业过程中发生纠纷的救济途径等相关法律问题,检察官结合现实中发生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讲解了找工作可能遇到的招聘陷阱及法律救济途径。同时,检察官结合“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向相关招聘企业宣传劳动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公益诉讼等相关法律知识。
办案检察官还提醒,当前正值求职就业黄金期,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借机挖“坑”设“陷”,“非法传销”“付费内推”“有偿就业”“实习生套娃”等乱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权益。“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以购买商品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传销属于违法行为。在求职中,要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树立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如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第一时间保留证据,立即拨打12333电话或前往人社部门投诉举报。如遇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伤害,立即拨打110电话向公安部门报警。
“临近毕业,大量大学生、职校毕业生将会踏入社会,这类年轻人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社会经验和维权意识,往往忽视身边的法律风险。修水县检察院没有就案办案,而是积极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采取一系列举措为毕业生们保驾护航,让我真切感受到检察机关为人民司法的温度。”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九江鑫城纺织有限公司挡车工熊晓梅表示,希望检察机关围绕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求职陷阱、劳务纠纷、法律风险等,有针对性开展好普法宣传工作,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法律服务,引导他们擦亮眼睛,远离“高薪陷阱”和不法侵害,强化维权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就业权益。
“另外,检察机关还要不断完善办案机制,综合运用‘四大检察’职能,加大办案力度,加强类案监督,让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们在求职就业、休息休假、劳动安全、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充分保障。”熊晓梅说。(文中涉案公司、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