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比较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和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诊断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耳血栓(LAAT)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为超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提供支持。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沧州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5例进行心脏检查的AF患者,均接受3D-TEE和2D-TEE检测是否存在LAAT,根据患者开胸手术结果将患者分为LAAT组(31例)和非LAAT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3D-TEE和2D-TEE检查心动图指标、诊断结果及对LAAT的诊断效能。
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疾病史、生活习惯、房颤分类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2D-TEE检查比,两组患者经3D-TEE检查左心房内径(LAD)更长,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更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3D-TEE检查与金标准诊断结果一致性高于2D-TEE;3D-TEE诊断LAAT的准确率高于2D-TEE(均P<0.05);两种检查方法对LAA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AF患者中采用TEE检查LAAT的形成,其中3D-TEE更能精确反映左心耳的结构和状态,且诊断准确率高。
【关键词】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 心房颤动 ; 左心耳血栓
【中图分类号】R54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4.0108.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4.035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左心耳位于左心房的前部,其功能是帮助心房收缩时将血液推向心室。由于心房收缩不规律,血液在心房中停滞,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左心耳是AF患者中形成血栓的常见部位,若未及时发现或处理左心耳血栓(LAAT),则存在血栓脱落的风险,进而导致其他器官栓塞,尽早识别并采取正规治疗对AF患者意义重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可以清晰地显示心内结构和血流,具有图像清晰、无辐射等优点[1-2]。传统的二维TEE(2D-TEE)可清晰地提供心脏各结构的基本形态信息,适合于各种类型心血管疾病的检查,但由于平面的限制,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心脏的三维结构和动态变化[3]。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TEE(3D-TEE)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多平面的实时扫查和重建,图像信息提供更为详细,能够提供更直观、更精确的左心耳立体结构信息,还可用于监测血流情况、评估血栓在心房的覆盖程度,在评估血栓的形态和位置方面更准确[4]。但目前关于2D-TEE与3D-TEE评估AF患者LAAT的对比研究仍显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旨分析2D-TEE与3D-TEE两种检查方式对AF患者LAAT的诊断效果,为AF患者LAAT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全面的影像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沧州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5例进行心脏检查的AF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34例;年龄48~73岁,平均(57.96±
5.34)岁;房颤分类:阵发性房颤51例,持续性房颤
34例。纳入标准:⑴符合《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与防治》 [5]中AF的诊断标准;⑵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气促等AF症状;⑶精神正常,语言表达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⑴其他心脏疾病;⑵其他器质性疾病,肾、肝等器官严重病变;⑶有心脏手术治疗史;⑷患有传染性疾病;⑸恶性肿瘤及凝血功能障碍;⑹影像学图像质量较差。本研究经沧州市第四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测与分组方法
1.2.1 检测方法 对参与本研究的AF患者均行2D-TEE及3D-TEE检查。⑴2D-TEE检查:患者禁食8 h,取左侧卧位,暴露前胸,采用彩色超声诊断系统(飞利浦超声股份有限公司,型号:EPIQ 7C)和探头X7-2t(频率2~7 MHz)进行经食管超声检查。将患者口咽部局部麻醉后,患者取左卧位,利用张口器将探头插入距切牙30~40 cm处,通过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进行超声检查,记录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图像和二尖瓣腱索水平M型超声图像,以及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⑵3D-TEE检查:在2D-TEE中选取左心耳最清晰的切面,当清晰显示左心耳后,启动实时三维成像模式,调整取样框大小以完整显示左心耳及毗邻结构,使用3D zoom模式记录左心耳的完整实时三维图像,同时也记录左心耳的二维图像,留取3~5个心动周期。由四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超声医师对2D-TEE及3D-TEE检查结果进行讨论,观察左心室、左心耳的结构、形态是否异常,作出是否存在LAAT的诊断。
1.2.2 分组方法 患者均进行外科开胸手术,经过手术证实,将患者分为LAAT组(31例)和非LAAT组(54例)。
