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人类美好的向往》

2024-08-27 00:00:00
雷锋 2024年8期

连载(五)

陶克 著

4.胆大的“中青人”

1963 年 2 月 16 日,毛主席的秘书林克接到传达室一个电话,说是中国青年杂志社送来一封给毛主席的信。林克让人取回来信,打开看后,知道了来信者的意图。

1989 年 11 月,我在中国青年杂志社见到了总编辑邢方群,那时他已两鬓如霜。谈起 26 年前给毛主席写信的事情,邢总编仍然激情飞扬。

“1963 年的早春啊,太难忘了!尽管天气寒冷,人们还捂得严严实实的,但心里激荡着一股暖流。学雷锋的春潮已在辽宁等地涌动, 许多报刊报道了雷锋的事迹。当时我们杂志社一位记者在辽宁亲眼看见群众自发开展学雷锋活动,便加紧采访,掌握了包括《雷锋日记》在内的大量素材。2 月 11 日,我召集编委会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雷锋是个时代的典型。但是怎样宣传呢?显然,杂志要想后来居上,就要更集中一些,更有深度,更有声势。大家经过热烈讨论和研究,决定出一期学雷锋专辑,并请毛主席和周总理题词。当时有点犹豫:毛主席工作那么忙,会不会题词?最后大家都认为,毛主席非常关心《中国青年》杂志,对宣传雷锋不会不支持,便决定试试看。大约在 2 月中旬,编辑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请求为雷锋同志题词的信。”

当时,起草给毛主席信的是中国青年杂志社思想修养组的编辑朱伯颖,据他晚年回忆,给毛主席的信起草好后,又经过中国青年杂志社领导的反复斟酌、修改才定稿,信中写道:“现在全国已掀起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我们《中国青年》杂志拟出一期学习雷锋的专号,向全国人民推荐这个先进典型,教育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好地锻炼成长,恳请您老人家为雷锋题词。”信拟好后,请总编室写毛笔字不错的同志用一张宣纸抄写,再在信封上写上“中南海,呈毛主席”,信在 2月16 日送出去。因为当时是朱伯颖起草这封信初稿,就由他来与毛主席办公室联系。信送到中南海西门传达室。

林克回忆,当天,值班警卫打电话告诉他,毛主席已经醒了。根据多年的习惯,毛主席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秘书把最新收到的文件、资料送给他。因此,在接到电话后,林克立即拿出要送给主席批办和阅处的文件和资料,来到主席寝室,其中有《中国青年》杂志请主席题词的信。林克把文件、资料放在主席床头的长桌上,面对着毛主席,向他汇报了需要批阅的文件、重大的国际新闻,然后,提到了中国青年杂志社请他题词的信。林克汇报的时候,毛主席一直看着他,但没有说什么。

大概两天后,朱伯颖打电话去问,毛主席看到信了吗,答应题词了吗。林克说,信收到了,主席也看了,但没有表态。

朱伯颖把这个情况告诉邢方群,大家一起推测:主席没有表态,也就是没有拒绝,那就还有希望,耐心等一等。

又过了两天,朱伯颖又给林克打电话,当时,他心里很紧张,电话筒拿到手里感到沉,心里翻腾:“主席操劳国家大事,太忙了,万一不给我们题词,也没辙。”

曾经当过记者的林克,倒是很理解这些年轻同行的心情,更知道毛主席平易近人的风范。中国青年杂志社的同志一次次打电话催问,他都热情接听。这次,林克告诉了一个好消息:“毛主席答应了,要给你们题词。”

电话这头的朱伯颖那个高兴啊,差点儿就欢呼了。他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邢方群,大家都听到了,停下了手中的活,来到总编办公室,高兴得都叫好。邢方群笑呵呵地看着朱伯颖说:“还得再给毛主席说说,我们社里准备3月1日出学习雷锋专辑,编辑印刷需要一周时间,希望毛主席在2月25日前题好。”朱伯颖又一次拨通了林克的电话,林克很爽快,说:“我报告主席。”

