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海新村纪事

2024-09-19 00:00陈杰
荷城文艺 2024年3期

一夜的雨,浇灭了夏日炎炎的气焰,暑气熏蒸的村庄渐渐有了一丝凉意。道路两旁,香樟树、榕树、灌木丛、三角梅、玫瑰、草丛……经过雨水的洗礼,显得更加青翠了,一片盎然生机。田野中庄稼叶子上残留的水珠,还在滴滴答答地顺着叶脉轻轻滑落,好似轻弹的旋律回旋在耳际。不知名的野花与绿化带交织,宛如一幅秀丽的画卷。

前些日子,我又到了一年多没去过的表叔家——草海村。表叔是我姨奶奶家的儿子,乳名叫海龙,家住大姚县昙华乡一个边远的山区昙华村,靠山而居。外婆和他母亲是姊妹,我称呼他为表叔。

不一会儿,车在公路旁一座土红色的牌坊前停了下来。

抬头望去,“两县十三乡镇搬迁草海同颂党的富民政策好,九族四十四姓共建草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一副醒目的对联映入眼帘。这是我的故乡——姚安县光禄镇草海村,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一个缩影。

高大的牌坊伫立在熟悉的丁字路口,孤苦伶仃的,仿佛已经站立了很久。是的,随着岁月流逝,风雨侵蚀,原本显眼的色彩已经有些泛白,斑斑点点的夹杂其中。记忆深处,十六年前我第一次去表叔家时,它就站在那里。不管我走多远,只要来表叔家,这座牌坊依旧不露声色地目送或者迎接。它的背后,是一条坚硬宽敞的水泥路,连接着表叔家易地搬迁安置的村庄。

◇一

时光退回19年前,也就是2003年,姚安县和大姚县先后发生了地震,两个县的13个乡镇64个边远贫困村因灾受损严重,加之受灾地点位于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基于这种实际情况,政府建立了易地搬迁恢复重建安置点——草海村。全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486户2040人,草海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92名党员。村里居住着彝族、汉族、苗族、壮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等9个民族,44个姓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8.3%,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多民族和睦相处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落。所以草海村又称草海彝村。

这也是草海彝村牌坊上那副对联的由来。

◇二

当灾难来临时,满怀幸福的憧憬只是梦中绚烂的海市蜃楼,转瞬即逝。

地震灾害发生后,我和外婆去看望姨奶奶,一路上,建设多年的美好家园变成了残垣断瓦,再也听不到往日的欢笑声,一个个悲痛伤感面容,一双双茫然的眼神里写满了惊恐和哀戚。天地之间,愁云惨淡。

随着时间的推移,灾后恢复统建安置点工作也在顺利进行……

“孩子他爹,你说我们从山区搬到坝区,会不会被欺负啊?会不会没有吃的呢?我们还是不搬了吧。”姨奶奶和姨姥爷在家商量着说。

“我们的搬迁安置点在姚安坝子,那里平畴广川、土壤肥沃,气候温和、资源禀赋,素有“滇中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住房有保障,基础设施好。大家不要担心,搬下去吃住不愁的。”

这个说起话来掷地有声的人叫杨有光,是当时昙华乡昙华村委会书记、主任。他正在表叔家中做群众易地搬迁思想工作。

“杨书记,我们在山里生活了一辈子,搬下去坝子里生产生活也不习惯,家里经济收入来源就是外出务工和养点牛羊猪鸡,也没多少钱,现在村里也没人愿意搬出去,我们家心里也没底,也再想想啊,先等等看看吧。”姨姥爷说道。

杨有光顿时愁眉不展地说:“灾后的住房不安全,交通也不方便,你们还是再考虑一下搬下去吧。”连续几天以来,杨有光挨家挨户做群众的易地搬迁思想工作都以失败而告终,群众都不愿意搬。

◇三

漆黑的夜色笼罩着寂静的村庄,那么静谧,静得有些怕人。杨有光回到家中,夜已深了。他进行简单的洗漱后,就休息了。然而,过了好久,他始终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翻起来点了一支香烟,大口大口地抽了起来。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这几天入户走访到群众家中做易地搬迁思想工作的画面。他一边抽烟,一边分析着群众不愿意搬迁的原因,想到一条就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下来……

