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是汉语言文学所独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我国文学艺术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华民俗文化中的瑰宝。文人雅士常称其为楹联、楹帖;平民百姓则大多叫它对联、对子。北宋张唐英在《蜀梼杌》说:“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人大多数据此认为楹联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的这副对子。经宋、元等朝代的发展,到明、清时期,楹联已十分兴盛,应用也比较广泛了。成了雅俗共赏、妙趣横生,深受文人雅士和广大百姓喜爱的一种民俗文化艺术形式。特别是楹联文化艺术广泛进入名胜古迹和风景区之后,不仅丰富了景观内容效果,而且也极大地提升了名胜古迹和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成了镶嵌在华夏大地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光禄古镇建镇较早,这里历史非常悠久,人杰地灵、文化荟萃,历代都有名人辈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仅留下许多文物古迹、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创造出了大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而且历代许多的文人学士都对这里的景区景点进行过题咏,创作并留下过不少的楹联作品,其中还不乏对仗工整、文辞华美、意境深邃的优秀精品佳联。成了古镇文化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现择其部分作品散叙如下:
“回型街”入口石牌坊联:
名邦古镇再逢盛世九州乐;
丝路咽喉历尽沧桑八景秀。
韩先成先生题书,镌刻于古镇南关入口处石牌坊上。韩先成为原云南省建设厅总规划师,中国建筑艺术文化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会员,云南楹联学会会员。对城镇村落规划布局、景区设计、风水学等多有研究。有多篇论文刊发于《云南城市规划》等刊物,全省许多景点景区都曾留有过他的楹联和黑迹。此联为本世纪之初古镇开发早期建设石牌坊时所题。上联讲的是光禄古镇建镇较早,公元前109年(汉元封二年)就在此设弄栋县,为云南最早设县的地区之一;隋朝时设弄栋总管府,唐代改设姚州都督府,南诏时设弄栋节度,元代置姚安路,明清改称姚州府、姚州,民国以后成为建制镇。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都是滇中地区重要的名邦重镇。如今欣逢盛世,再次对古镇进行开发建设,发展旅游,造福百姓,群众十分高兴满意,九州欢乐庆贺的事;这里的“九州”应该是指地处滇中的“三姚”地区或者姚安县域,并不是传统文化中常说华夏九州的那个“九州”。下联讲的是这里在历史上不仅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咽喉节点,而且还有“佛寺寻春、凤岫雪梨、小桥新柳、佛院探幽、高陀夕照、镜淜夜月、登瀛晚眺、西来赏桂”等八景,史称“光禄八景”。这些景点在历尽沧桑之后,通过开发建设将会变得更加秀美。
维风亭联:
多让景前贤佳话相传如训里;
丰功待来哲盛名须副光禄乡。
这是一副乡风教化联,清代邑人马驷良先生题。马驷良,光禄镇北关人。字星五,聪颖旷达,喜诗词酬唱,擅长音律。咸同兵燹后,因参与平定滇中叛乱有功,授二品花翎,升浙江宁绍台(宁波府、绍兴府、台州府)兵备道,筹海防,御法人入侵。庚子八国联军入京,马驷良办团自卫。晚年归里后重建光禄凤岫书院,兴办教育,并创女学,倡授英文,造福桑梓。尚诗文,善书法,为姚安近代名人。维风亭是光禄镇内百姓休闲和教化乡风的一个亭子。原址在北光(关)现光禄小学旁,已毁废。修建维风亭的目的就是要维系和传扬优良乡风。这副楹联讲的是,建维风亭的目的就是要维护和弘扬良好的乡风,要利用这一场所,多多颂扬本地先哲前贤们的优良品行和业绩,用他们的事迹佳话教育乡里和后辈。后人们将来不管建立多大功业都要与光禄乡这个文明乡邦的名称相符,对得起这个名字。
