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四肢Ⅱ度烧伤的疗效比较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4-08-21 00:00:00闫鹤张威许可唐啸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14期

【摘要】目的 分析湿润烧伤膏与磺胺嘧啶银治疗四肢Ⅱ度烧伤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76例四肢Ⅱ度烧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38例,磺胺嘧啶银治疗)和观察组(38例,湿润烧伤膏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4 d。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和创面美学效果,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治疗前和治疗3、7、14 d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创面结痂时间、色素沉着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外观、创面质地及肤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IL-6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3~14 d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各时间点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磺胺嘧啶银治疗相比,在四肢Ⅱ度烧伤患者中进行湿润烧伤膏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更突出,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对于美观度的需求,有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疾病转归。

【关键词】四肢Ⅱ度烧伤 ; 磺胺嘧啶银 ; 湿润烧伤膏 ; 创面愈合 ; 疼痛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4.0080.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4.026

烧伤属于常见的皮肤外伤,累及真皮乳头层、表皮及真皮网状部分皮肤结构的烧伤被称为Ⅱ度烧伤,若未及时干预,创面坏死组织会对机体造成进行性损害,对于创面愈合造成不利影响。烧伤的诱因较为复杂,如热蒸汽、火焰、热金属等,也有部分患者因强碱、强酸等腐蚀性物质造成烧伤。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热源应用率逐渐升高,引起烧伤的危险因素持续存在,烧伤成为仅次于交通事故、暴力伤和摔伤的全球第四大外伤,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1]。对于烧伤类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至关重要,否则可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感染,甚至导致创面不愈、休克等一系列并发症[2]。临床对于深度烧伤的治疗一般采取手术方式将受损的皮肤、黏膜组织彻底清除,但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创口易感染或出现瘢痕,因此及时有效的药物干预,对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十分必要。磺胺嘧啶银属于典型的局部抗菌类制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烧伤皮肤组织的炎症应激反应,但部分患者在用药期间可能存在皮疹、局部刺激性、血清病样反应等不良反应[3]。在中医学中,烧伤又被称为“火烧疮”“汤烫疮”等,多由火毒攻内,津血亏损,毒邪内攻脏腑所致,历代名家在烧烫伤治疗过程中,探索出了涵盖洗剂、膏剂、散剂成方或单味药等外治方法,对促进患者的创面愈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湿润烧伤膏是由黄连、地龙、罂粟壳等多种中药成分制成的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等功效,能够促进创面坏死组织脱落、去腐生肌的作用[5]。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在四肢Ⅱ度烧伤患者中进行磺胺嘧啶银与湿润烧伤膏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收治的四肢Ⅱ度烧伤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

18~67岁,平均(42.16±3.44)岁;烧伤面积为4~28 cm2,平均(16.43±4.28)cm2;浅Ⅱ度烧伤12例、深Ⅱ度烧伤2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

20~64岁,平均(41.77±3.25)岁;烧伤面积为4~29 cm2,平均(16.28±4.18)cm2;浅Ⅱ度烧伤14例、深Ⅱ度烧伤2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⑴符合《烧伤治疗大全》 [6]中Ⅱ度四肢烧伤的西医诊断标准;⑵符合《中医外科学》 [7]中的中医诊断标准,辨证分型:火毒伤津证,主症:烧伤后壮热不退,口干喜饮;次症:烦躁,便秘尿赤;舌脉:舌红而干,苔黄腻,脉洪数;⑶生命体征稳定;⑷烧伤面积<30%体表总面积。排除标准:⑴发病时间>36 h;⑵伴四肢末梢坏疽;⑶伴进行性皮肤坏死;⑷创面合并湿疹;⑸存在吸入性损伤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⑹合并糖尿病或免疫相关疾病。本研究经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患者或家属均已了解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治疗方法等,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烧伤程度,常规冲洗并消毒创面,对于深Ⅱ度烧伤的患者可进行削痂术,用电动取皮刀将创面上的坏死组织削除直至正常组织暴露。完成后将无菌纱布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0015,规格:1 mL∶1 mg)和生理盐水浸润后对创口进行压迫止血,等待10 min后进行电凝止血,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给予两组患者抗休克、抗感染、补液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术后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术后涂抹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成都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359,规格:10g∶磺胺嘧啶银0.1 g,磺胺嘧啶锌0.2 g),厚度以1.5 mm为宜,1~2次/d。观察组患者术后涂抹湿润烧伤膏(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00004,规格:1 g),涂抹厚度控制于1~2 mm,

4~6次/d,在每次用药之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清理创面。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4 d。

1.3 观察指标 ⑴创面愈合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结痂时间、色素沉着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⑵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分别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处理10 min后提取上层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⑶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8]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7、14 d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

