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两张照片引出的话题
图1是色彩亮丽的巍巍宝塔山和滔滔延河水,见证了我们民族的奋进与崛起。八十多年前有一首歌曲唱遍了中华大地,就是莫耶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延安颂》:
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图2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时与文艺工作者合影的黑白老照片,它无声地讲述着八十二年前的一次重要盛会。中共中央于1942年5月2日至23日在延安杨家岭召集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史称: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同志代表党中央分别于5月2日和23日两次到会的讲话,汇编成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
延安作为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的新起点,《讲话》无疑具有里程碑或转折点的意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了,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八十多年来,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自觉投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正确政治立场、深刻思想内涵、感人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八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充分表明,《讲话》是党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智慧结晶,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照亮着我国文艺事业发展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二、理解《讲话》的方式创新
鉴于这次讲座的听众是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部分青年教师,那么如何理解《讲话》,就不仅是一个知识介绍、思想阐发的“传道授业”,而且应该是一次回顾历史又超越历史的“创新创意”,尤其要结合听众的专业,与时俱进并融会贯通学习掌握《讲话》的精神实质。
于是,我采取现场启发听众的方式,根据事先准备的资料,共同参与互动,拟创作一个三分钟电视专题片的构思,提出理解《讲话》精神的创意思路。
创作一个专题片,首先是明确主题。“与人民同行,为时代抒情。”这是在《讲话》中发表的,是八十多年来无产阶级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取向。其次是草拟题目。如“红色文艺永放光芒”“文艺的延安记忆”“延安,书写新时代”“中国新文艺,从延安出发”等,这些题目力争言简意赅提炼出《讲话》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再则是安排结构,在结构中,以“鲁迅: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作为引言,因为作为近现代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鲁迅,他开创的中国新文艺,一直秉持启蒙大众和改造国民性的宗旨,他的人民性和时代性的文艺思想和《讲话》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围绕主体部分,内容依次呈现为:
第一部分:《讲话》前的延安文艺
从全面抗战到延安的抗战文艺。抗战爆发以后,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特别是作为中国革命大本营的延安,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成立了如中国文艺协会、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鲁迅艺术学院、西北文艺工作团等文艺团体。特别是1939年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风靡一时,由延安唱到了各个抗日根据地。1942年,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相持阶段,我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中心的整风运动,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部分:《讲话》的主要内容
树立一个根本观念。文艺的目的和作用是“使文艺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明确两个关键问题。文艺“为什么人”?是为人民大众。文艺“如何为人”?首先是要求作家转变世界观和立场,“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其次是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我们的文艺既然是为工农兵,那么所谓普及,也就是向工农兵普及,所谓提高,也就是从工农兵提高。”
解决三个关系。在作家态度上,歌颂与暴露的关系;在作品来源上,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在文艺标准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各个阶级社会中的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政治标准和不同的艺术标准。但是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
第三部分:《讲话》后文艺的新貌
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广大文艺工作者以现实斗争的生活为源泉,创作出许多为广大工农兵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反映生产斗争、民族斗争新题材和新主题的作品占据了主要地位,广大工农兵群众在作品中真正取得了主人公的地位。其代表作主要有: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丁毅等的新歌剧《白毛女》;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小型秧歌剧《兄妹开荒》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的文艺走上了全面繁荣的道路。
尾声主要呈现几代领导人的相关文艺论述。邓小平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要求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提出的“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三、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北京讲话”的电影例证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们从近年来上映的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金刚川》 (2020年)、《长津湖》(2021年)、《狙击手》(2022年)和《长津湖之水门桥》(2022年)中,就可看出践行文艺与人民同行、为时代抒情,所呈现出来的新的美学特色。
一是,国家意义与人文意识的结合。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的“立国之战”,向世界展示了崛起的中国形象,至今依然是我们建设祖国和捍卫和平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人文意识更富有生命存在及其价值的美学标准。毕竟和平是人类文明的永恒追求和共同理想,战争作为追求和平的极端手段,是一把对人类文明有着难以破解的冲击双刃剑。《金刚川》《长津湖》《狙击手》和《长津湖之水门桥》,较好地结合了国家意义的宏大叙事与人文意识的个人体验。
二是,英雄意义与生命意识的结合。英雄主义是所有正义战争弘扬的价值观,塑造民族的英雄人物也是世界战争电影的共性目标。我们的抗美援朝电影已经塑造了很多广为流传的英雄模范,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胜利和捍卫了祖国的荣誉。《狙击手》和《长津湖之水门桥》又从现实伦理和生命意义上思考个体生命的“生死”大事,那么如何表现这类个体生命的悲剧呢?可以运用电影的叙事技巧,如拉开时空的“倒叙”、托物言志的“缅怀”、注重写意的“虚拟”。
三是,宣传意义和传媒意识的结合。有关抗美援朝的文学艺术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武器,“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先后不容倒置。近年来《金刚川》《长津湖》等电影的集中上映,可视为是一种宣传意义和传媒意识的互动。由于电影具有大众文化和艺术审美的双重属性,因此就应该与时俱进地贴近时代和受众。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不论是作为艺术创作的资源宝库,还是成为民族力量的巨大动能和建立意识形态的国家话语,抗美援朝都是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经典话题。
这批以抗美援朝战争为题材的电影,之所以能取得可观的“票房收入”和积极的“社会反响”,是因为既满足了人民群众了解这段历史的观影需求,又实现了民族复兴时代强调意识形态的政治诉求,再一次说明了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文艺提出的要求,那就是: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四、《现代艺术》2022年第5期,一次成功策划的“揭秘”
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的文艺期刊《现代艺术》,以其丰富的容量、敏锐的思维,融专业性、时尚性为一体,立足四川,面向全国,追踪热点,深度挖掘,一直践行《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人民同行,为时代发言。
2022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同时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引导四川省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激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扶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杂志社携手16个文艺领域,各推荐5位,共计80位德才兼备、创新创作的青年文艺工作者代表,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成就总结介绍。
这期专题“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致敬新时代 抒写新荣光”得到了省内外文艺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那么,它成功的奥秘又在哪里呢?