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正门入口联:
扼三川文治武功政通人和;
抚四境经韬伟略德润民安。
姚安路军民总管府也称“高让公故里”,是古代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虽整体保存完好,但已显破败。在光禄古镇开发建设过程中,将其列为重点修缮项目进行了整体修缮,工程告竣后,为丰富其文化内涵,展现其昔日风采,组织当代文化人所创作一批楹联,该联就是其中之一。作者为邑人饶云华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姚安县委党校校长,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荷城文艺》主编等职。有《梅葛歌王》《毕摩往事》等著作文集行世。在古代,姚安是从四川成都出发到西昌,过金沙江后沿蜻蛉河南行到达姚安,再转向西南到祥云云南驿后出大理,然后再走向印度和缅甸等东南亚地区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地理位置十分险要,素有“三川之门户、南中之锁钥”之说。而且姚安光禄高氏家族作为南诏和大理国的重臣,又是姚安的世袭土司,长期依托这里险要的地理位置,统治这一地区长达近千年。这副楹联将两者联系起来,用一个“扼”字和一个“抚”字,形象地将此地的险要和高氏家族文治武功经略此地,及在高氏家族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德润民安的情境展现了出来。
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大堂联:
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大堂中,共有三副楹联,具体是:
笔端皆民命,一挥莫负苍生托;
头上有青天,万事全凭方寸心。
功德载山岳,喜见桑麻敷乐土;
怀抱观古今,且将衽席起苍生。
六韬文武在胸中,从容坐镇;
万里勋名出帐下,慷慨偕行。
这三副楹联也是姚安路军民总管府修缮工程竣工时,在征集楹联过程中,曹晓宏先生受当地之邀为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恢复原貌而创作撰写的。曹晓宏,著名语言文化学专家,楚雄师范学院教授,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时任楚雄师范学院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学院院长,《楚雄师范学院学报》主编,滇中国学院院长等职。公开出版了《新编实用现代汉语》《砚池诗笺》《砚池诗笺续钞》《中国传统文化指要》《汉语言审美表现论》《新编大学语文》《地方民族历史文化及语言文献论丛》《汉语言文字审美应用丛书》《高奣映集校注》《康熙武定府志校注》《康熙镇南州志校注》《咸丰镇南州志校注》《光绪镇南州志略校注》《民国镇南县志校注》等多部著作(述),在国家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三副楹联描写的都是姚安路军民总管府作为古代“三姚”地区最大的行政机关、统辖大片领土的府衙重地,在治理地方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创造的辉煌。阅读这些楹联,仿佛又让你回到了过去的岁月,看到了这里文韬武略研究战事、动员士卒万里远征,批阅文稿、处理政务,升堂判案、明辨是非,心系百姓、细话桑麻等繁忙场景。
忠爱坊联:
据载,忠爱坊有正面联和背面联。
正面联为:
忠孝两全名父子;安危共济古君臣。
世笃忠贞光前史;边域勋名启后昆。
背面联:
故阙已沉沧海月;孤坊犹存镜湖春。
绍述箕裘十六才子;馨香俎豆亿万斯年。