月夜西走,村子里传来一阵阵鸡鸣声,狗吠声。杨有光抬头向窗外望去,才发觉天又快亮了。近段时间以来的群众工作,让他束手无策,彻夜难眠。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写下了每家每户的情况。他前思后想地想了几夜,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自己带头作表率搬迁,发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搬迁。

思路方法有了,行动落实就要快速跟上。

夜再长,天终究还是亮了。杨有光进行简单的洗漱后,迈着轻快的步伐大步向群众家走去。

转眼间,就走到了表叔家。

“我作为村委会书记,带头先搬下去。”海龙,你家搬嘛?姨姥爷听到杨书记的声音,从屋里走了出来。表叔赶紧掏了一支烟递给他。随后说道:“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发挥带头作用,书记你都带头搬,我们家也没什么顾虑的,跟着书记你家搬下去。”这时,姨姥爷和姨奶奶也异口同声地说,书记都搬了,也没什么好怕的啦,我们也搬。

一刹那间,杨有光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意……

接下来,杨有光叫上表叔,从党员示范户开始,一家一家地做群众易地搬迁思想工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跟着书记搬迁的消息在全村一传十、十传百很快的四散传开。几天下来,党员示范户几乎家家同意搬迁,群众易地搬迁思想工作取得了新进展。通过党员示范带动,不断做群众思想工作,宣讲相关政策,两个月后,大多数村民都愿意搬迁到重建安置点。

◇四

搬迁入住后出现了很多问题,杨有光始终没有停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脚步。

2004年,重建安置点先后搬来了姚安和大姚两个县,搬迁户分布在13个乡镇,姚安县搬来了100户,大姚县搬来了350户,450户组成了一个村委会——草海村委会。

来到新的地方后,成立了搬迁安置户临时村两委,杨有光被光禄镇党委政府任命为村两委副书记,后来担任草海村委会书记、主任。其他的村干部由搬迁下来的人员组成。搬迁入住后面临许多困难。由于450户人大多数都是从边远山区搬迁出来的,坝子里搬来的几乎没有,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生活在一起。所以当时存在各个地方的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生产生活条件不同,语言也不同等问题。导致刚开始的时候,一个村和一个村不说话,无法相互沟通。跳左脚舞也是姚安搬来的在一起跳,大姚搬来的在一起跳,各玩各的,各吃各的,一个不认识一个,开展工作十分困难。

杨有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团结才能发展、团结才会幸福。只有把9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齐心合力才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带着这个想法,杨有光回到办公室,把搬迁群众的花名册拿来仔细翻看了全村9个民族44个姓氏的居住分布情况,立足多民族杂居实际,梳理出了以“强组织、保稳定、促发展、共富裕、美家园”为导向的工作思路,和同事们一起,研究探索实践出“1+4+9”(即1个党总支带领4个党支部,4个党支部联系9个民族代表开展工作)的“党建+民族团结”社会治理新模式,最后成功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农村社会治理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共促双赢的新路子。

有了这个思路,杨有光把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党员群众从全村推选出9个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群众认可的民族代表,并由9个民族代表为成员组成村民议事小组,在民族团结议事厅开展议事会商,各族群众诉求渠道畅通无阻,全村的“大事小情”及时得到有效解决,切实提高了为民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广泛支持和信任。

一段时间下来,村组之间相互交往,群众之间你来我往,全村在一起跳左脚舞,相互交流、其乐融融的场景随处可见,到处都有喜颜欢笑声。共同描绘出一幅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画卷。

后来,草海彝村先后获得“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五

“海龙,赶紧开现场学习会去啰!”和煦的春风掠过面颊,每到撒秧苗、栽秧时节,杨有光都要组织全村人开现场观摩学习会,拿出一两亩田地出来教群众撒秧苗、栽秧。表叔家也不例外。由于一些搬迁群众所在的地方,以前从来没种过水稻,也没种过烤烟,都是种洋芋、荞子、玉米、青稞这些农作物,搬到安置点自然而然也不会种植水稻、烤烟,所以每到种植时节,都要组织学习,教了以后大家才会种植。春耕生产举步维艰。

