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金仲文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主编:张晓晶、杨涛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重大原则,重点部署了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
《决定》提到了“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等热点经济话题。
这些话题也是人民日报出版社近年来出版图书关注的焦点,每本图书都邀请产学研等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深入阐释、解读,推出了《读懂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 先立后破》《读懂中国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前沿课: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与人的发展:中国的逻辑与选择》《金融强国》《有形之手:透视中国金融史》《双循环:中国经济新格局》《聚焦需求侧:经济新格局下的消费、投资与出口》等一系列经济类图书,为每一位读者提供读得懂的经济“常识课”。
本文摘取了上述书中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观点,以助读者深入学习和领会《决定》提到的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力量。新时代,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发展规划,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一些领域正在由跟跑变为并跑甚至领跑,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成为我国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坚持智能制造这一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数智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全球产业体系智能化制高点。这是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数智技术不仅包括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技术,而且包括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关的一系列智能技术。要以数字技术进一步推动各类生产要素有机组合,以智能技术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潜在增长率,在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企业降本增效、产业链资源整合集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着力破解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供求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
完善扩大投资的体制机制,要注意注重完善政府投资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投资效率。由于公共投资一般缺少市场竞争约束,需要更加强调提高公共投资的效率。一个公共投资项目要具有理想的投资效率,一方面要满足最大化投资的乘数效应和最小化投资的挤出效应要求,能够带动更多的民间投资;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投资的社会综合价值,包括经济增长目标、社会公平目标、生态价值目标、空间布局优化目标等各方面。公共投资要根据社会成本和社会价值来评判投资效率,要找准公共投资领域中的短板和经济升级的关键领域,精准投资,防止杠杆率和金融风险过度上升,防止地方政府的公共投资盲目冲动,防止出现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库存增加、成本高企等问题。
要注重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建设,促进民间投资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领域,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让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公共产品投资,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以法治化为核心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提高行政服务效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耀武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是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选建一批中心卫生院。加强县级医院建设,持续提升县级疾控机构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行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三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及相关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进村级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建设,推动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同时,加快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四是始终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更好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黄承伟
从规模上看,2012年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由878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历史峰值1961.5亿美元。之后,随着对非理性对外投资的管理加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自2017年以来有所下降,2019年为1369.1亿美元,但仍然是全球排名前三位的直接投资输出国。从效益上看,走出去对企业提升盈利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新兴市场国家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优势进行有机结合,将加工生产基地向新兴市场国家布局以构建新型生产分工网络,在有效地推动合作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化运营能力。例如,红豆集团2007年联合中柬两国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省建立的西港特区已经吸引了来自中国、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的大批企业共赢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通过并购发达经济体的一些高技术企业,将自身的集成创新优势、市场优势和发达经济体企业的原始创新优势、核心零部件质量优势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推动了双方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部分项目已经成为“强强联合”的典范。吉利公司以18亿美元价格收购了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后,借助沃尔沃的技术储备和品牌影响力推出新车、拓宽市场,同时利用吉利的运营模式提升盈利能力,取得显著成效,使沃尔沃汽车公司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吉利集团在世界500强中排名243位,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迈向制造业高端的“排头兵”。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叶辅清
中国的气候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6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必须用30年的时间完成发达经济体60年完成的任务,可以预见中国碳中和之路将是艰巨而迅速的。从技术路线图上看,这个过程不会是线性,而是一个逐步加速的过程。
优化能源结构,加速“去煤化”进程。能源电力行业承载着最先实现碳中和的期望。未来须合理控制燃煤电厂的总规模,尽快推进燃煤电厂的峰值发电,通过稳步推进传统小火电的淘汰退出和高效火电技术的替代,以及加强电网建设、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措施,使得清洁电力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可大幅提升。天然气需要在达峰阶段发挥“过渡性燃料”角色。因此中短期内,中国须优化天然气的供给结构,同时大力推动CCUS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降低燃煤和天然气的碳排放强度。
推动交通电气化。要实现交通领域的碳中和,需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交通运输工具效率和提升低碳能源的利用水平。为此,需要加大对交通电气化的投资,大力推广智慧交通,提升新能源车的比重,同时积极推动航空和海洋领域生物燃料、氢燃料、电气化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促进消费低碳化。从需求端降低对高耗能产品的消费需求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需要加强节约型消费、绿色低碳消费等理念的宣传,出台激励措施完善引导和鼓励居民购买节能低碳产品和使用智能化技术。还要加强对企业排放的监督,建立气候环境信息自愿披露规范,引导企业生产低碳产品和采用低碳技术,并通过回购旧家电、鼓励节能家电消费等方式促进新的绿色产业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能源研究室副主任田慧芳
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是“自我封闭”的国内市场,眼光不能局限于国内,而要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市场规则、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与全球市场互联互通。从长远来看,做大做强国内统一市场是为了利用超大规模市场来集聚资源,以庞大的内需市场引领和推动外循环,增强应对复杂国际竞争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打造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要推动商品和要素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流动,在全国范围形成统一市场体系;同时,在国内充分开放的基础上,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有效对接,推动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深化质量认证国际合作互认,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提高中国品牌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知识产权制度会增强对创新的激励,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引导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有序流动与合理配置,完善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应用的体制机制,有利于以国内大市场为“内核”强力吸引海外高端要素资源向我国汇聚,塑造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新优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大树
责编:杨琳 yanglin@ceweekly.cn
美编:孙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