两联的作者都是清代的刘芾。关于刘芾,史料中记载不多,只是在民国《姚安县志》人物志选举表第三中说:“云南优级师范毕业,奖给师范科举人,加中书衔。”光禄忠爱坊建筑早已毁废,其具体位置在史料中也鲜有记载。但从背面联中的“孤坊犹存镜湖春”来推断,大致位置应在光禄南关外塔脚一带。因为古代的镜淜湖就在南关外面的高陀山麓九街村前。光禄高氏家族自蜀汉时期始祖高定(有专家学者认为是蜀汉时期越夷帅高定元,亦有认为是高翔的,在此不论)随武侯入滇落藉姚安,并世居光禄,开始世袭之职后,一直有忠君爱国的情结和传统。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当时的大理国皇帝段正明沉迷武功,不愿当皇帝,出家当了和尚。时任大理国清平官的高升泰接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和国人拥立做了皇帝,史称“富有圣德表正皇帝”,改大理国号为“大中”,称“大中国”。高升泰即位两年后便卧病在床,临死前下诏把儿子高泰明叫到床前说:“我之立国,因段氏微弱,国人推我,不得已而为此,我死,必还旧物,尔后人勿效尤也。”于是高泰明遵循父亲遗志,扶段氏子正淳复国,号曰后理国。段氏复兴,泰明仍续辅政,封翊圣公。以后,高氏子孙一直为段氏臣。至三十九世祖高泰祥时,职为段氏相国。为此,高升泰也被后人尊称为“高让公”,光禄也被称为“高让公故里”。明万历中期,缅甸贵族侵犯云南边境,蚕食我国领土。姚安土知府同知高金宸率军队参与抗击有功,朝廷赐四品服。时任姚安府知府的李贽还专门撰写了《贺世袭高金宸膺奖序》向其祝贺。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清军三路大军进攻云南。第二年,永历帝离开昆明向西逃往缅甸。高泰翟作为南明小朝廷永历帝新册封的光禄少卿及太仆寺正卿。带着夫人木氏和儿子高奣映一道随从护送撤退。到腾冲后,亲属子弟以世职等原因“追留之”。高泰翟只得带着家人返回姚安,但坚决“义不仕清”。将世袭土府同知之世职交给了年幼的儿子高奣映,“以印绶及子奣映副亲属”后,就到大姚昙华山大觉寺师从无往禅师出家当和尚去了。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高奣映承袭了姚安土知府同知世职。四川米易、会理发生地方暴乱时,他积极参与平叛。因参与平叛有功,擢升提刑,分巡川东,并得授布政司参政道一职。同年11月21日,吴三桂又在昆明发动“三藩叛乱”。高奣映再次参与了平定吴三桂之乱后,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回到姚安。因看不惯朝廷的黑暗和吴三桂之流嚣张跋扈,尔虞我诈,出尔反尔,欺压各族百姓,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势力不惜背叛朝廷、出卖主子,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等丑恶行径。37岁时便仿效父亲高泰翟和外曾祖丽江土司木增,将土司职位交予儿子高映厚后,便归隐结嶙山去了,自号结嶙山叟。正面联所讲述的就是高泰翟和高奣映父子这段忠心侍主,忠孝兼顾和永历帝高与泰翟君臣之间安危共济的事。而背面联中的“箕裘”源自《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后人多用来比喻祖先的事业;“俎豆”典出《论语·卫灵公》和《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指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大致意思就是世事沧桑,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故阙已沉没于岁月的沧海之中,只有忠爱坊孤傲地耸立在镜淜湖畔,但高氏家族人才辈出,忠君爱国的业绩和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祭祀与追忆。
高氏宗祠联:
岁月沧桑,世事变迁。高氏宗祠几经变化,目前留传下来的宗祠楹联主要有四副。
宗祠大门联:
亘古亘今门第;
全忠全孝人家。
宗祠大殿门联:
渤海家声全忠全孝;
庐陵德泽乃文乃武。
宗祠大殿内柱联:
溯汉唐宋元明清五十四代边域功勋昭埀六诏;
自将相王公候伯二千余年礼乐阀阅冠冕三姚。
宗祠大殿内柱联:
九爽七公八宰相;
三王一帝五封侯。
