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老爷子学生时代就喜欢收藏,后来参加了革命,爱好也就收藏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做过很多部门的领导,却没人知道他这方面的爱好。其实有机会他也会去淘宝,当然都是些不值钱的小玩意,他不敢声张,怕有人送上门来。
离休后老爷子爱好公开了,现在不怕人送上门了,也没人送了。
老爷子离休已十多年。很多干部退下来后,寂寞无聊。老爷子有爱好,有乐趣,每天去古玩市场,就像上下班一样,按时去按时回。有回儿子回家,见他口里说着:“晚了晚了。”就往外走。儿子问:“啥晚了?”母亲说:“去古玩市场。”儿子乐的不行。
市场里很多人都认识老爷子。他常年穿一件褪色的中山装,儿女给买的新衣服,都不爱穿。大家都叫他中山装老干部。
老爷子淘的宝贝都是便宜的。有人说:“当官还这么不舍得花钱?”他说:“哪有官,都是工作,拿工资吃饭。”周围人说:“老干部就是老干部!”有人劝他:“见着好的宝贝就花大价买下来,也能升值。”他拍拍口袋:“家属不给钱。”众人皆笑他外面当家,家里不当家。
老爷子有个最喜欢的宝贝,花二十块钱买的。那是颗蜜黄色的猫眼石,镶嵌在一个鹅卵石样的紫檀木上。宝石纯净水润,弧面中央有条亮带,随光闪烁,灵动流转,像极了猫的眼睛。老爷子一眼就看中了,买下来,拿给人看,都说是假的,二十元也就是檀木的钱。
博雅轩古玩珠宝店老板跟老爷子最熟,老爷子常到他店里坐坐。老板拿放大镜看过后道:“真猫眼是一条亮带,你这个像是两条,显然是玻璃纤维合成的。这种蜜黄色的猫眼石最贵重,也叫金绿猫眼。要是真的,别说二十元,二十万您也买不来。”
老板又说:“不过这假造的跟真的似的。也许我看不准,有个朋友是珠宝行家,有机会叫他给鉴定一下,说不定真叫您老淘了个大宝贝。”
老爷子笑道:“就是玩,喜欢就行。”
老爷子整天把宝贝拿手里,大家都知道老爷子的这件宝贝。
这天老爷子去市场,老远的博雅轩老板就站店门口招呼他:“有人等你。”
老爷子进到店里,见是个年轻人,感觉面熟却从没见过。年轻人从凳子上站起来:“听说您老有个猫眼石,能否让我看看?”
猫眼石就拿老爷子手上,他递给年轻人,年轻人看了,问:“能卖给我吗?”
玩收藏都有买有卖,老爷子也是,不过这宝贝他还没玩够。
老爷子抱歉道不想卖。
一旁老板说:“价钱合适也可以卖嘛。”又问年轻人,“你想多少钱买?”
“听说老爷子二十元买的,我出两千。”
年轻人的出价叫两人吃一惊。老板心话,这小子出这么高价,难道是真的?那可就赚大了,可看他不像个懂行的,也许有钱不在乎。
虽然价钱高,老爷子依然没答应。
老板劝说:“卖了还可以买嘛,只要有眼光……”
在老板的劝说下,老爷子虽有不舍,想两千元能淘不少宝贝,可以买几件早就看中没舍得买的物件,便同意了。他嫌价钱太高,想少要点,谁知年轻人说两千就两千,老板说:“双方情愿,买卖成交。”
没想两天后年轻人又来了。在博雅轩等到老爷子,说猫眼石叫人看了,是假的,不想要了。老板说:“这咋行,买卖你自愿的,哪能反悔?”老爷子忙道:“没关系,本来也没想卖,钱还在这里。”拿出钱给年轻人,拿回猫眼石。
年轻人走后,老板说老爷子,您也太好说话了,至少要扣他一百元反悔金。
老爷子一点不遗憾,相反喜欢的东西又回来了,还很高兴。可没玩两天感觉不对劲了,这猫眼石不是自己原来的,毕竟天天把玩的东西,每个纹路都熟悉。
老爷子去找老板,老板看了也说:“是的,记得原来的是两条光带,这件是一条,而且又细又窄。”说完若有所思,突然道:“这个猫眼倒像是真的了!”
老板拿放大镜,把猫眼又仔细看了一遍:“这是真宝石,不是你原来那颗。”
到底是咋回事?两人都糊涂了。一旁人说:“这不可能吧,找人鉴定一下。”
老板道:“我那个朋友过一两天要来,来了叫他看看。”
行家朋友来了,猫眼石是真的确凿无疑,价值在两百万以上。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半晌老爷子说:“不行,我得还给人家。”
可哪里去找那个年轻人。
这事传遍了整个市场,老爷子叫大家帮着找那年轻人,一定要把东西还给他。
可年轻人像是蒸发了一样,再没露过面。
“这像是有意以真换假的……”
“老爷子当官这么多年,肯定是对人做了好事,这是来报恩的……”
人们议论纷纷,叫老爷子想想,过去都帮过谁?
老爷子摇摇头:“都是工作。”
现在,这颗猫眼石就收藏在本市博物馆,是老爷子儿子捐献的,儿子也是一家单位的领导。老爷子临终前告诉儿子,有个冤案是他力主平反的。当时冤案的责任人还在位,阻力不是一般的大,后来那家人数次送礼都被他拒绝。他家有亲戚是海外富商,儿子移民海外投奔亲戚成了大收藏家,还给国家捐献过流失海外的国宝。那个换猫眼的年轻人可能是那家孙子,难怪眼熟,像他爷爷。老爷子叫儿子想法把宝石还给人家,儿子无法完成老爷子的心愿,便捐给博物馆。
虽然这不是文物,但参观者会领悟其中的价值。
若干年后,两位海外客商,像是父子俩,站在博物馆猫眼石的展台前,静默良久,双手合十……
(题图/叶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