刚搬下来的时候一穷二白,当时我记得就是昙华一家拉着来两头牛,石羊一家拉着来两个毛驴和骡子,其他多数都是拉着一车柴,一点米,一点铺盖就搬来了。其他别的都没有。杨有光回忆起当时搬迁下来的情景心酸地说道:“这么大的一个村委会才有两三个牛,一两头毛驴骡子。”

果不其然,每s2t7BZtCeM12P/qDMUxB5nLXrR/MBZVrsAZJizsDHTc=人除了分到六分多的基本田地以外,就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加之群众才搬下来不久,观念落后,也不敢外出打工,只能在老家和搬迁安置点来回谋生,来回跑多了,大家都觉得麻烦,然后就搬回去了。到了第三年,全村已经搬回去的安置户有79户,表叔家也跟着同村人搬回去了。后来表叔跟我说:“草海彝村地方是平坦,粮食也好种,但是除了务工也就没得哪样经济收入来源了,苦不着钱,搬下来了也在不住。”这时,我才知道表叔家搬下来才3年又返回去老家的原因。

在表叔老家昙华村,地广人稀,山多林密。每家开挖的田地都有几十亩,每年种核桃就有一些收入来源。尤其到了六七月份,伴随着一阵阵电闪雷鸣、一场场滂沱大雨过后,茂密的山林里,各种菌子如雨后春笋般地钻出地面。每到这个时节,找菌子成为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经济收入来源之一。所以不管杨有光怎么劝说,一些搬迁群众还是要回到山里。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杨有光心里,老百姓最亲,人民利益最重。他深知,搬下来的地方如果没有发展,没有经济收入就会留不住人。只有一个地方发展好了,根基就稳了,搬迁群众也就不会想着走了。要让搬迁群众“留得住、有发展、能致富”,必须把经济搞上去。

带着这个想法,杨有光就和村委会的同事商量,怎样才能带领群众找到适合草海彝村的经济发展之路。最后,以杨有光为首,第一年带着村委会几个同事种烤烟,家里劳动力少的就少种几亩,那年村委会几个人总共种了60多亩烤烟,可惜运气不好,那年雨水太多,烤烟被水淹了,大家都没赚到钱。第二年换了发展思路,杨有光决定动员大家种菜,自己种了30亩西芹和20亩青花,一年到头,各种费用扣除后也没苦到什么钱。

时间一晃而过,到了第三年,杨有光看到许多外省人来姚安种植西瓜。他似乎看到了赚钱的商机一样,欣喜若狂地跑回村子里,动员村干部种植西瓜,由于前两年种菜和种烤烟都没有赚到钱,大家也不敢贸然行事,都不愿意种西瓜了。

无奈之下,杨有光只好一个人种。此时,杨有光的媳妇极力反对,也不赞同他种西瓜。因为这两年多来,为了给群众找到一条致富路,杨有光已经把家里攒下的2万多块钱几乎全部花完了。加上对种西瓜的技术要求一无所知。为此,两口子时常发生争吵。三年不到,2万多块钱就没了,杨有光心里也是十分着急和愧疚。然而,杨有光心中有谱:“只要能为群众找到致富路子,带动大家发展致富,自己亏点钱也不算什么。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是他最开心、最盼望的事。”

最后,杨有光还是种了20亩西瓜,也就挣到了2万块钱,自己没赚到多少,还苦的慌。

◇六

寒来暑往,岁月匆匆。一转眼到了2012年。

此时正值农忙时节,收割机的声音响彻耳际,田地里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整个姚安坝子被涂抹上金黄的色彩,田野遍地硕果累累,好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清风徐来,成熟粮果的芳香微微充斥鼻尖,给人带来了收获的希望和春华秋实的喜悦。

