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院教研活动网络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2024-09-19 00:00:00蒋银虎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13期

摘 要:针对教科院教研活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管理难点、课程类和非课程类教研活动的区别,提出构建教科院教研活动网络管理系统;其次使用用例图构建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型,使用UML状态图分析教科院课程和教研活动开展的主要流程,使用E-R图分析数据实体的关系模型,使用SQL Server构建系统数据库;最后使用ASP.NET(C#)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实现。通过使用该系统,提高了教研员组织开展教研活动的工作效率,获得了较好效果,规范了教研活动的管理。

关键词:教研活动管理;用例图;状态图;E-R图;ASP.NET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4)13-0090-07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in the Academy of Education Science

JIANG Yinhu

(Kunmi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Kunming 651700, 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in the Academy of Education Scienc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and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rse and non-cour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It proposes to construct a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in the Academy of Education Sciences. Secondly, it uses use case diagrams to construct the main functional models of the system, uses UML state diagrams to analyze the main processes of course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in the Academy of Education Sciences, uses E-R diagram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models of data entities, and uses SQL Server to build the system database. Finally, it uses ASP NET (C #) to complet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By using this system, the work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personnel in organizing and carrying out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has been improved, achieving good results and standardizing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Keywords: manage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use case diagram; state diagram; E-R diagram; ASP.NET

0 引 言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教研制度是支持教师工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措施[1]。教科院的日常工作中,以市级层面为例,组织全市学科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是主要任务之一。没有教研先行,难有优质教学[2],教研作为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领和推动区域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目前教研活动组织过程中,教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4]。

教科院组织教研活动时,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方法,市级层面的教科院要组织全市的中小学教师的教研活动,对于活动发布、报名信息收集、考核评价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时效性不高、工作效率低、易错率高。同时,也很难对院内的活动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开发一个教科院教研活动网络管理系统,有利于教研员收集报名信息,组织签到,及时给予参训教师考核评价;有利于参训教师及时报名、及时参加教研活动、获取评价和了解个人参加教研活动情况;有利于教科院对数据进行统计,提高并改善开展教研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1 需求分析

1.1 教研活动组织与管理

常规教研,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以面对面的形式展开的研讨活动[5]。教研活动是教师的必修课,是学校最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6]。而教研员作为教研活动的主体,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7]。在目前的教研活动中,主要有两种类型:课程类的教研活动和非课程类的教研活动。

课程类的教研活动主要是指在每个学年开始时,教研员建立了课程计划,该计划反映了在此学年内教研员组织的围绕该课程主题将开展的多次教研活动和相关内容。教研员建立了课程计划后,由科室管理人员审核并发布出去,参训教师可报名课程计划,建立课程计划的教研员根据报名情况关闭或开启报名通道。报名了课程计划的参训教师可直接参加属于此课程计划的全部教研活动,这些教研活动的具体安排由教研员在本学年内陆续发布。报名通道关闭后,教研员可导出报名签到表,根据本学年发布的课程计划,建立具体的教研活动,科室管理人员审核并发布出去,而参训教师如果要参加此类教研活动,只能报名教研活动所属于的课程计划。课程计划内的所有教研活动组织完成后,根据参训教师的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考核评价,并将结果反馈给参训教师。

非课程类的教研活动与课程计划没有关联,教研活动建立、发布后,参训教师可直接报名教研活动,教研员可根据报名人数情况打开或关闭报名通道,导出活动签到表,组织并完成教研活动后,根据参训教师的出勤情况给予反馈。

课程类的教研活动和非课程类的教研活动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系列的教研活动构建成为课程,而后者仅是一次教研活动。

1.2 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主要是统计个人、部门、全院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了课程数量、教研活动数量、非课程类教研活动数量、报名人数、合格人数等。教研员中主要包括了普通教研员、科室管理人员、院级管理人员,不同的角色可查看不同的数据。

1.3 查看教研活动

查看教研活动分为查看科室活动和查看全院活动。科室管理人员可查看科室的所有活动,院级管理人员可查看全院的所有活动。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需求分析,可设计系统功能。教科院用户和参训教师可登录系统并进行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人员进行基本信息管理和角色与权限管理;科室管理人员和院级管理人员都属于教研员,都可进行活动管理和查看个人数据统计;科室管理人员还可对科室内教研员建立的课程和教研活动进行审核并发布出去,可查看科室内的所有活动和统计科室数据;院级管理人员可对学年进行管理、查看全院活动和统计全院数据;参训教师可报名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并查看考核结果。

通过使用用例图来描述系统的功能模型。用例图刻画了参与者与用例之间的关系,并描述系统的整体功能需求[8]。系统用例图如图1所示。

系统功能设计如下:

1)个人信息管理和用户登录用例。教科院用户或者是参训教师输入的用户名与密码正确时才能进入系统,在系统中可对个人的基本信息进行修改。

2)基本信息管理用例。系统管理人员可对系统中用到的基础信息进行管理。例如学段、区县、活动教室、科室等。

3)角色与权限用例。系统管理人员可对每个注册的教研员进行角色分配,对每个角色进行权限分配。

4)学年管理用例。院级管理人员可对学年进行管理,例如建立了2023学年,教研员才能在该学年下建立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