光禄高氏家族的家庙原为至德寺,也就是高氏宗祠。这些楹联原来应该是悬挂于至德寺的。后毁。1936年,高氏后人高复亨从江西省太和县知县的任上卸任回乡后,在原高氏土衙旧址上建起了“法式”建筑高雪君祠。后该建筑被列为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禄古镇开发建设中,结合姚安路军民总管府修缮项目的实施,又在其旁的高雪君祠后重新建设了高氏宗祠。相应的楹联也一并移至了新建的高氏宗祠悬挂。留传下来的这四副楹联中,前三副的作者已经失名,没能记录下来。讲的都是姚安高氏原籍为江西庐陵井冈乡,自始祖高定落藉边疆姚安并世居光禄后,历经了汉、唐、宋、元、明、清诸朝发展,直至清代中叶“改土归流”土司制度终结时,连续世袭土司之职长达五十四代,800余年。成了文武兼备,全忠全孝,名冠“三姚”的第一大户人的史实。第四副“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一帝五封侯。”的作者为清末至民国年间的光禄邑人赵鹤清先生。赵鹤清(1865—1954)字松泉,别号瘦仙,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曾担任过他郎厅(今墨江县)长官、澜沧县县长、盐丰县白盐井场知事等职。诗词、书画、篆刻和园林盆景艺术皆精。有昆明崇文印书馆于民国初年石印出版的《滇南名胜图》行世。昆明大观园假山“彩云崖”就是他的园艺作品。在昆明西山、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昆明市市长庾恩锡的私宅瘐家花园以及姚安等多处都留存有他的楹联、墨迹和园艺作品。此联原出于他的古体长诗(杂言)《光禄山怀古》中,是全诗中最经典的两句。后人将其裁出,单独作为楹联使用。联中的“一帝”指的是高升泰曾在位大理国皇帝两年一事;“爽”是南诏大理国的一种官署名,是朝廷之下大约类似于现在“部委”一级的行政长官;分为劝爽、宗爽、万爽、慈爽、引爽、幕爽、罚爽,厥爽、禾爽九类,掌管不同行业;“公”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皇帝加封、赐予拥有最高爵位官员的称号。有平国公、明国公,让国公、兴国公、政国公、袭兴国公、中国公等。“宰相”也称清平官,是皇帝身边辅佐朝政的最高行政长官;“王”是分封各地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大约相当于现在“省”一级。“侯”是仅次于“公”的一种封号,是皇帝加封、赐予地方上有一定爵位官员的称号。一些人在读此联时,经常喜欢到史籍和族谱记载中去查找联中所描述的对应人物。其实,高氏家族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受封的“爽”“公”“宰相”“王”和“侯”等大大小小的各级官员是很多的。楹联中提到的“一帝”当然是实指,就是高升泰做过两年皇帝的史实;而“九爽”“七公”“八宰相”“三王”和“五封侯”则应该是根据诗词对仗和格律需要而艺术化的虚指。大可不必对号入座,硬要追询个水落石出来。因为,诗词和楹联受字数、格律、对仗等的严格要求限制。特别是楹联被称为诗词中艺术中的皇冠,最浓缩凝练的艺术,在短短几个字当中,是不可能将高氏家族几百年间涌现的所有杰出人物全部囊括进去的,只能做高度概括和总结。即便这样,这副楹联也非常形象艺术地将高氏家族的辉煌业绩和所创造的政治传奇作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龙华寺山门联:
佛生极乐世;
山辟大唐年。
民国时期由人龙撰书。由人龙(1877—1944年),字栋水,又字瑞熙,清季姚州诸生也。姚安由氏人,早年从学于乡贤甘叔贤先生,后东渡日本求学。肆业振武学校,再入早稻田大学法科。1911年毕业回国。辛亥革命爆发后与堂弟由犹龙一起从师长黎天才任参谋,攻克南京后移师援鄂,为孙中山领导的民主各命做出过贡献。蔡锷督滇时任督府军法处长。蔡锷离任,唐继尧回滇任都督,由人龙继续留任唐继尧滇军法务课长,后任云南省盐运使、保山县知事等职。筑淜堰,设中学。护国运动后,升任腾越道尹,坐镇岩疆,力争外交主权,详考国防边界,勒为专书。倡修滇缅公路,主修潞江、蒙化铁桥,授二等嘉禾,三等文虎勋章。1923年任广通、易门、禄丰、安宁、罗茨五县团务监督。并捐资创设姚安平民织布工厂等。晚年归里,迨任县参议会议长。时值抗战时期,协修滇缅铁路西段工程,全力投入兵役、工役、征实、运输诸务,力主禁烟。协助其兄由云龙编纂《姚安县志》。著作有《民治主义与政治常识》等,《蛮爱会案国防日记》被《续编清代稿钞本》收录。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它位于中国的西方。佛教的根本教义是教人弃恶从善,不断修炼自己,死后进入西天极乐世界,也就是佛祖诞生的地方。由人龙的这副楹联既点明了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西天极乐世界)的事实,又阐明了龙华寺创建开山于大唐年间的历史。
