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体育锻炼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2024-08-22 00:00:00黄红
科学导报 2024年55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习惯小学生

" 一、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

" (一)缺乏锻炼

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够稳定,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很多小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平时比较懒惰,缺乏锻炼的习惯,身体素质自然也就得不到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 (二)学习压力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和学生认为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其主要责任。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创新、改进。但目前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填鸭式”教学法、“一言堂”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会增加学生学习压力。

" (三)缺乏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感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去学习、了解这一事物的相关知识。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思想比较单纯、好奇心较强、求知欲较强等都是他们的特点。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他们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 二、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小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偏低

在新课改下,小学生身体素质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少锻炼导致身体肥胖及对体育学科认识淡薄不锻炼等。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身体素质整体水平偏低的问题,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 (二)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例如:在练习跑步时,教师总是让学生从原地跑向操场中央进行练习,这样不仅阻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容易造成学生受伤。

" 三、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策略

" (一)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比如拔河比赛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在游戏中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竞争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有利于提高其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课程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小学生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作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还要关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引导,让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 (三)丰富体育课堂内容

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体育意识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有趣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例如:在进行身体素质训练时,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进行田径项目训练时可以采用小团体比赛法等;教师还可以在进行篮球、足球等运动时引入“足球传接球”游戏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并且要不断地给他们创造锻炼身体的机会,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要想促进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其次要从教育体制入手,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最后要加强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谋道镇谋道小学)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习惯小学生
上课好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00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我是小学生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