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面向大众的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高中语文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与学,实现语文的育人功能,实现高中语文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高中语文强调以核心素养为本,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高中语文而言,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
高中语文教与学,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在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强化阅读教学,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要加强思维训练,提升思维品质,高中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评价、推理等活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要关注审美教育,提升审美素养,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可以感受美的魅力,提高审美素养。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要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元素,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如诗词朗诵、书法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教与学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阅读教学、加强思维训练、关注审美教育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