田地里,各种农作物的秸秆堆积如山。傍晚时分,农民伯伯燃烧秸秆的场景随处可见。远远望去,好似烈火燃烧,金光万丈,将天际映得通红,犹如一道道美丽壮观的晚霞。

看到燃烧的秸秆,杨有光瞬间陷入了沉思。坝子里的秸秆咋会就这样烧了呢?既污染大气环境,又浪费资源。在我们老家,麦秆、豆秆、稻草等农作物的秸秆废弃物家家户户都是要留着喂牛喂羊,比洋芋还要值钱呢,烧了岂不是太可惜了。杨有光心里嘀咕着。

如果把这些秸秆废弃物变废为宝,用来发展养殖,既解决了牛羊吃的饲草料问题,又为群众找到了一条发展产业致富门路。只要有经济收入来源,搬迁群众肯定在得住。杨有光心里盘算着自己的想法。

回到村上后,杨有光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说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草海彝村的搬迁群众大部分来自高寒山区,生产生活习惯和劳动技能与坝区全然不同,严重制约了该村产业发展。针对这一困境,村“两委”班子主动谋划,大胆尝试,以“村民均来自山区都养过牛羊”这一共同点为突破口,打破发展瓶颈,充分利用草海彝村丰富的牧草资源,瞄准肉牛产业争地矛盾小、养殖难度小、产业链条长、消费需求大、废物利用潜力足的优势,积极引领、鼓励、支持村民发展肉牛养殖,不仅拓宽了群众收入渠道,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且为“一村一品”示范村、肉牛产业专业村,探索产业发展致富的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杨有光不仅自己养牛,还发动了10户村组干部群众一起来养牛。

表叔就是被杨有光带进门的。但大家都面临一个困难,就是缺乏资金。

这时候,碰巧遇到了光禄古镇旅游开发建设,草海彝村分到了500亩水田种植荷花。落实了工作经费。杨有光把钱拿来补助给10户村组干部群众去养牛,每户补助7000元买了牛,一年下来,养牛的这10户人家都赚到了钱,多的四五万,少的两三万,表叔家也赚到了草海彝村的“第一桶金”,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欢笑。

养牛赚钱的消息很快在村子里四散开来,一下就带动了全村的村民,家家户户都买牛养,大大激发了群众发展肉牛养殖的信心。搬回去的村民听说这个消息之后又赶紧搬了下来,他们也找到了挣钱的方法,年轻的就出去打工,60岁以上的就在家一边带孩子,一边喂牛养羊。经济收入渠道也多了起来。

杨有光听说搬回去的群众又搬回来了,嘴上扬起上扬的晴朗,激动地笑着说:“发展致富的门路找对了,群众也就留得下来了啊!”

这时候,当地政府送政策来了,从资金投入、项目建设、金融扶持、销售渠道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推出“乡村振兴金牛贷”和“乡村振兴产业贷”等专项贷款产品,拓宽了肉牛养殖农户和企业融资渠道,为肉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注入了金融“活水”;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资金用于肉牛品种改良、圈舍建设、贷款贴息、母牛增量扩繁等环节扶持,激发了肉牛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且每年开展科学养牛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普及全株玉米青贮、畜厩建设、母牛增量扩繁、肉牛短期育肥等实用配套技术,切实提高劳动者和养牛效益……这一切,给杨有光发展肉牛产业增添了无比的信心,更加坚定了他带动更多群众加入共同富裕行列的决心。

往后的日子里,表叔在房后的空地上建盖了圈舍,养起了肉牛。“从前一直养水牛、黄牛,品种不好,收益低,周期长。村干部了解情况后,动员表叔养殖肉牛,开始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我有些犹豫,后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多次到家里给我技术指导,还帮我申请贷款解决了资金难题,给我吃了颗‘定心丸’。虽然前期投入有点大,但正常运转后收入很可观呢。今年我又申请了30万元的‘金牛贷’,扩大了养殖规模,预计到年底肉牛能发展到40多头。靠着养殖肉牛,我在县城里买了新房,购置了小轿车,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让我在发家致富的路上阔步前行了呢!”表叔高兴地说。

