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明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中华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使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了新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出发,再次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为文艺工作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自己感悟很深,收获颇多。笔者认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对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传承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每位文艺工作者都应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指导好自己在所从事的艺术领域内不断深耕,不断创作出精品力作。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本文着重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好我国传统优秀绘画艺术谈点体会。
一、绘画是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在发展中不断传承创新的艺术
绘画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绘画不仅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智慧和思想的传承方式,华夏先民用绘画来记述和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视觉形象传递重要的思想信息,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和思想体系。把画作为一种信仰与文化传承的载体,正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所在。
时至今日,如何运用手中画笔,创作出具有中国优秀文化内涵的时代精品?如何守正创新,用绘画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如何用绘画坚守文化自信,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是所有绘画者都应该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去创作的问题。
二、以画为媒,彰显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绘画中彰显中国文化精神,就要立足国情,紧随时代,围绕着中国精神、中国境界和中国气派展开研究、探索和创造。首先,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汲取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认同和审美体验,以绘画为媒介,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创作过程中准确把握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抓住典型事例,塑造典型形象,以绘画为载体,描绘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标识,展现当代中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实践、生活变迁和精神风貌,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让观众能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同时在作品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元素,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以及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神特质,以绘画为依托,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追求,提高观众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认知水平。其次,观察生活,捕捉时代脉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彰显和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精神,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精神。如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特区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反映当今时代精神的优秀创作题材。如脱贫攻坚、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共同抗疫等主题作品,都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奉献、智慧和勇气。关注社会现实,从中汲取灵感,用画笔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心声;用作品提炼和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将个人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融合起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培育和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化。再次,运用扎实的绘画功底,展现艺术魅力。彰显中国文化精神,难点在文化认知、胸中丘壑,重点在精湛的技法、意境的表达。绘画者只有能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绘画技能,能熟练运用多种材质、多种艺术语言和元素,能将各项内容生动地呈现在画面上,能准确地向人们传达出内在的情感、思想和意境,才能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产生共鸣,引发思考。当然,也可以跨界融合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如数字绘画、虚拟现实等,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展现独特的艺术魅力。
总之,绘画者运用手中的画笔彰显中国文化精神,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敏锐的观察力、精湛的绘画技法以及传递情感的能力。才能将中国文化精神以独特而生动的方式呈现给人民,呈现给世界,才能让更多的人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
三、以画培元,提升审美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这为美术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鼓励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以画培元,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审美素养。作为文艺创作者,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发展绘画艺术事业,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绘画要与时代同行,反映人民心声,应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进行理论创新。把绘画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宏大历史进程中去认识和把握,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实现美术创作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绘画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他们的劳动艰辛、关心他们的急难愁盼、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多彩生活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才能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为创作有筋骨、有温度的时代精品打下深厚基础。同时,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
第三是要积极推动艺术教育和普及。艺术教育融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人格教育等于一体,潜移默化地影响人、陶冶人,促进身心和谐统一和健康发展。除了学校教育,绘画者可以通过艺术讲座、工作坊等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技巧和艺术见解,激发人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可以举办个人或团体艺术展览,向公众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可以在展览中设置导览、讲解等环节,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可以组织艺术比赛、艺术节等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来。可以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艺术培训、指导或合作开展社区艺术项目。例如,在社区中心、图书馆等地举办绘画课程、手工制作工作坊等,让不同年龄段和背景的人都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艺术。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个人网站或艺术教育平台分享艺术知识、创作过程、技巧演示等内容,扩大艺术教育的受众范围。可以制作视频教程、图文并茂的文章或直播等,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和水平的艺术教材、绘画指南或艺术故事书等,为艺术教育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参与艺术公益项目,为贫困地区、弱势群体或特殊教育机构提供艺术教育支持,让更多人受益于艺术的启发和熏陶。可以联合其他画家、艺术教育工作者等共同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更强大的艺术教育推广力量。
第四是作为艺术家要追求德艺双馨。绘画者在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等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以科学理论指导艺术创作,筑牢思想根基,坚守艺术理想,提升道德修养。绘画者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需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承前辈艺术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抵制庸俗风气影响,胸怀祖国、崇德尚艺,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自身留清名、为世人弘美德、为历史存正气。
总之,提升公众审美素养,推进文化自信,需要整个美术界以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绘画者一定要把自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不断汲取时代养分,不断让中华文化艺术焕发新的光彩。
四、担负历史责任、以画塑魂,赓续中华文脉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相结合,决定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方向。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同时,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牢牢守住马克思主义之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华历史文化土壤和群众基础之中,并充满生命活力和思想伟力。在建设中华民族8FNlppPYqGWv3BqZWyQ5Bg==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具体要求,主动担负起赓续中华文脉的历史责任。创作过程中要在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和马克思主义魂脉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以创新的方式呈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富内涵。以创新创造激活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赓续中华文脉,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笔者认为,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第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以画塑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是要秉持开放包容的艺术思想。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绘画者应具有广阔的视野,积极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创作中,既坚持自身文明传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巩固文化主体性,又吸收其他文化的有益元素,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着创新发展。守正,即守住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绘画者要主动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和特殊魅力,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充分汲取其中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创新,意味着要创造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不能满足于提供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而要把中华文明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绘画者要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续写当代华章。
第四融入当今伟大时代、火热生活、绘就时代精品。笔墨当随时代,时代精品应具备精深的思想,精湛的技艺,深刻的内涵,文化的传承,时代的反映等特质。创作时代精品绘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艺术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深厚的艺术功底、独特的创造力以及对时代的深刻理解和关怀,从中国艺术精神出发,将自身理想追求、时代气象与笔墨语言结合起来,才能开创艺术新境。绘就时代精品画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时代风貌,提升公众审美,还在于促进美术事业发展,推动艺术创新和传承。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绘画者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用画笔描绘时代,用心灵画像,用精品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