5)查看活动用例。院级管理人员可查看全院发布的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科室管理人员可查看该科室发布的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

6)数据统计用例。院级管理人员可查看全院的数据统计信息;科室管理人员可查看该科室的数据统计信息;教研员可查看个人的数据统计信息。

7)活动管理用例。活动管理用例包括了课程计划管理、教研活动管理和更新考核结果三个用例。教研员可建立新的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在科室管理人员审核发布前,可对建立的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进行修改和删除,活动组织完成后,教研员可更新考核结果。

8)发布管理用例。科室管理人员对教研员建立的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进行审核并发布,发布后,参训教师才可报名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

9)课程报名用例。课程计划发布后,参训教师可报名课程参加后续发布的属于该课程的教研活动。

10)教研活动报名用例。教研活动发布后,如果是课程类的教研活动,参训老师报名了该教研活动所属的课程计划,可直接参加活动;如果是非课程类的教研活动,参训教师可直接报名该活动。

11)查看考核结果用例。教研员更新考核结果后,参训教师可查看考核结果。

2.2 系统流程设计

通过使用UML的状态图来描述系统的主要状态和引起状态变化的活动,状态图用于构建系统的动态模型。

课程的主要状态以及引起这些状态变化的活动情况如图2所示。

院级管理人员建立了学年,教研员才可建立课程计划,课程状态为“建立课程计划”;科室管理人员对教研员建立的课程计划进行审核并发布,课程状态为“计划已发布”;参训教师可报名发布的课程计划,课程状态为“报名中”;当报名人数已满时,教研员可关闭报名通道,课程状态为“已关闭通道”;教研员导出并打印课程签到表,课程状态为“已打印签到表”;教研员根据课程计划建立属于该课程的教研活动,科室管理人员审核并发布该教研活动,教研员组织完成该次教研活动。当课程计划内的所有教研活动组织完成后,教研员更新考勤和考核结果,课程状态为“已完成”。

而非课程类教研活动的主要状态以及引起状态变化的活动情况如图3所示。

院级管理人员建立了学年,教研员才可建立非课程类的教研活动,活动状态为“建立活动”;科室管理人员对教研员建立的教研活动进行审核并发布,活动状态为“活动已发布”;参训教师可报名发布的非课程类教研活动,活动状态为“报名中”;当报名人数已满时,教研员可关闭报名通道,活动状态为“已关闭通道”;教研员导出并打印教研活动签到表,活动状态为“已打印签到表”;教研员组织完成教研活动后,更新考勤,活动状态为“已完成”。

3 系统数据库E-R模型设计

E-R模型又称为实体-联系模型,是使用E-R图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9]。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实体、实体的属性以及实体之间存在的关系。系统主要的数据实体有:学年信息、课程计划信息、教研活动信息、参训教师信息、学段信息、教研员信息、科室信息、角色信息和权限信息。通过使用E-R图描述了数据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每个学年都可建立多个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因此,学年与课程计划、教研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每位教研员都可建立多个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因此,教研员与课程计划、教研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每个学段可能有多个教研员,而每个教研员会属于多个学段,例如:有同时担任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语文科目的教研员,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关系;每个教研员都只能属于一个科室,因此,科室与教研员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一个教研员对应一种角色,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每个角色都有多种权限,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每位参训教师可报名多个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每个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都会有多位参训教师报名,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关系。

4 系统实现

系统使用ASP.NET(C#)进行开发。ASP.NET是免费的Web开发平台,它有完整的库可以帮助开发者搭建网站[10]。开发工具集成于Visual Studio,可使用C#、VB、C++等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编写代码。通过集成的开发环境,能够快速完成代码编写、调试。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其属于中型的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通过SQL Server,能够快速实现数据的增、修、删、查等操作。

4.1 活动管理和发布管理模块

4.1.1 课程计划管理和教研活动管理模块

活动管理模块主要包含了课程计划管理和教研活动管理模块。通过课程计划管理模块,能够新增、修改和删除课程计划信息(如果课程计划信息已发布则不可进行修改和删除),查看课程计划详情,查看报名名单,开启或关闭报名,查看发布情况和更新考勤考核,课程计划管理的主界面如图5所示。

通过教研活动管理模块,能够新增、修改和删除教研活动信息(如果教研活动信息已发布则不可进行修改和删除),查看活动详情,查看报名名单,开启或关闭报名,查看发布情况和更新考勤,教研活动管理主界面如图6所示。

新增课程计划的主要代码如下:

try {if (BLL.BLLFactory.CreateCoursePlanBll().Add(model) > 0)

{ lblMsg.InnerHtml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alert('新建课程计划成功!');window.location=

'CoursePlanInfo.aspx'</script>"; }

else { FinalMessage("新增失败!", "Add_CoursePlanInfo.aspx", 1); } }

catch (Exception ex){ FinalMessage(ex.ToString(), "Add_CoursePlanInfo.aspx", 1);}