龙华寺山门背面联:
到此方知官是梦;
前生安见我非僧。
横额是:通幽处。
这是一副影响比较广泛的精品楹联。清末民国时期赵子骍先生撰书。赵子骍是光禄邑人,曾任滇军范石生部的军医和军需官,善隶书。读此联,很容易使人想起明代诗人杨慎的那首著名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赵子骍先生的联和著名大诗人杨慎的词虽然文体不同,但思想内涵非常相近,两者之间达到了一种异曲同工的效果。上联“到此方知官是梦”不仅包含了对龙华寺这清幽之地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写出了官场险恶,明争暗斗,入世混官就像做梦一样,是非成败转头便空。做官只是人生旅途之中的一个梦而已;紧接着与下联“前生安见我非僧”一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作者想出世生活,退隐山林的思想和愿望。
龙华寺鼓楼联:
天鼓鸣时众仙拱;
法雷震处鬼神惊。
横额是:法雷大震。
作者已失名。佛教寺院中有晨钟暮鼓用以报时之说,即早晨先击钟,以鼓应之;晚上先击鼓,以钟应之。此副楹联想象十分丰富,形象地表现了龙华寺佛法无边的思想。击鼓报时之时,众仙都会来拱卫,法雷响起之时,鬼神都会惊惧害怕。同时,联语虽然未对寺院景色进行直接白描,但读此联时一幅晨钟暮鼓中的深山古寺形象已经浮现在眼前,既有景又有情,既安静又有声。真是不着一字,尽得精彩,十分精妙。
龙华寺菩提女立像联:
灭国痛流离,视元段兴亡,帝业侯封成泡影;
出家全孝义,参法王得度,名山佛子铸金身。
横额是:果正菩提。
清代邑人马驷良先生题。这副楹联讲述的是一段历史故事。菩提女是宋代大理国相国高泰祥之女。据传说,菩提女出生后三日,昼夜啼哭,家人用尽一切办法也哄不住。正万般无奈的时候,一位得道高僧从天而降,接过小孩抱在怀中,女孩立即停止了哭泣,并露出天真活泼的笑容,随后高僧赠高泰祥九粒菩提籽便消失了。从此以后,一旦菩提籽不在身边,这女孩轻则烦躁不安哭闹不止,重则病痛缠身气虚体弱,家人只好把菩提籽时刻带在她身上。元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的二十万大军攻破大理城,相国高泰祥赶回姚安召集兵马,未及回师,被元军擒住,劝其降元,不答应,被执回大理斩于五华楼下,高泰祥的九子一女及夫人段氏也四散奔逃,改名换姓流落他乡,逃亡时约定二月八相聚。菩提女排行老七,逃至光禄卧佛庵剃度出家,以青灯古佛为伴,祈祷国家安定、生民离苦、家人团聚。为让兄弟家人终得团圆,菩提女把自己的命根子——九粒菩提籽种到庵后的空地上,若菩提籽都能破土发芽,则终有团圆的一天。结果,九粒菩提籽均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当菩提树结籽时,菩提女遵照佛祖在梦中的指引,自己留一粒,其余的转赠他人。随着菩提籽源源不断地向四面八方传播,几年后,散居各地的九个兄弟都先后得到了菩提籽,并且,得到菩提籽的当晚,无一例外地都梦见了他们的妹妹——菩提女。他们知道,这是菩提女在呼唤兄弟们团聚。于是,九兄弟和他们的母亲段氏不约而同于当年的二月八回到了光禄,一家人终于团聚。菩提女了却了心愿,修成正果,当天晚上即坐化成佛。元世祖忽必烈念其一门忠烈,封高泰祥之子高琼为中奉大夫,元天历元年(1328年),升姚州为姚安路,封高长寿为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总管,并封资政大夫。为了彰显妹妹无量的功德,已经为官的高琼、高长寿率众兄弟和当地百姓一起为妹妹塑金身像供奉于寺中,称菩提女。因活佛示现,民间从此把卧佛庵改称为活佛寺。而二月八的龙华会也成了民间传统节日。马驷良先生的这副楹联,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龙华寺正殿联:
龙华寺的正殿内有三副楹联,具体是:
天半舞寒云,佛住山林传此日;
地高留古雪,僧开栋宇自唐年。
僧自何来,到此歇脚息肩归去竟呼天王送;
梁飞哪里,是处悬崖绝壁人工不及地灵移。
法身本自清凉,观楼头山色,枕上溪声,不信红尘飞得到;
