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施EAP计划

2024-09-19 00:00:00韩通极王广超赵同梅
心理与健康 2024年9期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作为城阳区规模最大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一直牢固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人本理念,紧贴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心理负荷重的实际,深入探索实施员工帮助计划(EAP)建立“员工关爱”工作机制,提升员工身心健康素养,培育积极向上的幸福心态,全面营造“和谐之家 ”的家园文化,大力加强“磁性医院”建设,医务人员稳心尽职、爱岗敬业,医疗服务既有品质又有温度,人民群众诊疗更安全、就诊更便利、沟通更有效、体验更舒适,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呈现节节攀升。

深化认识,确保党和国家的要求落地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二十大报告,都有关于加强心理健康的工作要求,明确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21年4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维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加强医务人员心理干预和疏导,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平台和精神卫生、心理健康及社会工作服务资源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评估,及时采取心理援助措施,疏解医务人员心理压力,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

医院党委通过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事关医务人员幸福安康,影响着医院和谐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是改善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医院协调发展、加快“磁性医院”构建的一项源头性工作。他们对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家庭情况、身体状态、心理需求等6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发现,随着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以及抗疫、救灾突发任务越来越多,导致医务人员压力越来越大,加之医患关系紧张,致使一些人时常身心疲惫、价值感丧失,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对履职尽责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要求,结合调研发现的现实问题,他们从2022年开始,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职工关爱工作,在全市医院系统率先实施EAP计划,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预防或减少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科学规划,有序推进职工心理健康服务

本着“稳妥、有效、渐进”的原则,城阳区人民医院党委按照“一年抓科普、两年建队伍、三年见实效”的思路,制定了EAP项目的三年工作规划。

第一年,在全院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EAP减压室、心理咨询室等场所,普及心理学知识,让全院人员了解心理学、接纳心理学,享受心理服务带来的愉悦和温暖。

第二年,采取个人申请、理论考核、组织评议、党委审定的办法,从全院遴选25名心理健康工作骨干,进行系统培训,打牢人才队伍基础。组织32 名行政职能科室中层干部参加心理建设专题培训,帮助大家认清EAP工作重要作用,带头缓解工作压力,提高管理能力,提升工作效益。对全院80 余名护理工作骨干开展心理赋能培训,引导大家创新护理思路、强化职业信心、激发工作动力、提升工作绩效。

第三年,全面总结拓展前两年有效工作,让全院医务人员切身感受到心理学在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上的功能,使大家真正熟知心理学、用好心理学,做到有了心理困扰就像身体患病找医生一样,自觉找心理专业人士解决,真正让心理学服务大家、健康大家。

精准关怀,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竭力为医务人员办实事、解难题。持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在医务人员面临岗位调整、职务晋升、家庭变故等重大问题出现较大心理波动时,严格坚持“十必谈、五必访”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切实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在医务人员生病或家人去世承受痛苦时,医院领导会及时带工会和职能科室负责人前去慰问。

在医务人员结婚或生育等幸福时刻,医院领导也会第一时间送上慰问品和祝福语。先后组织成立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艺术舞蹈团、瑜伽、书画摄影、文学读书社和合唱团等10 个社团,定期组织活动和比赛,丰富文化生活,愉悦职工身心。定期邀请全国知名健康专家,面对面为医务人员提供身体和心理疾病咨询,目前已邀请10多名专家、服务30多次,大家反映良好。

创新实践,不断规范心理服务方法路子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结合EAP项目进程,边丰富,边完善,逐步摸索总结出医院开展EAP服务的方法路子,为持续搞好全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打牢基础。

● 定好“一个方案”。就是科学制定“EAP年度工作方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到上海、杭州等国内较早开展医院EAP服务的城市学习,吸收借鉴成功经验;邀请中国EAP协会客户专委会主任檀培芳等专家对医院EAP骨干进行培训,系统传授开展医务人员心理服务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同时结合项目开展,广泛调研不同医务群体的服务需求,全面找准服务重点,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方案。

● 用好“两个模式”。针对医院科室点多、线长、面广,医务人员需求多样、值班工作强度大、服务组织难度大等现实问题,对“线上线下”服务科学规范。线下是通过专项服务进科室、体验训练进基地相结合,深入开展心理测评、心理培训、团体辅导和体验训练等“共同课目”。线上主要是通过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开通心理帮扶在线和开办“空中课堂”等办法,全方位帮助医务人员及其家人巩固心理资本、释放心理压力。

● 配强“三支队伍”。为推动心理服务项目落地,医院与心理健康服务专业机构一道组建三支队伍。一是外聘指导及支持专家队伍。由全国知名的心理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整个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筹划和专业技术工作。二是院内心理工作骨干队伍。主要负责当好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员”、压力和情绪管理“辅导员”、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员”、一般性心理问题“处置员”。三是心理专业服务队伍。主要由专业服务团队中的心理咨询师、沙盘师、社会工作师组成,全面负责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心理检测、个案、小组、团体活动等工作。针对不同需求,对症下药,切实帮助大家从心理困扰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