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雷火灸联合呼吸训练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台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4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32例,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和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呼吸训练仪治疗),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及运动耐力、呼吸困难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结果 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均延长,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雷火灸、呼吸训练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呼吸困难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同时还可提高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雷火灸 ; 呼吸训练仪 ; 肺功能 ; 炎症因子 ; 运动耐力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4.0095.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4.0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气道炎症、通气限制及肺气肿的气道疾病,噻托溴铵、茶碱缓释片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噻托溴铵是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可持续抑制支气管收缩;茶碱缓释片可用于缓解喘息、支气管痉挛的症状,但由于该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多数患者经数个月后依旧未能恢复到发病前状态,总体康复效果不佳。根据COPD的症状,中医将其归为“肺胀”“喘证”“哮证”范畴,主要因外邪侵肺、气机阻闭引起肺失宣降,痰瘀伏肺,雷火灸可通过在人体穴位上燃烧艾柱或其他草药,对特定穴位起到热刺激的作用,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使药效深入,在止咳平喘方面有较好效果[1];呼吸训练仪可有效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症状,将呼吸训练仪和中医灸法联合治疗,在改善COPD患者症状、提升呼吸功能方面有一定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观察雷火灸联合呼吸训练仪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台山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6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56~72岁,平均(65.22±4.09)岁;病程5~16年,平均(10.35±3.32)年;有吸烟史17例。观察组32例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54~73岁,平均(65.28±
4.10)岁;病程4~17年,平均(10.98±3.54)年;有吸烟史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纳入标准:⑴西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3]中的诊断标准,中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 [4]中“肺胀”的诊断标准,且辨证为“肺肾气虚证”:咳嗽气短、自汗、疲乏、感冒、纳呆食少、舌体胖大、有齿痕、舌淡白、脉沉细或沉缓或细弱;⑵1个月内未接受过相关治疗。排除标准:⑴存在心功能异常;⑵合并其他肺部疾病;⑶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茶碱缓释片)无过敏现象。本研究经台山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给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79,规格:以噻托铵计18 μg)吸入用药,18 μg/d;茶碱缓释片(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586,规格:0.1 g/片)口服治疗,0.1 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联合呼吸训练仪干预,⑴雷火灸:取患者俯卧位,自然放松身体,露出背部,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肾俞,清洁消毒背部施穴部位。点燃艾柱,插入灸盒内,将灸盒置于患者背部,使火头对准穴位,且距离皮肤2~3 cm,密切询问患者感受,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宜,覆盖浴巾保暖,持续时间30 min/次,1次/d。间隔30 min后进行呼吸训练仪。⑵呼吸训练仪:选择三球呼吸负荷训练仪(东莞蒙泰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型号:H-031),调节阀门后指导患者均匀吸气,观察球体位置,保持球体位于600 mL处5~10 s,重复以上步骤,在患者耐受的前提下逐步加大训练强度。呼吸交替训练,呼气时长为吸气时长的4倍,以呼气感到阻力为宜,15 min/次,3次/d。两组患者均干预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⑴肺功能。于治疗前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成都日升电气有限公司,川械注准20152070137,型号:RSFJ900)检测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⑵炎症因子。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⑶运动耐力、呼吸困难程度、病情严重程度。采用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力,让患者沿平坦道路以可耐受的最大速度直线行走6 min,记录行走距离,取3次平均值。治疗前后采用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价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分值范围0~4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呼吸越困难[5]。治疗前后主观病情严重程度采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价,内容包含症状及其对生活影响,共16条目,总分0~40分,分值与患者主观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6]。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S-W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升高幅度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运动耐力、mMRC及CAT评分比较 相比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均延长,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延长幅度均更大;mMRC、CAT评分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降低幅度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3 讨论