经过几年的发展,草海彝村肉牛养殖从零散的10户发展到现在88户,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群众也从肉牛养殖中尝到了“甜头”,不仅腰包越来越鼓了,而且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杨有光意识到,一人富不算富,要真正脱贫致富、让群众幸福,必须把经济搞上去,为群众经济收入渠道多找点路子、多想点法子,只有广大群众真正富起来,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迈上新台阶。为此,成立了草海彝村肉牛养殖协会和草海彝村鑫彝种植养殖合作社,由村委会和示范户共同筹集资金购买了青储饲料加工机械,方便协会会员加工饲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肉牛养殖质量,促进群众增产增收。吃过苦、受过穷的村民感叹道:有了党的好政策,现在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近年来,草海彝村养殖的肉牛在“云南姚安牛展会”上多次参展,并通过中国肉牛协会专家对优质肉牛进行评比,多次获奖。

苦心人,天不负。杨有光带领草海彝村经过10年探索,很多农户因陋就简在庭院中进行“居养一体、舍饲一体、繁养一体”的紧凑式、高密度养殖。全村肉牛养殖规模由搬迁入住时的2头扩大到1246头,2021年出栏肉牛460头、实现产值1000余万元、人均增收近4000元,以前村集体资金基本没有,现在村集体资金达到13万左右。不经意间,草海彝村养牛这篇“大文章”已成为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在不断做大肉牛养殖产业的同时,还与楚雄“绿波”公司进行合作,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将全村1313亩耕地全部流转,由公司统一经营,群众收取地租和在工司务工获取工次收入;坚持不懈地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发展务工经济。目前,全村在州外务工人员已达786人。建立起了肉牛养殖、现代特色农业和务工经济三大支撑全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至2023年末,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796元,村集体经济32万元,每个村民小组都有4至8万元不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看到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经济收入一年更比一年高,真是一条致富路救了一村人啊!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路走来,我们的党是伟大的,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草海彝村幸福美好的今天。”杨有光深有感触地说。

◇七

走进草海彝村,一条宽敞干净的景观大道映入眼帘,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长得郁郁葱葱,河道清秀,鸟语花香,时不时能看到鱼儿嬉戏。进入村民的集中居住区,一排排楼房规划整齐,建筑风格鲜明,黄墙青瓦,用独特的民族风格绘画墙体加以点缀。广场上,他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诚然,在杨有光的带领下,不断改变落后的行为习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化家园,将房前屋后闲置土地有效盘活,打造成农村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切实把家变靓、把村变美,提升了村庄颜值,真正让在草海彝村的人们安居乐业,快乐幸福地生活,发展前景一片向好。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到来。那是草海彝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杨有光最喜爱的节日,他对彝族左脚舞、器乐的演奏热爱至极,已经达到了弦不离身,歌不离口的地步。火把节当天傍晚,每一个草海彝村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民族服饰盛装出场,杨有光也会早早地到村子里的党建文化广场,点燃火把,弹着弦子,唱着酒歌,和村民一起唱歌跳舞欢庆他们的节日,狂欢着心中的那份快乐。

天色暗了下来,人也越来越多,大人小孩的火把霎时点燃,一瞬间,火焰照亮了天空,照亮了幸福美好的草海彝村。杨有光是草海彝村的领头雁,时时刻刻都在为每个搬迁群众能够过上幸福生活的梦想追求而努力,在他的引领下,草海彝村9个民族的群众一起坚守着他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一起讲述着草海彝村民族团结和谐共融的美好故事,一幅团结互助、友善亲和、和睦相处、文明和谐的美好画卷正在荷城大地上徐徐展开。

每次去表叔家,听到群众的喜颜欢笑声,看到他们脸上挂满了笑意和喜悦,我能深切感受草海彝村人心中萌动的幸福与憧憬……我坚信,在党的好政策下,他们的日子一定会像熟透的石榴籽一样“红”起来,一定会像养牛的日子一样“牛”起来,一定会像燃烧的火把一样“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