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赭山脚下,镜湖之畔,坐落着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安徽师范大学。步入校园,沿着山路向上,穿过绿树花径,一座古朴素雅的建筑出现在眼前,这里便是在辛亥革命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的皖江中学堂。
皖江中学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根据史料记载,它的前身是安徽芜湖创办的最早书院——中江书院。1903年,几经变动的中江书院迁至现址,易名为皖江中学堂,开创芜湖官办近代初等教育之先河。
这里曾是安徽辛亥革命的重要据点。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严复曾担任过皖江中学堂的监督(校长),陈独秀、陶成章、章士钊、柏文蔚、苏曼殊等先驱都曾在这里教书,进行革命宣传,在中国革命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深远影响。
这里也是安徽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先锋。刘希平、高语罕、董亦湘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在这里宣传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培养革命青年的重要阵地。五四运动后,恽代英曾多次到这里演讲,宣传革命思想。这里培养出李克农、蒋光慈、阿英、曹渊等革命志士。
2019年,皖江中学堂被确定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没有谁能逃过岁月的痕迹,皖江中学堂也不例外。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时光的蹉跎,皖江中学堂一度成为一座年久失修、随时可能倒塌的危房,与我们今日看到的干干7f8afe60a9653bfeb174d0480a2c3f32净净的白墙灰瓦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样的变化,缘于两份检察建议书。
2020年9月,安徽省芜湖市检察院接到皖江中学堂旧址保护不力的线索,并将此线索交由芜湖市镜湖区检察院办理。
“由于年久失修,皖江中学堂的墙体已经开裂,部分横梁也已腐蚀,房顶还有渗漏,房屋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接到线索后,镜湖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汤恒明随即前往皖江中学堂旧址进行现场调查。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皖江中学堂的安全隐患没有人发现吗?
“我们走访了市、区两级文物保护部门,也与产权单位安徽师范大学进行了座谈,得知安徽师范大学在2017年已经编制了皖江中学堂的修缮方案,但因资金问题一直没有启动。”汤恒明告诉记者,经调查核实后,镜湖区检察院依法向市、区文物保护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履行文物保护职责,督促产权单位及时进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保护好文物。
记者了解到,收到检察建议后,市、区文物保护部门主动与检察机关对接,商讨皖江中学堂的整改措施,并将该处旧址修缮工作纳入“芜湖百年历史建筑复活计划”中。
其间,芜湖市检察机关与文物保护部门多次到学校沟通,建议尽快开启修缮工作。针对学校提出的修缮资金不足问题,检察机关也与文物保护部门多方协调,争取省、市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60万元。
2020年10月下旬,按照“修旧如旧,不改变原状”原则,安徽师范大学正式启动修缮工作。2022年4月,修缮工作全部完成,皖江中学堂的面貌焕然一新。
皖江中学堂虽焕然一新,检察监督的脚步却未就此停下。“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能仅仅让文物‘活下来’,还要努力让文物‘活起来’。”汤恒明说,修缮工作完成后,镜湖区检察院与安徽师范大学多次沟通,并建议把文物利用、保护好,发挥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
2023年11月29日,镜湖区检察院再次就皖江中学堂的保护利用问题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安徽师范大学进一步加强对皖江中学堂旧址的管理,充分挖掘文物历史价值,传承革命精神力量。
安徽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明确表示将加强皖江中学堂的革命历史研究,并将在此建立“安徽教育博物馆”列入工作计划,使厚重的历史文化得以活化、传播、弘扬。
站在皖江中学堂的屋檐下,看着阳光透过绿叶,投下一道道柔和的光线,我们禁不住试问:以后,会有更多人来这里吗?
会的,他们会在这里读懂一所学堂的红色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