目前常用的治疗COPD的药物有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和茶碱缓释片,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可扩张支气管;茶碱缓释片可刺激支气管扩张,降低肺动脉阻力,两者联用可提高患者支气管黏膜纤毛上皮清除能力,但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反复出现,会导致降低其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COPD病因包括情志失调、外感邪气、饮食不当等,内因为肺气宣降、肺脾肾亏虚、肾气蒸腾,与机体津液疏布运行密切相关。雷火灸是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可利用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和药物作用刺激特定穴位,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本研究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肾俞穴,其中大椎属督脉,主治热病、咳嗽;风门穴属太阳膀胱经,是督脉与足太阳经交会穴,主治风邪入侵所致的风疾;肺俞穴属膀胱经,可调节气血向肺外输送,配合风门可缓解咳喘;肾俞是水湿之气向外输送的穴位,诸穴施以雷火灸,可温经活络、宣肺祛风、调节肺腑[7]。COPD患者最主要的发病原因在肺,经由呼吸道吸入的有害物质,会引发患者肺气肿、气道增厚狭窄,导致肺功能低下,肺功能指标异常降低[8]。雷火灸可通过热力作用刺激穴位气血循环,调节组织代谢,加速炎症渗出物吸收,减轻水肿、解除痉挛,从而促进气道扩张,缓解呼吸功能,而在热力作用影响下,可促进肺部气体交换,改善肺通气功能。配合呼吸训练仪,指导患者进行正确呼吸,能够帮助患者逐渐增加呼吸深度,使呼吸肌肉得到充分锻炼,提升肺部弹性,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从而可提高患者肺功能[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PEF、MMEF均高于对照组,6 MWT长于对照组,mMRC、CA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雷火灸联合呼吸训练仪治疗COPD患者,有助于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改善病情,提高
肺功能。
另外,COPD本质上也是一种因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重构和肺部不同程度的气流受限的疾病,患者发病时会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和肺气肿发生,释放大量IL-6、TNF-α、
hs-CRP等炎症因子,致使患者病情加重。雷火灸的热力效应可作用于深部组织,艾绒燃烧时产生的近红外光辐射能够渗透至深层,使药化因子直达病灶,加速局部代谢,促进炎症物质排出,有效抑制患者炎症反应;同时雷火灸还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抑制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也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10]。联合呼吸训练仪,能够增加患者的肺部通气量,有利于清除已生成的黏液,并且通过适当的通气阻力增强呼吸肌肉的耐力,改善氧气供应,促进二氧化碳排除,也可减轻炎症反应。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提示COPD患者应用雷火灸联合呼吸训练仪治疗,可减轻气道炎症,促进病情康复。
综上,应用雷火灸联合呼吸训练仪治疗 COPD患者,可改善运动耐力、呼吸困难程度及病情严重程度,同时还可提高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耿艳娜, 王雷, 耿立梅, 等. 雷火灸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心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 43(12): 2872-2876.
冯晓丽, 姜轶, 巫道琳, 等. 缩唇腹式呼吸联合阻力呼吸训练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 15(2): 121-12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 6(2): 67-79, 80.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J]. 中医杂志, 2012, 53(1): 80-84.
田建霞, 陈晓香, 王继苹. 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对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 26(12): 44-48.
张盛斌, 郑吼真, 张淇钏, 等.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炎症指标、CAT评分的相关性研究[J].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20, 36(5): 719-723.
陈颖翘, 杨凤莲, 陈景倩. 数据量化下的球仪负荷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23, 29(3): 74-77.
梁国玲, 杨秦梅, 李振鹏, 等. 雷火灸联合穴位贴敷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24, 35(6): 72-776.
赵献连, 黎淑芬, 黄文俪, 等.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联合呼吸训练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内科, 2022, 17(6): 661-663.
黄玉龙, 周燕, 鲍春龄, 等. 雷火灸辅助疗法对肺纤维化并发肺气肿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 吉林中医药, 2021, 41(11): 1523-1526.
1 作者简介:蔡贵华,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重症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