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

2024-09-13 00:00卢小勇
中国民商 2024年7期

摘要:本文分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揭示了在采购、使用、维护和处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配置失衡、效率低下及处置流程不规范等关键挑战。针对上述弊端,本研究提出一系列改进建议:首要的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强调制度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其资产管理能力;再者,优化资产配置策略,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提高使用效率;此外,推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资产管理的精细化与透明化。为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建议强化监督审计机制,确保各项管理活动合规高效。实施这些建议旨在提升固定资产利用率,遏制资源浪费,增强医院运营效能,进而为患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体验。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监管审计

面对医疗技术革新与需求膨胀的双重背景,医院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成为衡量运营绩效与经济成果的关键指标。然而,现存的管理实践中,暴露出资源配置失衡、使用效率低下及处置程序不当等症结,不仅损耗宝贵资源,还潜在制约了患者服务体验的提升。鉴于此,本研究聚焦于剖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况、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旨在为优化管理效能、促进行业实践进步贡献洞见与策略参考,力图通过改进措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服务品质与运营效率的双赢局面。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与分类

医院固定资产,作为医疗服务基石,囊括长期使用的有形资产,预期寿命超一年,对医院运营效能与医疗服务品质至关重要。其分类精细划分如下:一是房屋构筑物,含医疗、行政与住宿等建筑设施;二是医疗设备,囊括诊断、治疗与康复高端器械,如X光机、CT扫描仪及外科手术器具;三是通用设备,涉及日常办公、交通与家具等基础支持系统;四是其他资产,虽非直接医疗用途,却对运营与文化传承意义重大,包括文献资料、档案、历史文物及展示品,共同构成了医院多元化资产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与制度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与制度为资产的优化配置、高效运作及合规处理提供了坚实框架。核心流程涵盖:申请审批、采购执行、严格验收与安全入库、动态使用、定期维护、全面清查至合理报废,确保每一环节严谨有序。购置审批始于科室按需申报,经层层严格审批,保障资源有的放矢。采购活动紧随其后,严守预算与需求导向,力保资产适用性。验收与入库机制则通过详尽核查,确保存量、质量与性能达标,护航资产安全。制度层面强调构建全面的管理体系,明晰权责分配,指导资产生命周期内的规范操作,从使用到维护,再到清查与处置,均有章可循。加之建立健全资产管理档案,详实记录资产全貌,为追踪监管与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合力促进固定资产的科学化、高效化管理。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采购与配置不合理

1.过度采购导致资源浪费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中的一大挑战在于采购与配置的非理性倾向,尤其是过度采购问题,造成资源的极大虚耗。随着医疗行业迅猛发展,部分医院在追求技术前沿与设备齐全的过程中,易陷入盲目购入与配置过度的困境。此现象不仅体现在对高端医疗设备的巨额投资上,也反映在通用设备及办公物资的过剩购置中。非理性的采购活动,尽管初期投资庞大,但因设备利用率低、技术迭代快速,诸多资产迅速折旧乃至闲置,严重占用医院宝贵资源,推高运营成本,加剧了资源浪费的严峻态势。这一问题凸显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购置合理性的迫切性。

2.资产配置不均衡,影响运营效率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面临的资产配置不均衡,是制约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提升的重大障碍。该问题体现为科室间资源配置的显著差异,导致部分科室设备冗余与另一些科室资源紧缺并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剩资产的闲置浪费与紧缺领域服务能力受限,直接妨碍了诊疗活动的有效展开。更进一步,配置不均引发运营瓶颈,特别是在需求旺盛的关键科室,设备短缺不仅延长患者等候时间,损害医院信誉与患者满意度,还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因关键资源缺失而难以迅速响应,威胁医疗安全及生命健康。

(二)资产使用与维护不当

1.资产使用效率低,闲置资产多

一方面,因科室协作欠佳及操作者技能局限,致使高端医疗设备潜能未充分挖掘,使用率低下,加之闲置引发的加速折旧,严重削弱了资产效能与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维护机制的缺失或滞后,导致故障修复不及时,设备停摆频发,影响医院运行流畅度;同时,忽视日常保养导致设备隐性损耗累积,长期侵蚀设备性能与安全基石。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与闲置问题,加之维护不足,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亦对医院运营效率及医疗服务水准构成了双重挑战,凸显出优化使用策略与强化维护机制的重要性,以期提升资产管理的整体效能。

2.维护保养不及时,设备故障率高

首要症结在于缺乏系统的维护保养规划,致长期服役的医疗设备难以获得必要的监测与养护,性能递减,故障频发,不仅干扰正常医疗作业,更对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其次,面对设备故障,部分医院采取的延迟应对策略,不仅延误了维修黄金期,增加设备损毁风险,还可能因服务中断而引发经济损失,影响医院运营稳定性。

(三)资产处置与报废不规范

1.报废标准不明确,资产处置不及时

首要,报废标准界定不明晰,导致资产是否报废判定缺乏统一准则,科室间、个人间判断差异显著,既影响处置的公正合理,又可能引发资产误留或浪费,降低了资源使用的经济性与效率。其次,资产处置迟滞问题同样突出,已丧失功能或潜藏风险的资产若不能及时清理,将持续占用仓储资源与管理精力,不仅推高运营成本,还可能妨害医院日常运作的顺畅。构建清晰的报废规则体系与强化即时处置机制,将是优化资产流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亟待医院管理层重视与实施。

