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大量文献研究和实践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数字化转型中的主要风险类型及其表现,探讨了风险评估的方法选择、风险因素分析、风险优先级确定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包括技术风险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在内的系统化风险管理策略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实现变革创新、重塑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然而,数字化转型并非一帆风顺,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带来了诸多风险挑战。风险的有效识别与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于此,本文聚焦数字化转型风险这一重要议题,在厘清数字化转型主要风险类型的基础上,探讨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的系统方法,以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风险管控的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
数字化转型中的风险识别
(一)技术风险识别
技术风险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风险之一。纵观众多数字化转型案例不难发现,先进数字技术的引入与应用是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但同时也伴生着诸多技术风险。具体而言,在复杂的异构系统环境中,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互操作性问题可能导致系统失效,影响业务连续性;海量数据的汇聚与共享提高了数据泄露、丢失的风险;数字化环境下网络攻击事件频发,黑客入侵、恶意代码等对企业数据安全与业务运营构成严重威胁。以某金融企业为例,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引入了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用于客户数据分析与挖掘,但在系统升级过程中出现故障,导致部分数据丢失,客户隐私泄露,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影响。由此可见,系统安全、数据隐私、技术实施等是数字化转型技术风险的主要来源。
(二)业务风险识别
数字化转型对传统业务流程与商业模式构成重大影响,因而业务风险也是数字化转型不可忽视的风险维度。战略规划方面,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与企业整体战略相匹配,如果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盲目跟风转型,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战略落空;流程再造方面,数字化转型需要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和重构,但流程变革的不到位或执行偏差将影响运营效率;生态构建方面,数字化时代企业边界日益模糊,需要与合作伙伴共建产业生态,但生态伙伴的选择不当、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将制约生态价值的释放。以某制造企业为例,其启动数字化转型项目,对供应链各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业务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新旧流程衔接不畅,影响了转型进度和效果。可见,业务流程变革与优化是数字化转型业务风险的关键领域。
(三)人力资源风险识别
人力资源风险也是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普遍风险。数字化转型对员工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缺乏数字化能力的员工将难以适应转型后的新角色新职责;同时,数字化转型可能带来组织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员工对变革的不适应、抵触情绪将影响转型的顺利推进。某零售企业在推进门店数字化改造过程中,员工普遍存在数字化意识不足、操作能力欠缺等问题,对新系统和新流程的使用接受度低,导致数字化门店运营效果不佳。此外,在数字时代,各行业对数字化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流失也将制约企业转型的可持续性。因此,员工能力缺口、组织变革阻力、人才流失是数字化转型中需重点关注的人力资源风险。
数字化转型风险评估与分析
(一)风险评估方法选择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识别、分析、评价风险的系统过程,为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提供决策支持。数字化转型风险评估应结合多种评估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全面评估转型风险。定性评估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场景分析法等,通过专家经验判断,识别关键风险因素;定量评估可采用故障树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法等,计算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此外,考虑到数字化转型的动态性和复杂性,还需引入实时风险监测和动态评估方法,如风险预警模型、风险态势感知等技术,动态跟踪风险变化,及时发现和应对新的风险。西门子在数字化转型中采用了情景规划与风险雷达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情景分析识别潜在风险,利用风险雷达实现风险的实时监测和动态评估,有效提升了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二)风险因素分析
风险因素分析是风险评估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风险形成的内外部因素,揭示风险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为风险管控提供决策依据。数字化转型风险因素错综复杂,既有技术、业务、组织等内部因素,也有政策、市场、社会等外部因素,因素之间还存在交互影响与因果关系。因此,数字化转型风险因素分析应遵循系统思维,采用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框架。
(三)风险优先级确定
风险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需要评估各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优先级,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管控策略。风险矩阵是常用的风险优先级确定方法,通过横轴表示风险发生可能性,纵轴表示风险影响程度,将风险因素映射到矩阵的不同区域,直观展示风险水平。某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风险评估中应用风险矩阵,根据专家评分,从高到低确定了数据安全、关键人才流失、供应链中断三大优先级风险,并制订了相应的管控措施。
数字化转型风险管理策略
(一)技术风险管理策略
针对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风险,一方面要加强系统安全防护,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优化技术架构设计,提升系统弹性和韧性。在系统安全防护方面,应从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入侵检测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固系统安全防线,定期开展系统渗透测试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和修复系统漏洞;同时,开展全员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技能,营造良好的网络安全文化氛围。在技术架构优化方面,应充分应用微服务、容器化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构建解耦合、易扩展、可复用的技术架构,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采用混合云部署模式,在确保数据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利用公有云的弹性扩展和资源共享优势,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
(二)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对于数字化转型中的业务风险,关键是做好转型顶层设计,制定清晰的转型路径和目标,稳步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加强生态伙伴协同。在转型顶层设计方面,要将数字化转型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系统谋划转型重点领域和方向,明确阶段性目标,确保转型成果能够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建立跨部门的转型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形成转型合力。在业务流程再造方面,要系统梳理业务全流程,识别冗余环节、风险隐患,利用流程挖掘等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打通业务闭环;运用敏捷开发、持续交付等方法,快速构建数字化业务应用场景和最小可行产品(MVP),加速业务创新。在生态协同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枢纽作用,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在数据、技术、业务层面的互联互通;拓展跨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创新产品与服务,构筑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
(三)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策略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是数字化转型成败的关键。企业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完善人才发展体系,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赋能培训和成长机会,提升组织变革韧性。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系统开展员工数字化技能培训,提升数字化素养,缩小员工能力与转型要求的差距;优化绩效考核和晋升机制,将员工的数字化转型贡献纳入考核范畴,形成正向激励;鼓励员工参与转型项目攻关,在实践中提升创新实力。在人才引进方面,综合运用校企合作、社会招聘、猎头服务等多种渠道,加大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采用灵活用工制度,满足转型过程中的临时性、阶段性用人需求。在组织变革方面,及时调整组织架构,打破部门壁垒,构建扁平化、矩阵式的敏捷组织形1badf2402a55cf583749dd96c3a6499a态;营造包容开放、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转型热情。
(四)市场风险管理策略
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源于市场需求和行业格局的快速变化。因此,加强市场环境分析,实施需求驱动研发,深化客户服务,是应对市场风险的关键举措。在市场环境分析方面,要密切跟踪数字技术发展趋势,洞察行业数字化转型动向,采用情景分析、SWOT分析等工具,及时把握机遇与挑战;定期开展市场调研和用户访谈,了解客户需求痛点,发现潜在的新市场、新需求。在需求驱动研发方面,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客户行为和需求进行精准画像,以需求为牵引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敏捷研发团队,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快速迭代。在客户服务深化方面,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服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智能服务体验;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客户意见,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加强售后服务质量管理,完善服务标准规范,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伴生着技术、业务、人力资源、市场等多方面的风险挑战。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系统开展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制定标本兼治的风险管控策略。
(责任编辑 庄双博)
中国民商202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