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教—学—研”一体化的乡村首席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2024-09-18 00:00:00荆菁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9期

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安徽、河南、陕西和甘肃四省实施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地区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

试点工作开始以来,河南省的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开展了多样态、多主题、多视角、多层级的活动。2023年3月下旬到7月中旬,河南省相关部门委托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和信阳师范学院(后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对已经开展此项试点工作的乡镇和县区进行了专业调研,提炼典型案例,明确主要问题。

后经个人申报、各地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2023年12月28日,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了200个“首批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示范工作室培育对象”,依托高水平师范院校、优质教师发展机构等平台,通过集中研修、跟岗实践、专家指导等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些工作室进行为期3年的系统性、专业化、递进式培育。同时,以“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专项课题”为驱动,助力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专项课题旨在为促进全省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而能否有效实现这一目标,还取决于课题主持人和评价者对“教—学—研”一体化的专业追问和科学解读。对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来说,“教”“学”“研”三者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实践性互动关系呢?“一体化”在乡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生活中,又具有怎样的生态特征呢?

从客观现实来看,“教”始终是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的重中之重,也是他们最擅长的业务技能。“在教中学”“在教中研”是常态,结果往往是“学”“研”之间的虚假共生。

从成长过程来看,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都在苦“学”教育教学理论,啃“学”教研论文撰写和教研课题论证。“边学边教”“边学边研”是常态,结果往往是“教”“研”两张皮。

从研究视角来看,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应该“做学习和教学的研究者”,“做反思性实践者”,“边研边学”“边研边教”,“研究学生”的“学”与自己的“教”,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从培训课程来看,各级各类主题和形式都围绕“教”“研”展开。“以训促教”“以训促研”是绝大多数培训项目的初衷和导向,而训后跟踪与教师感受都真实显示“教”“研”难融。

从“教”“学”“研”关系看,三者应该双向奔赴,共生共长共赢。“教”即“学”,“教学”即“研”;“研”即“学”,“研学”皆为“教”;“学”为了“教”,“学”“教”就是“研”。三位一体,循环互促。

“一体化”的含义就是将原本分散、孤立的个体融合为一个整体,使其呈现出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状态。这种整合可以是在理念、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统一,也可以是在技术、成果、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的“教—学—研”一体化,与“职前职后一体化”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既要将教师专业成长前置,提升高等师范院校的“职前”教师教育成效,又要进一步优化高等师范院校承担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项目的主题、形式和内容,有效发挥高等师范院校自身的桥梁作用,贯通大中小学教师成长的路径。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省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建设5C联动共生模式研究”(2023JZX027)和2024年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国培’在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实施中的桥梁性作用研究”(2024-JSJYZD-00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