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双林镇适宜苎麻生长的环境气候、种麻织布的民风民俗等构成了夏布织造技艺的生存土壤,让其不断融入人们智慧、才艺和创造力,成为一项承载着深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生动实践。走近这项传承千年的技艺,首先看到的是在传承发展中创造和生产出来的一系列物品或产品。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绕纱机、整经架、织布机等织造工具,抑或是跟随技术发展创造出的剥麻机、自动上浆机等现代化机器。这些真实存在的物品,作为夏布织造技艺的物质载体,是技艺展示的窗口,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夏布技艺与文化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得以延续。
桑麻之地林下清风
双林镇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的北部,距分宜县城23千米,属于丘陵山地地形。四面山脉环抱,中部山坡连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个镇子都在绿水青山之中,用宋朝黄庭坚诗中所写“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除了连绵的山脉外,双林镇还有“好水”。双林的水主要集中在龙塘,乡间喜欢称之为“龙塘线上”。龙塘坐落在双林古镇的南面,面积大约667平方米左右。塘里泉眼众多,并不算深,却可以供全镇超3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在下游泉水还积成了湿地景观。
正是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水质清洌的客观条件,为双林镇夏布原料——苎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形成了下院村、麻田村等夏布原产村庄。在村庄里,既有产业化的大片苎麻地,也有农户自主种植的小产量苎麻,野生苎麻也随处可见。双林苎麻一年可以收获3次,即春麻、夏麻和冬麻,其中春麻质量最好。高产的苎麻种植,让双林镇夏布产业的发展水到渠成。
除了适宜苎麻生长的自然环境,双林镇的人文环境中也随处可见夏布的身影,镇子上散布着的各种与夏布织造有关的雕塑便是最好的印证——在居民活动的小广场上有一个“浆刷”的巨型雕塑,这是人们制作夏布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双林中心学校的外墙上则雕刻了一座100米长的夏布文化长廊,用艺术的手法,展现了双林夏布文化的发展史;“三鲜美食街”街道的南北各有一座牌楼,牌楼的右下方置有一个雕塑场景:一位夏布商买布后来到餐馆,吃了“双林三鲜”豆芽、豆腐和双林鱼;而在湿地公园里,则分别有种麻、剥麻、刮麻、绩纱、卷纱、经纱、刷布、织布、夏布成品交易等10组雕塑,充分再现了从种苎麻到夏布制作的全过程。种麻织布,早已融入了双林镇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了一代代双林人刻在骨子里的烙印。
经天纬地古法传承
双林镇下辖14个行政村,115个村小组,总人口3万余人。在这个人口不多的小镇,每家每户都保留着夏布织造的工具,现在也有80%以上的居民会织造夏布,种麻织布是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田里看苎麻、农家看绩纱、树下看刷布、镇上吃三鲜”是双林人一天最真实的写照。
走进双林,几乎家家都是夏布加工厂,人人都是制作夏布的技师。如曾是“双林夏布”原产村庄之一的昌坊村(现因行政规划已不属双林管辖),自明初立村以来就开始家家种苎麻、户户织夏布,600余年的夏布文化历史,使昌坊村男孩从小就学经纱刷布,女孩从小就学绩纱织布,手工制作工艺代代相传,种麻织布蔚然成风。
一到收割的日子,各个村落的苎麻地里都能看到居民们在一垄垄将近2米高的苎麻之中操作着苎麻剥皮机,居民将割好的麻从机器的入口插入,麻皮被剥好后从出口掉落,比传统人工剥麻效率提升了数倍。剥好的麻皮称重打包成捆后,就运到广场进行晾晒,晴天晒4至8个小时,然后再进行脱胶等步骤。
原材料有了,织布更是双林人祖祖辈辈手到擒来的看家手艺,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从事。在手工作坊还没有被机器大量取代的年代,镇上随处可见村民在空地上绞纱、牵条、刷浆。直至今日,每逢农历三、六、九双林镇赶集的日子,都还能看见麻商在此收购各家各户送来的麻纱——这里还延续着天亮前完成苎麻交易的传统。
双林夏布以平纹为主,按用途的不同,有的细致、有的粗糙,由手工操作者掌握。木制织机结构简单,下置踏板分经纬两挡,中间来回穿投纬线梭。绳线上蛛网密布,轻轻一动,织机便叽叽嘎嘎作响。
苎麻所含的纤维不同于棉花纤维,无法用现代化纺织机械加工,只能靠传统手工技艺生产。随着材料的更新和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地,手工织夏布的人越来越少。但新一代夏布人没有就此放弃,他们积极拥抱时代变化,努力让双林夏布走入现代生活。
创新转化夏韵悠长
进入20世纪以来,在现代工业技术的冲击下,夏布这项蕴藏着千百年历史的传统手工技艺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局面。为延续双林夏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新一代双林夏布人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创新转化,在提升种麻织布技术、开发夏布产品、打造夏布文化等方面发力,让双林夏布的声音传得更开、影响传得更深。
将夏布生产流程化、产业化,加强农企间合作,是双林夏布在当代创新转化的最主要路径。以邱星海为代表的新一代夏布人创办起集苎麻、苎纱、漂染、成衣、床上用品于一体的夏布深加工企业,研发出微生物脱胶技术,批量为苎麻脱胶,脱完胶的苎麻纤维比头发丝还细。这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成果转化项目。
基于此,双林镇基本形成苎麻种植、苎麻生物脱胶、纺纱、织布、印染到服装家纺、夏布绣文创等产业链,拥有规模以上麻纺企业近百家。其中,江西恩达麻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夏布深加工企业,设置有苎麻原材料车间、苎麻微生物脱胶车间、织布车间、展示门店等,推出了折扇、床品、服装、明信片等10大类、10 000余种产品,提升了夏布市场价值。
在夏布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农业和企业间的合作也得到进一步加深,企业的发展带动了镇村家庭纺织产业的发展,延伸苎麻、夏布产业链。双林镇每年还设立苎麻夏布基金30万元,定期举办夏布文化节,以织布、刷布、刮麻比赛等为内容,对优秀选手进行奖励,激发居民织布热情。
深入打造双林夏布文化,则是双林夏布创新转化的另一大成果。双林镇不仅在交通要道打造蕴含夏布元素的古镇门楼、起航广场、湿地公园夏布工艺展示区等;更是打造了以“两园一村两馆”(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夏布文化村、夏布文化馆、夏布科普馆)为核心的双林夏布文化旅游景区;同时还创立双林夏布文化节,创设还原古色双林、体验夏布技艺、评选夏布形象大使等内容,增强活动体验性、互动性。一项项有力的举措,让千年“中国草”在江西双林焕发出无限活力,迎来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