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构建务实管用的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体系是新时代健全完善领导干部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重要任务,其主要内容有:突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聚焦专业领域、专业精神,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等;注重战略思维的培养和系统观念的运用。培训体系构建需明确培训重点,坚持分类分级,突出“补短强弱”“按需施教”,培训与实训相衔接,精准开展专业化培训,提升培训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关键词]新时代;专业化能力;干部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4)04-0107-04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并多次强调,党政领导干部“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增强提升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要求。
目前学界关于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研究成果较少,内容主要聚焦于其重要性及地方性实践探索方面,缺乏系统性的总结与提炼。本文拟就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体系构建作进一步梳理。
一、构建领导干部
专业化能力培训体系的必要性
构建务实管用的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体系,精准开展专业化培训,是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任务。
一是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结构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是新时代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与能力素质结构的内在要求。他强调指出,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fHs9RVWum9RxH2cTTDK+Nucx/fu6FwBXs60inix8kYI=攻坚克难,不仅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不仅需要政治过硬,也需要本领高强,并提出要增强八个方面本领,加强“七种能力”,明确了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深入,领导干部所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方式,较过去更加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这些都对干部业务能力和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加强本领域本专业的业务知识学习,还要加强对新形势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使自身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跟上时代要求,成为各领域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发展规律的基本遵循。首先,干部教育培训姓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坚持鲜明的政治导向,这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遵循。从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历程来看,干部教育培训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始终与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相契合,始终为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服务。其次,干部教育培训要遵循干部成长成才以及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干部教育培训是特殊的教育活动,具有一般教育的属性,也具有自身特殊的要求;既有教育工作的共同属性,也有干部工作的具体属性。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着眼于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本身,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加强对干部成长成才、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研究,不断提高培训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另外,干部教育培训要坚持守正创新。时代在发展,干部素质在提高,反映组织需要和干部需求的教育培训也必然要与时俱进。当前干部教育培训面临的突出矛盾就是干部越来越多样化的高质量培训需求与优质培训资源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干部教育培训必须要能够不断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需要。这也决定了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作为主课,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作为必修课,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培训作为重点课,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学习作为基础课,将能力培养贯穿其中,将互联网思维、信息技术融入干部教育培训课程设计中,不断改革创新培训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培训与学习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有效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整体水平。
三是应对国际国内局势的深刻变化的重要举措。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国发展进入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赋予新使命。一方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许多新机遇新挑战;另一方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实施“七大战略”、打赢“三大攻坚战”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对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此,干部专业化培训要聚焦解决复杂问题,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提升战略思维,明晰工作思路,掌握具体方法。要教育引导干部勇于开拓创新,增强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意识和能力,实现新的突破和跨越。
四是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应有之义。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速创新、迭代更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逐渐成为影响全球资源要素配置、政治经济新格局形成的关键力量。领导干部作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生态建设发展的重要主体,持续稳步推进数字化建设发展的关键要素,提升信息现代化能力,也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应有之义。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广泛应用,在为广大党员干部搭建了更为宽广的网络学习平台的同时,对党员干部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推动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加强领导干部
专业化能力培训的主要内容