2.处置流程不透明,存在违规操作

首要,流程缺乏透明度导致监督乏力,为权力滥用与潜在腐败提供了温床,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处置公正性的广泛质疑,损害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公信基础。其次,违规操作行为,诸如低估贱卖、秘密交易等,严重侵蚀了资产管理的规范框架,导致资产价值流失,不仅违逆法律法规,更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与社会形象,构成了直接且紧迫的风险。

(四)资产信息化管理滞后

1.信息系统不完善,信息更新不及时

首要,信息系统不健全,界面友好性差、操作复杂,且关键功能如资产折旧追踪、维护记录缺失,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错误频发,难以满足录入、查询及统计等基本需求。其次,信息更新迟缓,鉴于资产规模庞大、分布广,加之管理疏漏,资产变动信息常难以同步至系统中,致盘点失准、报废处理受阻,甚至账实不符,为医院带来潜在经济损失。

2.数据分析能力不足,决策支持有限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数据分析能力薄弱与决策支持不足构成显著短板。首要,数据潜能未充分挖掘,体现在对资产运用、维护状况及报废趋势的分析浅尝辄止,导致管理策略制定缺乏数据根基,决策依赖主观经验,科学性与精确度打折。其次,数据分析能力的匮乏限制了决策支持的有效性,因缺少高效分析工具与方法,资产管理决策过程面临信息片面、滞后之困,易于催生配置不当、维护失策等问题,进而波及医院运营效率与服务品质。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存挑战,构建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成为提升管理效能的首要策略。首要步骤在于制定一套详尽周延的制度框架,覆盖资产从购置、使用、维护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确保每一步骤皆有章可循,提升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从而增强流程的透明度与执行力。其次,制度设计需明确界定各级管理人员与员工的权责界限,增强责任意识。通过建立绩效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表彰资产管理表现优异者,对管理懈怠或造成资产流失的行为实施问责,以此激发全员参与资产管理的积极性与责任心,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再者,制度体系的持续优化亦不可或缺。医院应定期审视现有制度,基于实践反馈进行评估与调整,及时修正漏洞,确保制度的时效性与适应性。同时,积极吸纳行业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创新技术手段,不断丰富与升级制度内容,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管理效率与精度,使制度真正成为指导实践、促进发展的有力支撑。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

针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存缺陷,强化管理人员培训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培训内容应全面覆盖资产管理全链条,从采购、验收直至报废各环节,融合相关政策法规与内部制度,旨在通过系统性教育,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及管理艺术,确保资产管理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培训实践中,强调实战与操作性是关键。除理论基础外,结合医院实际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实操训练,以增强理解与应用能力。引入行业专家与资深管理者分享经验,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知识与经验的共享传承,提升管理人员的实战应对能力。构建持续性培训体系是保持管理队伍活力的保障。通过定期培训,更新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引入前沿管理理念与技术,确保其能力与医院发展同步,提升管理效率与适应性。最后,培训成效的评估与转化至关重要。通过严格考核机制,检验培训成果,为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同时,将培训成果内化于日常管理实践,驱动管理工作的持续优化与进步,确保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现代化与高效运作。

(三)优化资产配置与使用

优化资产配置与使用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对于增进运营效能与成本效益至关重要。首先,全面清查与评估现有资产,详实记录其数量、状态及使用频次,为科学配置奠定数据基础,确保资源优化配置,避免闲置与浪费。其次,构建科学的配置标准体系,依据科室特有需求、业务模式及发展趋势,精准备案各类资产需求,既防止资源冗余,又保障科室运作与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此外,强化资产使用监控管理机制,依托定期审查评估,洞察资产利用现状,及时干预低效或闲置资产,通过重新调配或合理处置,激活资产效能,提升使用效率。尤为重要的是,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推进资产管理智能化。实时追踪资产状态与位置,助力快速调度,实现资产的精细化与高效化管理。

(四)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强化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对提升医院资产管理效率与质量至关重要。首要任务是构建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需贯穿资产生命周期的各个节点,自采购至报废,确保信息实时更新与动态追踪。借此,医院能精准把握资产概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维护与系统更新不容忽视。伴随医疗科技演进与医院业务扩张,资产构成日益复杂,系统需随势升级,持续适配管理需求,保证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员工培训与系统应用推广亦为关键一环。定期培训强化员工对系统的操作熟练度,提升使用效能。鼓励主动应用信息化工具,推动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进程。

(五)强化固定资产监管与审计

强化固定资产监管与审计机制,对于确保医院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高效利用至关重要。首要之举,在于构建严格的监管体系,明确权责分配,覆盖资产生命周期的每一环节,从采购至报废,确保流程合规,责任到人。同时,加大对资产实际使用情况的监督力度,确保资源遵循预定目标合理配置,避免浪费与滥用。其次,定期固定资产审计是检验管理成效与合规性的有效途径。审计范围应全面,涵盖资产存在性验证、计价准确性、变动合规性、余额核实及信息透明度等方面,旨在及时揭示并修正潜在问题,促进管理优化升级。此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于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实时追踪资产动态,提升监控效能,快速响应并处理问题,同时增强审计工作的精确度与效率,为管理层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四、结语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作为运营核心要素,深刻影响其效率与经济成果。因此,提升管理质量成为当务之急,需从制度完善、人员培训、资源配置、信息化建设及监管审计等多维度协同推进,以期实现管理活动的科学性与规范化。此策略旨在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高效运作,奠定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石。共同致力于此,将推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迈入更高境界,实现管理效能的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闫俊.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4(03):51-53.

[2]周泉.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24(0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