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

2024-09-19 00:00:00王锦壕
小读者之友 2024年8期

家乡的风俗,是每个人心中独特的记忆。

在我的家乡大余,有一种家喻户晓的美食——烫皮。相传,大余烫皮是唐末战乱时汤氏一族的发明。汤氏一族多为北方人,迁居南方后,许多人水土不服,不适应南方的饮食习惯。后来,汤氏族人中有一位精通医术的长者发现,用大余山上的黄端木制成碱性灰水,再将灰水浸泡过的大米磨成米浆,把米浆放入圆形簸箕中摇匀,蒸熟后划成四块揭出,形状如同面皮,味道鲜美,很适合北方人的口味,这便是美味的大余烫皮。

每逢周日,妈妈都会带我们去最正宗的烫皮店,品尝一碗大余烫皮。走进店里,点好餐后,只见做烫皮的师傅熟练地舀起一勺米浆,摊在圆形簸箕内,迅速摇匀后放入蒸锅。不到五分钟,四条烫皮就制作完成了。师傅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一般。不一会儿,我们点的几锅烫皮就全部做好了。我夹起一条,轻轻咬上一口,酸豆角那酸爽的味道在口中绽放,再蘸上特制酱料,咬上第二口,美味的烫皮与酸豆角的味道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口中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狂欢舞会。

逢年过节,奶奶还会亲自制作烫皮。她会配上辣椒干、大蒜头,用石磨磨出米浆,蒸熟晒干后制成烫皮骨,然后用砂子炒制。原本小小的烫皮骨,在奶奶的巧手下,如同变魔术般变成了一张又大又脆的烫皮。闲暇时吃上两片,“嘎嘣脆”,令人回味无穷!

如今,大余烫皮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客家小吃,先后获得“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特金奖”“中国地域十大名小吃”等殊荣。它不仅是我们大余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还走向了大江南北,成为大余美食的名片。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我的家乡,品尝这道地道的美食!

点评

文章内容丰富、具体,详细地描述了烫皮的制作过程和独特风味,展示了其作为客家小吃的特色和地位。文章体现了对家乡美食文化的传承,表达了小作者对家乡美食的喜爱和对家乡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