10分,数值越高代表患者疼痛症状越严重。⑷创面美学效果评分[9]。评估两组患者持续用药14 d后的创面美学效果,评估内容包含创面外观、创面质地及肤色评分,总分均为10分,数值越高代表创面美学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结痂时间、色素沉着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IL-6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3~14 d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各时间点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创面美学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外观、创面质地及肤色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 讨论

Ⅱ度烧伤属于损伤较为严重的情况,会累及真皮层,烧伤后患者机体血管渗出液逐步进入到各个组织中,造成组织血容量减少,甚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烧伤后受损后的创面均会导致皮肤丧失预防细菌入侵的屏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创面的渗出液极易引发皮肤组织炎症反应,感染风险极高。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创面感染,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是治疗烧伤的关键。目前临床针对四肢Ⅱ度烧伤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措施,经手术操作切除受损皮肤组织,同时进行皮肤移植,促进创面愈合,但患者术后易出现感染、瘢痕等一系列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抗炎、抑菌、修复措施对于减轻患者术后不适症状,促进疾病转归至关重要[10]。

磺胺嘧啶银作为磺胺类抗菌药物,对于大多数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具有理想的抗菌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生长,还具有理想的收敛作用,可促进创面干燥愈合,但可能会引起机体局部血液微循环障碍,导致血管阻塞,进而影响疗效[11]。中医学理论认为,因虚感邪,邪气致瘀,瘀阻血滞及化腐致损为烧伤创面难以愈合的主要原因,治疗时应以祛腐解毒、活血散瘀为主要原则。湿润烧伤膏具有抑制细菌感染、保持创面湿润环境的作用,其药物成分主要包含黄连、黄柏、地龙、黄芩、罂粟壳等,其中黄连、黄柏可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地龙平喘利尿、定惊通络;黄芩除湿止血、镇静止痛;罂粟壳镇咳止痛、敛肺涩肠,诸药共奏清热解毒、生肌止痛之效。

本研究中,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IL-6各项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3~14 d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各时间点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这提示给予四肢Ⅱ度烧伤患者湿润烧伤膏治疗有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止痛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磺胺嘧啶银、湿润烧伤膏应用于四肢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均可以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但湿润烧伤膏在调节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创面、促进局部组织再生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可加速创面愈合进程[12]。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创面结痂时间、色素沉着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创面外观、创面质地及肤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与磺胺嘧啶银治疗比,在四肢Ⅱ度烧伤患者中进行湿润烧伤膏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更突出,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对于美观度的需求。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湿润烧伤膏中含有的黄芩素能有效调节皮肤组织的缺氧缺血状态,具有抗炎及镇痛效果,有利于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地龙提取液对于巨噬细胞活化具有调节作用,可促进创面脓液清除;黄柏水提取物有利于增强吞噬细胞功能,降低感染发生风险;罂粟壳中所含有的生物碱镇痛作用显著[13]。

综上,与磺胺嘧啶银治疗比,在四肢Ⅱ度烧伤患者中进行湿润烧伤膏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更突出,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对于美观度的需求,有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疾病转归,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暨烧创伤组织修复专委会. 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专家共识(2024版)Ⅰ:

院前急救和非手术治疗[J].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2024, 40(1) : 1-18.

王琼. 针对性皮肤护理在烧伤瘢痕修复中的作用及对美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 科技与健康, 2023, 2(13): 88-91.

魏松, 黄志见, 殷炜, 等.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在儿童烫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疗美容, 2023, 13(9): 29-32.

白慧颖, 胡森. 论古代中医对烧烫伤的认识[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20, 27(1): 3.

王玲. rh-aFGF结合纳米银敷料与美宝湿润烧伤膏在烧伤创面削痂术后的作用[J]. 医药论坛杂志, 2023, 44(9): 84-88.

徐荣祥. 烧伤治疗大全[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11-12.

李曰庆, 何清湖. 中医外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8(3): 326-327.

高万露, 汪小海.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研究的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13, 42(12): 144-146.

王阳, 刘军, 李为朋, 等. rhGM-CSF凝胶联合磺胺嘧啶银对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质量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 2023, 32(12): 33-36.

许晖. 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分析[J]. 中外医疗, 2023, 42(18): 187-190.

张宏峰, 高栋梁, 赵朋来 .磺胺嘧啶银霜联合rhGM-CSF凝胶制剂治疗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溶痂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22, 33(7): 887-890.

周晨晨, 张楠楠, 李一鑫. 湿润烧伤膏联合臭氧水治疗手部深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4, 3(5): 940-944.

李恒嫦. 中药油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网状META分析及湿润烧伤膏的网络药理学机制研究[D]. 南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3.

1 作者简介:闫鹤,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烧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