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实践追求

2024-09-17 00:00:00周莹
新教育·科研 2024年8期

【摘要】培根铸魂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的教学实践追求。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整体设计,以大眼光、大格局、大襟怀来培“根”铸“魂”,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的可持续性发展,助力学生道德与法治生命的和谐生长,将学生培育成致力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培根铸魂;实践追求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应充分发挥其学科特质和德育功能,教师将培根铸魂作为根本育人宗旨和教学实践追求,坚持价值引领、素养导向,培育学生的实践力、思维力、信仰力,促进学生品德的持续稳定生长。

一、始于活动:培育学生的实践力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课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杜绝强制灌输和反复说教,而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形成真知灼见。作为教师,要主动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打造平台、提供契机,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空间,帮助他们去发现、去探究、去思考、去交流。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儿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认知大多属于“缄默知识”,其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感受、体验、直觉、洞察力等。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体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帮助他们建构、巩固、完善自己的道德认知。如教学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时,教师以教材中的“日本水俣病事件”为蓝本,以“工厂排放废气”这一现象为例,组织学生开展了实践研究。学生基于研究主题,结合对生活的已有认知经验,借助网络媒介搜集了相关资料,画出了废气排放的“连锁反应图”,梳理出了排放废气对气候环境、动植物生长、人体健康等方面造成的危害。通过研究,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工厂排放废气不仅危害自然环境,同时也会影响人类自己的生存发展。基于此,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之间有什么联系?人与自然应当怎样相处?由此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在研究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还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实地访问、调查,了解了身边的水污染、固体污染等情况。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并进行了分享交流。尽管这种研究是浅显的、稚嫩的,但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结论绝非是简单的知识迁移、复制,而是他们实践的重要反馈、研究的宝贵成果。

具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了新鲜、立体、多维、深刻的道德认知,加深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道德理解和道德判断。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将这种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践行者、宣传者、监督者。

二、成于思辨:拓展学生的思维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实践育人的主要载体,更是引导学生自觉反思的重要渠道。对学生来说,道德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内生、内发、内化的过程,是在长期学习中自主发现、建构、创造认知体系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巧设“思辨点”,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大胆探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面、多视角的考量和判断,激励、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向广处延伸、向纵深发展。

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观点采择法、两难推理法、情境辨析法等。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设计问题、搭建支架,以此来推动学生主动思辨。在思辨的过程中,教师不宜过度介入、干预,而应赋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和权利。此外,学生在表达观点时,教师更不宜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其进行评判,而应鼓励学生充分研讨、交流,让他们的观念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帮助他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看待问题。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时,关于“白色污染”这一概念,如果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对塑料制品进行绝对性的批判,那必定是有失偏颇的。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展开思考:塑料制品有什么用处?塑料制品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塑料制品?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了解“塑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塑料也是人类糟糕的发明”,让学生对这样一种具有“二律背反”性质的观念进行思辨,继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他们形成对塑料制品的全面认识。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正确合理使用塑料制品的方法,让他们懂得要将塑料制品进行科学回收、再使用。这样一种基于学生思维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知导行、以行促知”的教学理念,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活化了学生的道德思维,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一种“知行合一”的道德自觉。

可见,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不是让学生“坐而论道”,而是要鼓励学生“起而行道”。从培根铸魂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出发,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相关的学科知识,包括基本的事实、概念等,更要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积极思考、充分合作、善于分析、乐于交流的品质,帮助他们明确道德基于人的重要意义,从而促进其道德行为的发展、完善和提升。

三、衷于信念:筑牢学生的信仰力

基于培根铸魂育人宗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途径之一。对学生而言,信仰力往往决定着他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不仅是提升学生道德践履力的过程,更是正确价值观念的种子在他们心中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因而,培育学生的信仰力,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宗旨,也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

从教育教学的维度来看,学生的信仰包括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仰、国家信仰、政治信仰、价值观信仰、文化信仰、生态信仰、科学信仰等诸多内容,这些内容的有机融合、相互作用,为学生当下的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可以基于教材,适当融入四史教育、国情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外在的知识、技能等转变为内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影响学生的恒久的力量。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时,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出示了党员徽章,并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和现今党员人数的数据对比,由此引发学生思考:党员徽章有什么含义?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的?随后,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相关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体会革命家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创设问题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五四运动”的历史场景,感受当时人们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迫切心情;组织学生以小组表演的形式呈现中共一大的召开过程,引导学生体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含义。最后,让学生重新聚焦于党员徽章——“请再次庄重地拿起它,轻轻抚摸,你的心中又有了怎样的感受?”在反思的过程中,学生深化了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感,进一步体悟到共产党人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通过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识不再停留于浅表的“知”,而是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认同感。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这种认同感会逐渐成为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并最终形成一种国家信仰、民族信仰。在信仰力的驱动下,学生会主动关注国家大事、自觉维护国家形象,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信仰行为。

可见,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应以培根铸魂为育人指向,以培育学生的信仰力为最终目标。有了价值信仰的引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教师要通过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不断生长,从而筑牢他们的思想根基、信仰根基。

综上所述,培根铸魂是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的必然实践追求。以培根铸魂为宗旨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要求教师根据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提高自我的政治站位,锚定教学目标的思想定位、方法定位、知识定位、文化定位;深度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提炼出适切的教学主题,设计可操作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手段;拓宽教学活动的场域空间,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价值。教师要加强对课程的整体设计,以大眼光、大格局、大襟怀来培“根”铸“魂”,将学生培育成致力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石中英.关注缄默知识 深化教学改革[J].人民教育,2004(02).

[2]鲁洁.试述德育的自然性功能[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02).

[3]俞晓婷,高德胜.在生活世界中构筑儿童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人与自然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