4.1.2 课程计划发布和教研活动发布模块

发布管理模块包含了课程计划发布和教研活动发布模块,通过这两个模块,能够发布或者取消发布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发布教研活动的主要界面如图7所示。

发布教研活动的主要代码如下:

try{int i=BLL.BLLFactory.CreateActivePlanBll().Release(true,int.Parse(this.ActivePlanID_txt.Text.ToString().Trim()),Session["UserID"].ToString().Trim());

if (i>=1){lblMsg.InnerHtml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alert('发布教研活动成功!');window.location='"+url+"'</script>"; }

else{lblMsg.InnerHtml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alert('发布教研活动失败!,可能该活动属于某一课程,请先发布相关课程,再来发布该活动')</script>";}}

catch (Exception ex){ FinalMessage("发布教研活动失败!错误:" + ex.ToString(), url, 1);}}

4.2 角色与权限管理模块

角色与权限管理模块主要包含了角色管理与教研员授权两个模块。角色管理模块能够新增、编辑和删除角色信息,在新增和编辑角色信息的过程中把系统使用的权限分配给具体的角色,编辑角色的主要界面如图8所示。教研员授权模块是把新增或者编辑好的角色分配给教研员用户。

编辑角色的主要代码如下:

try {if (BLL.BLLFactory.CreateRoleBll().Update(model) > 0)

lblMsg.InnerHtml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alert('修改成功!');window.location='RoleInfo.aspx'</script>";

else FinalMessage("修改失败!", "Edit_Role.aspx", 1); }

catch (Exception ex){ FinalMessage("修改失败!"+ex.ToString(), "Edit_Role.aspx", 1); }

4.3 查看活动和数据统计模块

查看活动和数据统计模块根据不同教研员用户的角色权限信息,可查看全院活动、科室活动,可统计全院数据、科室数据,查看全院课程信息的主要界面如图9所示。

查看全院课程信息的主要代码如下:

DataSet ds = BLLFactory.CreateInfoSelectBll().GetCourseBySchoolYear(true,null);

if (Tools.Validator.CheckDataSet(ds, 0))

{ PagedDataSource pds = new PagedDataSource();pds.DataSource = ds.Tables[0].DefaultView;

this.Repeater1.DataSource = pds;this.Repeater1.DataBind(); }

4.4 参训教师报名模块

通过参训教师报名模块,参训教师可报名课程计划和教研活动,同时,可查看参加课程的考勤和考核信息。参训教师查看按月汇总的教研活动信息界面图如图10所示。

显示按月汇总的教研活动信息主要代码如下所示:

DataSet ds = BLLFactory.CreateActivePlanBll().GetListByMonth(id, userid, eid, sid);

if (Tools.Validator.CheckDataSet(ds, 0)){

PagedDataSource pds = new PagedDataSource();

ds.Tables[0].DefaultView.Sort=sort;

pds.DataSource = ds.Tables[0].DefaultView;

this.Repeater1.DataSource = pds;

this.Repeater1.DataBind(); }

else { this.Repeater1.DataSource = null;

this.Repeater1.DataBind(); }

5 结 论

对于教科院教研管理过程中的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开发教科院教研活动网络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构建了系统的功能模型、动态模型和数据库,使用ASP.NET(C#)完成系统的开发并运行在浏览器上。通过对教科院教研活动网络管理系统的使用,提高了教研员在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时的工作效率,使得教研活动在管理上更加规范。

参考文献:

[1] 黄嘉辉,詹祺芳,项鑫,等.教研员教学领导力对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投入的影响——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效能感的链式中介效应 [J].上海教育科研,2023(9):54-60.

[2] 戴俊.基于教研质效提升的课例拓展与时空延伸 [J].教学与管理,2023(20):21-23.

[3] 周鸿蜀.指向课堂教学改进的区域教研创新与实践 [J].上海教育科研,2023(9):66-69.

[4] 李天娇.高校教研管理工作流程标准化建设分析 [J].大众标准化,2023(20):13-15.

[5] 苏远龙,张梦萍.“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网络教研的内涵与模式建构——以四川云教网络教研为例 [J].教育科学论坛,2022(35):70-72.

[6] 张俊连.让“低效循环”的教研管理远离教师 [J].人民教育,2021(12):50-51.

[7] 田春,张隐云.教研员实践性知识:内涵、特征与价值取向 [J].现代教育科学,2023(4):14-18+27.

[8] 陈卓然,蒋建民,唐国富,等.基于UML活动图的用例识别 [J].计算机系统应用,2023,32(10):75-84.

[9] 刘红业,华实,程泊静.基于E-R需求模型的特勤绿波协同控制系统设计 [J].装备制造技术,2021(10):21-24.

[10] 王瑶华,喻妍,张慧珊.高校毕业实习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办公自动化,2023,28(21):54-57.

作者简介:蒋银虎(1984—),男,汉族,云南昆明人,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软件工程、C#开发、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