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学习好、领悟好、运用好这一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将其贯穿出版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凝聚思想共识,坚守党管出版的政治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发展,是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极大深化,是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精准判断,也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实现了体系性跃升、创造性升华。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擘画了宏伟蓝图、规划了实践路径、提供了方向指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坚定政治立场、科学理论体系、深刻实践价值、深厚人民情怀和鲜明开放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是国有文化企业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激烈等严峻形势和困难挑战时,能够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坚实保障。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自上而下推动集团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进一步凝聚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出版工作实践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共识;进一步增强勇担新的文化使命,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严峻形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坚定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吉林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省、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吉林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集团党委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出版,坚决扛好政治责任、领导责任,贯彻落实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要求,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深入开展宣传宣讲,全面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党建+立项攻坚”品牌建设;健全联合监督机制,深化政治生态调研,建立廉政教育基地,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折不扣推动党中央、省委各项决策特别是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大部署、重要任务在集团落实落地。
聚焦主责主业,保持践行使命的经久恒力
国有出版企业作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重要力量,越是在形势复杂、局势关键的时刻,就越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任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全神贯注抓好出版主业,以精品佳作不断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一是突出精品创作。建立集团图书精品选题库,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一批通俗理论读物;出版《热血:东北抗联》等一批重点出版项目图书;推出“中国劳模”(第一辑)等系列丛书;推动完成《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生态修复》等7项国家“十四五”出版项目;如期完成《昭明文选》影印版、《宋振庭文集》、三地三摇篮系列丛书等28个吉林文脉工程子项目,策划打造《黑土地生态保护三部曲》等一批服务“三农”的精品出版物;《掌握“看家本领”》等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创造青春之中国:走近李大钊》等16大类83个项目荣获2023年国家级奖项或入选国家重点项目。持续围绕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任务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点,既放眼全国各地、又根植吉林沃土,深挖红色吉林、生态吉林、冰雪吉林等特色资源,以持续实施好《吉林文脉》出版工程为引领,以完成好《吉林全书》出版任务为契机,坚持抓选题策划、抓作者资源、抓编辑加工、抓装帧印刷、抓宣传推介、抓发行销售,打造一批思想精深、内容精湛、制作精良、市场欢迎,反映吉林之美、发展之变、振兴之势的图书精品。
二是抓好正面宣传。用好集团图书、报刊、网站等平台载体,打造具有一定流量的公众媒体号,全媒体、全要素融入吉林元素,多角度、多方位宣传吉林,吸引更多人认识吉林、了解吉林、关注吉林,持续拓展“吉林流量”,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突破汇聚力量。积极筹备“中国医院院长年会长白山论坛”等大型展会,大力开发市(州)旅游口袋丛书等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图书和文创产品,为促进吉林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行业繁荣发展引流增效。
三是推动文化交流。加快吉林出版“走出去”步伐,在完成中宣部“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项目《韩国之美特讲》《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出版任务的基础上,用好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深圳文博会等国内外重要展会平台,宣传展示吉林出版成果;主动参与国家外宣类出版项目,加强版权输出贸易,讲好吉林故事、传播吉林声音,助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坚持守正创新,激发砥砺前行的发展动力
作为地方出版集团,我们深知只有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产业转型、深化企业改革,壮大实力规模,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中展现新气象、体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一是以创新谋转型。实施数字化基础设施资源库建设,加快推动传统出版资源数字化转化,推进出版资源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强新技术应用,启动“AI数智化融合出版运营平台”等数字融合项目,策划打造更多适应有声阅读、数字阅读、交互阅读的数字产品,谋划实施更多创新阅读形式的VR、AR和人工智能、元宇宙类数字项目,开发更多冰雪教学、滑雪体验、场景模拟等内容,推进全省文化资源、文化符号、文化印记更好地转化为数字文化产品。加大印刷板块技改力度,尽快补齐印刷技术短板,有序推进印刷产业数字化升级,不断提升印刷质量和产能产值,着力满足印刷市场需求。做强实体书店,以满铁图书馆旧址为基础,以长春市建设历史文化街区为契机,推动实体书店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融合,建设集文创开发、艺术品拍卖等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活动区域;在校园、社区和商业街区、文化综合体内设计打造特色书店、最美书店,增强实体书店创意化、多样化服务功能,切实让新华书店成为文化传播地、拍照打卡地、人流聚集地。做好线上发行,用好数字出版中心和直播间,持续开拓直播、短视频等新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营销活动;推进全省新华书店门店连锁经营,打造吉林新华微信小程序云书店平台、直播电商平台营销矩阵,进一步扩大图书线上销售规模。
二是以人才强产业。落实人才强企战略,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加大优秀毕业生招录力度,重点引进数字出版、线上发行、网络直播等新技术人才,进一步壮大企业第一资源;积极开展“四力”教育实践,举办主题出版、数字出版、线上发行专题培训和编印发业务技能大赛等,用好老带新、师带徒、传帮带模式以及出版学科建设校企融合机制和中版集团人才培训平台,全面提升企业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外部人才的使用,深化与中央党校、吉林大学等高校知名学者和全国、省内知名作家的合作,着力汇聚一批高端作者、发掘一批潜力作者,为产品内容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以改革促发展。深化出版供给侧改革,用好出版书号资源,调整出版结构、做精优势产品、提升单品种效益,不断加大有效供给;优化产业链条,推动图书、报刊、印刷、发行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有效衔接,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资产、投融资、预决算管理,突出财务、审计监督,落实考核激励约束制度,健全内控闭环管理体系。谋划开展质量管控、成本管控、安全生产管控三个专项行动,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破解历史难题、破除制约瓶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与中版集团等“国家队”和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方强势出版企业的战略合作,借助优势资源,持续推动在图书宣传、市场开发、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扛好新的文化使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前景壮阔、责任重大。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锚定内容建设能力、数字融合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引领支撑能力提升和推动由资源依托型向市场开拓型转变“四提升一转变”战略目标,讲政治、出精品、谋创新、强产业、抓宣传、促发展,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出版企业,为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强国贡献出版力量。
(作者: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雷 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