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劳动”(Emotional labor)这一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霍赫希尔德(Hochschild)率先提出。她对空服人员进行研究时发现,空服人员不仅要付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还要调控情绪和表达以便有效完成工作。她把这种需要通过情绪调节才能完成工作的现象称作情绪劳动。她把情绪劳动定义为“在公众场合与他人互动时,员工通过面部表情及肢体动作等方式管理自身情绪的行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频繁地与人进行互动,工作中需要掩藏和控制内心的真实情绪。因此,教师被认定为情绪劳动者。多年来,教师发展研究重视专业技能,忽视情绪方面的研究。20世纪末,教育领域发生了“情感转向”,教师的情绪劳动才逐渐受到重视,情绪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才受到关注,教师情绪劳动研究呈持续升温的趋势。
一、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总体概况
第一,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发文量稳步增长。从总体上看,我国教师情绪研究的发文量呈现上升的态势,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2000年—2004年),这个阶段相关研究的发文量较少。第二阶段:波动增长期(2005年—2016年),这个阶段教师情绪劳动的文献数量有所增加,但还不够丰富。第三阶段:稳步发展期(2017年—2023年),在这段时间内,发文数量稳步增长。
第二,教师情绪劳动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研究视野广阔。众多专家和学者从多学科、多角度研究教师的情绪劳动,教师情绪调节、教师职业发展、教师工作环境、教师职业幸福感、教师工作控制感等都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二、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教师情绪劳动的表现方式、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和教师情绪劳动的优化措施四个方面。
(一)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
情绪劳动本质上是个人根据组织制定的情绪行为管理目标所进行的情绪调节行为。情绪劳动在人际互动较多的工作中尤为重要。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情绪劳动的概念不断扩展,涉及各个行业。除了工作,日常生活中也普遍存在情绪劳动。生活中,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特定的场合,遵从社会的期待与规则,主动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以表达适当的情绪。
教师情绪劳动概念的界定基本源于情绪劳动研究的成果,研究视角不同,对情绪劳动内涵的界定也有所差异。社会学研究者从职业要求的角度界定情绪劳动的内涵,认为情绪劳动是教师管理和控制消极情绪,以表达社会认可的情绪的过程,试图揭示影响教师情绪劳动的社会因素;管理学研究者从提高组织效率的角度来研究教师的情绪劳动,认为教师是按照组织要求管理自身的情绪,探索有效管理教师情绪表达的方式;心理学研究者则关注情绪劳动的心理过程,即教师情绪劳动的内在情感调节。总之,他们认为教师情绪劳动是根据教师职业规范来调整和管理情绪表达,更关注教师情绪调节的内在心理过程和机制。不同学科研究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因此教师情绪劳动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职业规范和社会期望,调节和管理情绪及表达,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
(二)教师情绪劳动的表现方式
霍赫希尔德根据人们的外在情绪和内在感知之间匹配状态,把情绪劳动分为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教师情绪劳动关注教师真实情绪与组织规定的情绪和表达间的冲突及调整。教师通过自然扮演、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三种情绪劳动策略进行情绪劳动。自然扮演是指个体内在的情绪体验与组织的要求相一致,情绪表达与规则相一致。这是一种自然状态,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实现,是内在情绪的真实表达。表层扮演是指个体遵从组织要求的情绪展示规则,隐藏自身真实感受,假装表达出组织要求的情绪。这是一种伪装的情绪,只是隐藏内心的真实感受,个人内在的情绪没有改变。深层扮演是指个体将组织要求内化于心,积极主动地调整内在体验,改变自身真实感受,以表达出符合组织要求的情绪,使情绪表达与组织期望完全一致。
实际工作中,教师的内在真实情绪体验和实际的情绪表达往往不一致。当遇到真实情绪体验与组织期望的情绪表达冲突的场景时,教师往往会通过表层扮演进行情绪调节,即掩饰内在真实情绪体验,按照学校规定的情绪表达,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面带微笑、气宇轩昂,但这不是教师的真实情绪状态。教师使用深层扮演策略越多,越能降低情绪失控的概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虽然过度情绪劳动可能会造成教师情绪耗竭和自我疏离,但是情绪劳动也有积极作用,学生的积极回应使教师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甚至会主动进行情绪劳动。
(三)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因素
教师个人因素。大量研究表明,教师情绪劳动在性别、婚姻、学历、教龄、职称、职位、任教学段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情绪劳动负荷较重,使用表层扮演策略较多,女性教师比男性更多使用情绪策略。此外,教师个人的心理特征也是影响情绪劳动的重要因素。其中,认知是影响情绪的核心因素,堪称教师情绪的“启动器”。认知直接影响教师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进而使教师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家校关系。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在交互过程中相互产生影响,直接影响教师的情绪状态。同事关系是教师建立合作、获得归属感的关键因素,尤其在当前“内卷”的大环境下,和谐的同事关系是教师产生积极情绪的关键因素。家校共育过程中,家长的话语权得到强化,家长过多介入教学,甚至与教师直接发生冲突,家长的“指手画脚”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情绪状态。
(四)教师情绪劳动的优化措施
教师情绪劳动的优化措施大致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师的心理素养,帮助教师进行情绪调节,多使用深层扮演策略,降低情绪失控的可能性。学校和管理机构要重视教师情绪劳动的重要性,加强教师情绪劳动能力的培养和评估,提高教师情绪调节的能力。二是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构建支持性的职场心理环境,创造关怀性的组织气氛,为教师提供更多社会支持,鼓励教师进行情感交流,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三、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一,研究视角不断丰富。情绪劳动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视角呈现出跨学科多元融合的趋势,借鉴了众多学科的理论来分析教师情绪劳动,从不同侧面关注了教师情绪劳动,得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观点。还有不少研究将情绪智力、情绪劳动作为一种中介或调节变量来探析教师情绪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研究对象范围不断扩大。教师的情绪劳动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对象,从幼儿教师到高校教师均有涉及,涵盖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还有少量研究关注特殊教育教师和女性教师的情绪劳动。
第三,研究主题不断延伸。教师情绪劳动研究从关注教师情绪劳动对学生的影响,到探讨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主要关注情绪耗竭、工作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再到以教育改革为视角研究教师的情绪劳动。教师情绪劳动研究重点从如何帮助教师从事情绪劳动,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转向关注过度使用情绪劳动策略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探索教师情绪劳动的影响机制,教师情绪劳动的主体不断扩展丰富。
第四,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趋势。教师情绪劳动的研究方法经历了从早期的量化研究到定性研究再到融合多学科、多视角的多元混合研究的演变,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已经成为教师情绪劳动研究的主要趋势。研究过程中通过采用成熟的测量量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再利用观察、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提炼数据,能较为全面地把握教师情绪劳动的本质,增加研究的可信度。
(本文系2024年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师情绪劳动及优化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24-JSJYYB-158)
(本栏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