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马铃薯晚疫病

2024-08-22 00:00:00
科学导报 2024年55期
关键词:晚疫病种薯田间

马铃薯晚疫病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一类农作物病害,也是山西省马铃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马铃薯的叶、茎和块茎均能受害,发病严重时叶片萎蔫卷缩枯黄,薯块表面产生褐色病斑,重发时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根据对马铃薯晚疫病菌源量和气候趋势等因素的分析,预计今年山西省马铃薯晚疫病总体中等发生,大同、忻州、朔州、吕梁、长治局部区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0万亩,8月下旬进入发生盛期。推广应用农药减施技术,可以减轻马铃薯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提高马铃薯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马铃薯生产提质增效。

预报依据

"

1.田间见病晚、发展慢

6月以来,大同平城、晋中平遥、忻州五寨等地陆续查见中心病株,与往年相比偏晚5~15天。由于山西5~7月上旬降水普遍偏少,高温天气偏多,造成北部部分和中南部大部不同程度干旱,气象条件不利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田间病情发展缓慢。截至7月17日,全省马铃薯晚病发生面积0.71万亩,较近5年同期减少92.1%。

" 2.后期天气有利于病害流行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8月大同、朔州、忻州和吕梁北部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晋城和运城的南部降水量较常年偏多5成以上,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5成;全省平均气温除运城南部偏高1℃~2℃,其余地区偏高0℃~1℃。8月降水偏多,对山西省马铃薯晚疫病侵染和流行有利。

防控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马铃薯农药减施的基本防控原则是从整个地块的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控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系统平衡和多样化,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防控对象

主要防控对象为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疮痂病、马铃薯黑痣病、马铃薯病毒病、蚜虫、二十八星瓢虫、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

防控方法

" "

1.优良品种选择

选用已登记的、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符合种植目标的抗病、抗逆、优质、高产的各类脱毒种薯品种,马铃薯种薯应符合GB18133的规定。

" " 2.进行合理轮作

宜与禾谷类、豆类、葱蒜类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忌与茄子、辣椒、番茄等茄科作物轮作。

" " 3.及时清洁田园

在马铃薯收获后,及时处理田间残株落叶。在马铃薯生长季病虫初发期,及时清除病虫叶片或植株,带出进行烧毁处理。

" " 4.做好深耕整地

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土壤25~30cm,每3年至少深耕或深松35cm以上一次,纳雨蓄墒。

" " 5.严格刀具消毒

对50g以上的种薯进行切块时,用0.5%高锰酸钾或者75%酒精对刀具反复消毒,每次浸泡刀具3~5分钟,切刀每使用10~15分钟或切到带病种薯时,及时消毒或更换已消毒过的刀具。刀具消毒应符合GB/T31753马铃薯商品薯生产技术规程。

技术措施

1.生态调控措施,推荐高垄种植。单垄单行播种时,行距90cm左右;大垄双行播种时,垄距110cm~130cm,垄上行距30cm。垄高20cm~25cm。

2.合理密植。每亩3500~4000株。合理间套作,与玉米、高粱等作物进行间作或套作。

3.理化诱控。一是灯光诱杀,每2~3公顷地块设置1台频振式杀虫灯,在成虫活跃期诱杀趋光性害虫成虫。杀虫灯应符合GB/T24689.2植物保护机械杀虫灯规定。二是黄板诱杀,在苗期至开花期,每亩投放规格为20cm×30cm的黄板15块或30cm×40cm的黄板10块,诱杀蚜虫。

4.人工捕捉害虫。利用二十八星瓢虫、豆芫菁的假死习性,拍打植株,用薄膜、盆具在地面盛接坠落成虫,集中杀灭。

5.生物防治。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丁子香酚等生物农药进行叶面喷施。

注意事项

" "

1.适时用药

科学监测田间病虫害种群动态变化规律,结合不同物候期和气象因素等条件,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按照防治指标及时喷药防治。

" " 2.科学选药

根据田间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和农药特性,有针对性选择杀虫剂和杀菌剂,并采用二次稀释法配置成一定浓度药液。应选择稀释倍数高、防治效果好、低毒低残留的高效化学防治药剂,宜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 " 3.精准施药

采用无人机、高杆喷雾机等智能施药装备,降低农药施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

" " 4.档案记录

在马铃薯生育期,将每次施药作业时间、药剂名称、次数、施用量、施药方法、操作员等内容填表记录,并归档。

防控建议

"

1.监测预警

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田间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出现3代1次侵染后,及时开展大田普查,发现病情开始扩散,立即进行防治。

" 2.药剂防治

病害发生初期,使用药剂以保护剂为主,推荐药剂有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128~192克/亩、60%丙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80~100克/亩、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40毫升/亩等。普遍发生则以治疗剂为主,推荐药剂有687.5克/升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60~75毫升/亩、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107~150克/亩、40%烯酰吗啉·氰霜唑悬浮剂25~30毫升/亩等。注意交替使用不同药剂。

猜你喜欢
晚疫病种薯田间
春日田间
科教新报(2023年13期)2023-08-15 10:18:52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田间地头“惠”果农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11-28 05:07:50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18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28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20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金桥(2020年9期)2020-10-27 01:59:34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2:52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蔬菜(2016年8期)2016-10-10 06:49:06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中国马铃薯(2015年3期)2015-12-19 08: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