首先,突出了一个文艺主题:文艺为人民,作家显实力。推出的这80位青年艺术家,长期扎根基层,不论是教学的,还是创造的、表演的,都深入生活第一线,用自己的作品表现人民的喜怒哀乐,并多次获得政府和行业的各类大奖,毋庸置疑,他们是四川文艺的未来。
其次,抓住了两个时间节点:“五四青年节”和“5·23讲话”。五月不仅是初夏生长的季节,更是红色的、富有历史意义的月份。刊物找到了两个时间点,并进行了成功嫁接,产生出“1+1>2”的神奇效果,可谓“一箭双雕”。
最后,显示了三个策划亮点:一是政治站位高。这个专题本着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以及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鼓励青年文艺工作者创新创作,促进我省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二是艺术门类齐。细分为国画、油画、版画、戏剧、音乐、民间文艺、摄影、书法、舞蹈、曲艺、杂技、电影、电视、文艺评论、文艺志愿服务、诗歌,共16个文艺领域。当然稍有遗憾的是未能对音乐做进一步的细分。三是青年文艺家。四川文艺界老中青三代实力雄厚,人才辈出,省文联充分发挥组织和专业的优势,团结和培养广大中青年文艺骨干,引导他们走大道、出精品,扶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
五、《故乡几万里》:讲好“中国故事”的美学创意
2024年5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开播四川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四集历史人文纪录片《故乡几万里》,再现了一段尘封百年的历史。从1892年开始,一群胸怀理想,又对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文化充满好奇的年轻人,不远万里,辗转数月,从“枫叶之国”加拿大来到了中国“天府之国”的华西坝,为古老的中国引入现代西医,首开西式教育。在一段段模糊的影像里,在一声声亲切的话语里,一桩桩往事,如在目前;一个个人物,生动呈现。
这部纪录片不仅是记述历史,更是让历史告诉未来。
(一)双向性,文化交流的新理念
《故乡几万里》深入挖掘历史,发现了中西文化的双向性交流,既有这群加拿大年轻人给古老的中国输入现代的医疗技术、防疫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也有古老中国悠久的文化、淳朴的情感、优美的自然和传神的艺术深深地吸引和影响了他们。以至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仪式,那就是这些在中国四川工作生活过的加拿大友人和他们的后人,每年金秋十月的一天都要在加拿大的一个中餐馆聚会,从耄耋到幼童,吃中国菜、唱中国歌、说中国话,翻阅当年的照片,回忆曾经的往事。这个延续了八十多年的聚会就是文化互通的经典案例。
片中用大量具体可感的人物和形象生动的画面,还有准确精练的解说,告诉我们中西方文化尽管内容有差异,但等级无高下,任何文化的交流呈现的是双向互通式。这可视为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百余年来的历史回应。
(二)三代人,历史回顾的新视角
这个纪录片打破了我们司空见惯的“编导视角”,用历史的当事人——绵延三代的“亲历叙事”演绎这段佳话。医学博士启尔德从1892年来到中国,后来启真道子承父业,再后来他出生于中国的儿子、加拿大皇家医学院院士罗伯特,为纪念爷爷,于1998年成立了专门的基金会,继续从事中加两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他们全家三代九人书写了延续百年的“中国故事”。由此又牵出在中国创办第一个牙科诊所的林则博士、在中国从事教育三十多年的启尔德的长女婿黄思礼,还有一直支持中国革命的加拿大进步人士文幼章、云从龙。
中国和加拿大是能代表东西方文化的两个优秀国家,白求恩的故事足以见证两国的友谊。所以,片中记录启尔德三代人对中国现代医疗和医学教育的贡献,不仅是一段美好的历史回忆,更是一则人类共同守护健康和追求真理的传奇佳话。
(三)讲故事,艺术传达的新方式
如前所述,《故乡几万里》总体上是在启尔德全家三代人叙事框架下,每一集分别讲了一至两个生动感人的故事。第一集《肇始》讲述了启尔德来到中国内陆的成都,开办中国西部第一家西医诊所的故事;第二集《脚步》讲述了如何创办华西协合大学,故事的主角有来自加拿大的总工程师“苏木匠”、用自己身体给学生做实验而不幸去世的谢道坚医生,更有“中国牙科医学之父”林则博士等;第三集《时光》围绕一场持续八十多年从未中断的活动说起,重点讲述了黄思礼带着一群加拿大儿童耳濡目染中国文化的故事;第四集《挚友》讲述了加拿大青年文幼章和云从龙参与中国革命的惊险故事。
如何揭示纪录片“影像意义系统的意蕴”,呈现其中历史和艺术交织的声音与画面、字幕与内涵、构图与象征、能指与所指的艺术张力,可见出编导的美学能力。该片采取大故事套小故事的表达策略,不能不说是尽显创意的匠心独运。
19世纪末以来,当启尔德、林则、文幼章等离开生养他们的国度,横跨浩瀚的太平洋,来到中国,走过漫长而崎岖的道路,落脚四川,于是就有了“故乡几万里”的山重水复。一百多年过去了,今天四川广播电视台通过声画艺术,借助现代传媒再一次开启了他们“归程再启航”的柳暗花明。
它抒发的是一腔浓郁的生命故土情。
它呈现的是一次精彩的历史故事化。
它跳动的是一颗赤诚的拳拳故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