1.3 观察指标 ⑴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既往疾病史、生活习惯、房颤分类等基线资料;⑵3D-TEE和2D-TEE检查方式的心动图指标。比较3D-TEE和2D-TEE检查方式的两组患者心动图指标水平,包括LAD、LVEDV、LVESV、LVEF;⑶3D-TEE和2D-TEE检查方式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式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⑷3D-TEE和2D-TEE检查方式诊断效能。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致性采用诊断性试验的Kappa一致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既往疾病史、生活习惯、房颤分类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动图指标比较 与2D-TEE检查比,两组患者经3D-TEE检查LAD更长,LVEDV、LVESV均更高,LVEF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3D-TEE和2D-TEE检查方式诊断结果比较 3D-TEE检查与金标准诊断结果对照一致性高(Kappa=0.949),且高于2D-TEE诊断结果一致性(Kappa=0.776),效应值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3D-TEE和2D-TEE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比较 两种检查方式对LAA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D-TEE诊断LAAT的诊断准确度高于2D-TE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AF是指心脏的心房部分出现快速而不规则的电活动,导致心房无法有效地收缩和泵血。AF的主要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胸闷、乏力、头晕、心慌等,严重时导致心力衰竭。AF患者约有90%的血栓在左心耳形成,血栓脱落后随血流到体循环中,易导致脑卒中栓塞等不良事件,极大危害患者生命健康[6]。因此,尽早识别LAAT,不仅有利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也是降低心脏手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途径。
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高效、实时、可重复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在AF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D-TEE可评价左心室的整体、局部收缩等功能,但当左心室形态不规则,或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左心室重构、心腔变形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容积参数的准确性,增大测量误差;3D-TEE能实时三维成像,不依赖几何学假设,心腔变形、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等状态不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可获取清晰且分辨率高的立体图像。LAD是指左心房在前后方向上的直径,测量LAD有助于评估左心房的大小和形态,可以提供关于左心房功能和心脏健康状况的信息;LVEDV、LVESV是指心脏左心室在舒张末期、收缩末期时内腔内的容积大小,对于评估心脏功能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LVEF是指心脏收缩时左心室射出的血液占左心室充盈的百分比,反映了心脏的收缩能力和泵血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2D-TEE检查比,两组患者经3D-TEE检查LAD更长,LVEDV、LVESV均更高,LVEF更低,这提示LAAT组AF患者存在左心房体积增加、心腔舒张、收缩容积增大,血流变缓的现象,且3D-TEE检查结果更为精确。杨尹等[7]研究报道,LVEF、LAD、LAV是LAAT发生的危险因素。AF会导致心脏节律不规则,左心房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长期AF可能导致左心房结构的重塑,出现左心房扩大和肥厚等,LAD、LVEDV、LVESV增加。而左心房结构的改变可能进一步加重AF的持续和发作频率,导致血液在心房尤其是左心耳部位内滞留和淤积,血流速度变慢,增加LAAT形成的概率。徐建等[8]报道,AF患者与健康人群左心耳形态比较具有显著差异,而LAAT组的左心耳主叶长度、左心耳开口面积、左心耳口最长径、左心耳容积均明显大于非LAAT组,左心耳排空与充盈速度慢于非LAAT组,则进一步说明AF患者左心耳会出现肥大、血流变慢现象。
本研究结果显示,3D-TEE检查与金标准诊断一致性高于2D-TEE;3D-TEE诊断准确率高于2D-TEE,这提示3D-TEE拥有更高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李玉仙等[9]研究报道,心肌梗死患者LVEDV、LVESV高于健康体检者、LVEF低于健康体检者,而分别经过2D-TEE与3D-TEE两种手段检查时,所得结果也具有差异,3D-TEE检查更为精确,与本研究相似;此外,该研究还指出2D-TEE与3D-TEE联合诊断相比单独诊断结果更理想,临床应用时可考虑二者优势互补,共同评估以提高诊断效果。与2D-TEE相比,3D-TEE可以提供立体化的心脏图像,更加直观和全面地显示左心耳的三维结构和形态,还可实时观察左心耳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评估左心耳的收缩功能和血液充盈情况,从而使测量左心耳相关指标更为准确,提高诊断准确率[10]。
综上,在AF患者中采用TEE检查LAAT的形成,3D-TEE更精确反映左心耳的结构和状态,心功能指标,且诊断LAAT准确性高,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发生栓塞性事件的风险。
参考文献
刘晓真, 刘少中, 文鼎华, 等.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 2022, 43(5): 640-643.
汤政德, 韩志华, 张绘莉, 等.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 2019, 26(5): 736-
740.
金沁纯, 张晓春, 孔德红, 等. 经三维食道超声心动图定量测量左心耳(LAA)周长在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J].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19, 46(6): 769-775.
刘睿涵, 刘涛, 黄鑫,等. 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 24(10): 1059-1063.
李金会. 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与防治[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122-127.
陈银凤, 刘楠楠, 王祖禄, 等. 超声评价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20, 36(9): 799-801.
杨尹, 张国美, 王静, 等. 低CHA2DS2-VASc评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 22(3): 514-517.
徐建, 王紫阳, 汪飞, 等. CTA在评估心房颤动患者术前左心耳形态功能变化及诊断血栓形成方面的价值[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4(4): 472-477.
李玉仙, 朱烨然, 黄敏.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组织心动图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J].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1, 39(3): 442-445.
马媛, 马瑛, 宋烨, 等.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耳封堵器对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影响[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 33(10): 1779-1783.
1 作者简介:于水昌,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