其后的几天里,中国青年杂志社的电话机,成了大家最关注的宝贝,电话一响,都扭头去听。“毛主席办公室来电话了?”盼了一天又一天,大家心里急呀,都知道毛主席日理万机,不应该催主席,但又盼着主席早点题词。

当时,毛主席已经看过这封信,林克把中国青年杂志社的要求, 报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让林克先拟几个题词供他参考。

林克认真学习了雷锋事迹,拟写了十几句话,如“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雷锋同志鲜明的阶级立场”“学习雷锋同志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学习雷锋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等等,然后交给了毛主席。

其实,在中国青年杂志社的同志们来信之前,毛主席早就听说了雷锋的事迹。对于雷锋的名字,他知道得就更早了。

一年前,在武汉东湖宾馆,毛主席阅读《解放军画报》,其中《五好战士与红领巾》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篇报道说的就是雷锋。旧社会的一个苦孩子,在新中国当上了两所学校的辅导员,这是劳动人民的自豪,是解放军的光荣。这个小战士长了个圆脸蛋,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他辅导孩子们学习,带着孩子们到地里参加劳动,教孩子们艰苦朴素。

1963年 2月初,《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在十几天时间里集中报道了雷锋的生平事迹,发表了相关社论、评论, 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他仔细阅读后,深情地对罗瑞卿说:“雷锋值得学习啊!向雷锋学习,也包括我自己,我也向雷锋学习。”

这是毛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之前,第一次讲出“向雷锋学习”的话。

1963年 2月9日,《号召全军迅速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同志模范事迹的活动》的通知,由总政治部正式下发全军。《解放军报》在同一天发表了题为《像雷锋那样做个毛主席的好战士》的社论。总政治部还编发了《雷锋日记》,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在这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雷锋生前所在班“雷锋班”光荣称号。 罗瑞卿为“雷锋班”命名大会题词“伟大的战士—— 雷锋同志永垂不朽”。《中国青年报》向团中央报告,在全国青年中开展学习雷锋同志的活动。2月15日,团中央决定,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教育活动。

5.宏大的视野

一支军队出现“烈火金刚”式的英雄,不足为奇,但出现像雷锋这样做好事的道德模范,却令人耳目一新。从秋收起义到三湾改编,再到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我们党一直追逐着建立一支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的理想。

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和一切旧式军队完全不同,每到一地,放下背包就为老百姓挑水扫地,上街宣传,办识字班,组织民兵、儿童团,成为战斗队、生产队、宣传队,成了人民军队的使命、形象和名片。

抗战胜利前夕,毛主席代表全党又一次宣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这就是人民军队制胜的根本原因!

雷锋像谁?在战争年代,毛主席曾明确号召学习白求恩、张思德, 还有一个老愚公。他们也是雷锋学习的榜样。

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1939 年, 八路军出了个白求恩。白求恩是一个加拿大共产党员,万里迢迢到中国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来到抗日前线晋察冀边区,以精益求精的医术和对伤员极端热忱、极端负责任的精神,使八路军重伤员的救活率达到 80%,同时还为边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自己却在一次紧急手术中受到致命的感染,于1939年11月12日不幸逝世。后来,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JZNwmlSc/6OxKz/4Ukez5w==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938 年,白求恩在延安。翻译介绍道:“主席,这位是白求恩先生,著名医生。”毛主席说:“我知道你呀,你就是那位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委派,不远万里来中国参加抗日的白求恩同志。”

在《纪念白求恩》中,毛主席用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教育我军官兵,有很多金句流传至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那个时候在打仗,按一般的思维逻辑,这种时候要强调树立一种战斗精神,但是毛主席没有讲,他讲战斗精神背后深层的东西,他讲了如何做人,讲了人的高尚品质,要求我党我军指战员争做“五种人”。

《纪念白求恩》是做人的教科书,在雷锋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 请看他的几篇日记——

敬爱的毛主席,我看到您写的《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深受教育,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过去有人讽刺我说:“你积极有什么用,那么点的小个子,给你一百五十斤重的担子,你就担不起来。”我听了这话,还埋怨自己为啥长这么点小个子呢!可是,您老人家说:“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话给我很大鼓舞。个子小,我也要尽我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向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学习。

——《雷锋日记》1960年2月15日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