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其专业化水平不仅会对本单位本地区产生影响,从长远考虑也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是当前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加强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干部要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斗争本领等,这也是领导干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与要求。这些专业化能力的养成和提升,并不是以单纯学习一些技巧就能获得的,最根本的是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掌握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具体实践中,经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而形成的。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要突出党性教育,突出政治训练,突出使命担当,心怀国之大者,把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重要课题,提高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意识,养成用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二是聚焦专业领域、专业精神,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等方面。干部专业化能力既包括干部普遍需具有的通用能力,又涵盖不同领域干部的业务能力,是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方法、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综合。其中,专业知识是指干部在履职过程中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体系,既包括政策理论性知识的储备,又包括在岗位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应用性知识的获取,如科技创新、社会建设、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等专门领域的政策知识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技能新知识,还有管理学、领导学等方面的应用型知识。专业能力是干部在业务工作中,通过专门培训与实践学习获得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与管理水平。专业作风则是长期以来运用专业化知识、形成专业化能力的行为习惯、操守修养等,如政治素养、党性修养、党风廉政、担当能力等方面。专业精神是按照岗位实际和业务规范所需要体现出的精神品格,也是岗位责任意识、敬业奉献精神、顽强斗争意志等的集中概括。
三是注重战略思维的培养和系统观念的运用。战略思维的培养与系统观念的运用是新时代干部专业化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当前我国发展所处环境复杂多变,全球化、信息化拉近了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两种道路”“两种制度”之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类风险挑战复杂多变。而对形势的深刻变化,更是要求广大干部看大局明大势,自觉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分析问题、推动工作。因此,在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时,既要关注现在,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统筹事业需要和组织要求,又要结合干部自身成长需求;既要突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又要重点提升领导干部系统集成、多规合一的思维能力,切实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
三、进一步构建完善领导干部专业化
培训体系的基本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指出:“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针对干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新时代构建务实管用的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培训体系,就是要聚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效果导向,注重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科学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开展务实有效的履职能力培训。
第一,明确培训重点,突出“四个聚焦”“四个打通”,推动0AFPTRjoN7iSALWkJpUcS/U2ZyYVHWasDs+eW3D+lSU=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紧密围绕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任务,以助力干部成长和推动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目标,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四个聚焦”: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聚焦地方中心工作,聚焦弥补干部能力短板弱项,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培训实效。在培训形式上突出“四个打通”:强化“学用贯通”,结合业务工作进行理论辅导、知识补充、经验学习;强化“业务融通”,按照业务关联、职责交叉原则跨部门、跨领域选调学员;强化“课堂打通”,坚持把培训课堂拓展到工作实境,把一线实践融入培训课堂;强化“实地汇通”,重点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地方实践的成功经验、特色做法转化为培训课程与教学内容,着力提高学员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第二,精准开展专业化培训,突出“补短强弱”“按需施教”,分类分级实施推进。目前干部培训通行分类原则,主要根据干部类别或职级进行分类。此外,结合履职能力培训实际,还可以根据干部组织管理权限以及岗位特点,对培训主体进行分层:一是决策层领导干部,肩负重要的领导职责和重大事项决策权,培训侧重从宏观能力出发,强化科学理论思维,提升战略思维能力,驾驭全局能力。二是管理层中层干部,担负着承上启下、统筹协调、推动落实的工作任务,其培训侧重加强对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学习领会,提高依法决策的能力、改革攻坚的能力、谋划发展的能力、履行岗位监督职责的能力等。三是执行层业务骨干,主要承担着贯彻上级部署、任务具体执行,其培训侧重在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科学工作方法,提高履职能力特别是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化政策执行与落实的能力等。专业化培训务实管用,就是要遵循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坚持培训与培养有序衔接,教与需互相匹配,围绕解决干部的学习必需点、工作困惑点、本领域难点,用专业课程、专业方法、专业师资培养专业干部,特别是通过领导干部授课、专家政策解读、先进典型启发、实践案例研讨、现场教学观摩、培训成果共享等方式方法,突出培训实效。
第三,培训与实训相衔接,突出“靶向治疗”“实战练兵”,加强岗位实践磨练。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与体悟实训相贯通,学习与运用相促进,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上级部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跨系统交流。针对干部能力短板弱项,注重实践实战,邀请专业人讲专业事,“让实践者学习、让关键人培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运用案例教学、行动学习法、现场教学等形式,启发学员深层次的思考和领悟,增强干部解决改革发展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坚持开放办学,突出“加强统筹”“共建共享”,提升培训保障能力。针对优质培训资源不充足不平衡的问题,加大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师资、课程、教材建设力度,提升专业化培训保障能力。坚持开放办学,注重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优势,巩固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为主体,以部门行业培训机构、党性教育基地、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网络培训平台为补充的干部教育培训阵地格局。加大分类归口培训力度,在做好专业化知识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剖析政策、解析任务、传授方法,促进实战化能力提升。对于专业化要求较高的部门,注重编写权威性培训教材,打造专门教学课程体系,纵深推进干部履职能力培训。
本文系2023年度上海市党建研究会立项资助课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系复旦大学党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白璇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