妙理何须言说,对篱外黄花,帘前碧草,分明祖意默相关。
分别为高奣映、马驷良和李恪题。高奣映,字雪君,别号问米居士,云南姚安光禄人。中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是集儒、释、道于一身,在理学、佛学、文学、历史等多方面均有较高建树的一代少数民族大儒。由云龙先生所编撰的民国《姚安县志》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王船山和颜元等清初中国最著名的思想家五氏并列。一生著述有《金刚慧解》《太极明辨》《鸡足山志》《滇鉴》《迪孙》《妙香国草》等八十余种。李恪的具体情况不详。第一副高奣映所题联既描述了龙华寺所处的光木山峰耸林密,山顶不时有寒云飘舞,积雪留存的自然景观,也道出了开山建寺的时间。第二副马驷良所题的楹联讲的是关于龙华寺的寺名起源两个传说故事。一是说初建寺时,原来选寺址在凤岫山顶,石脚、屋架都已经准备就绪,等到竖柱上梁这一天的黎明,喜梁突然不知去向,经多方寻找,在光木山树林中找到,就是现在的地点,喜梁横跨于两棵大树上,不是人力所能及,众僧揣测,这是佛祖示意建寺于此,所以命名为活佛寺。二是据由云龙先生所撰,现存于寺内的《重修龙华山活佛寺碑记》中所述:相传创始时,有行脚僧从鸡足山来到这里,主持留他居住了几年。在一个除夕,他向主持辞行,请求派一人帮拿行李下山。主持指着殿里的天王像随口打趣说:“除夕大家都很忙,众僧都没有时间,你能请得动就让他送你。”没想到,那个僧人竟说“好”。大年初一早晨,大家起来一看,天王像其中的一座竟然不在了,行脚僧人也不见了。过了几天,有人来报说,距寺十里外的西普关山上,出现一座天王像。他们前去一看,发现就是寺里消失的天王像。所以,就在那里立了庙。原来行脚僧是活佛,于是寺名也由此得来。第三副李恪所题联把佛理禅机与自然景观描述有机结合,写得惟妙惟肖。自古名山僧占多,法身本自清凉,佛教寺院大多地处名山大川的清凉世界。龙华寺也一样,这里可观楼头山色,在枕上就可听到寺旁饮光石箐和“漱芳泉”里潺潺的溪水声,是一个红尘俗事来不到的地方;妙理是不须言说的,这里有篱外的黄花,帘前的碧草,分明是佛祖意愿中认可默许的佛家宝地。
龙华寺观音殿、方丈室、贮云楼和小花园的楹联分别是:
无我无人观自在;
非空非色见如来。
品是西方无量佛;
寿同南极老人仙。
松风水月;
仙露明珠。
不作风波于世上;
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四副楹联的作者均已失名。观音殿联“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充分体现了观世音菩萨的经典中“无我无人”的境界和只有五蕴皆空,才可以度一切苦厄众生的思想;方丈室联“品是西方无量佛;寿同南极老人仙。”则是对寺院方丈主持人品佛法的称赞和长寿的祝愿,比较贴切;贮云楼联“松风水月;仙露明珠。”属写景联,非常形象逼真;小花园联“不作风波于世上;别有天地非人间。”则体现了一种出世的思想,只要离开你争我夺的人间俗世,来到佛家胜境,就别有一番天地。
龙华寺过厅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当代人赵国樑书,胡正祥刻。此联是为最常见的楹联,全国许多寺宇供奉弥勒佛像的地方都有此联。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龙华寺在重塑弥勒佛像时被当代人抄了拿来此处使用。联虽是好联,但不是本地文人自己的原创作品。
三丰祠联:
凤岫出甘泉,泉上为楼,于此间多少佳趣;
龙华寻古寺,寺旁有庙,看前面遥对妙峰。
清代马驷良先生题。龙华寺和三丰祠所在的山属广木山麓的凤岫山,山脚的三丰祠旁出着甘泉,称“漱芳泉”,传说道教名士张三丰曾在此修炼三年,曾把甘泉变成美酒,留下了不少传说轶趣。上联说的就是这件事。龙华寺始建于唐天祐年间(公元906年),是滇中地区开建最早的寺院;对面的大姚妙峰山有德云寺,为明代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云南著名高僧、被称为水目山第五祖的彻庸大师所创建,是佛教禅宗中的临济宗在滇中地区的主要法场,也是重要的佛教圣地。下联描写的是龙华古寺和寺旁有三丰祠,正好与佛教圣地大姚妙峰山遥遥相对,将三者巧妙联系在一起,既写实又写虚,很是形象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