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2024-08-21 00:00:00曾启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14期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归脾汤加减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及胃液pH值的影响,为今后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提供合理、全面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汕尾市人民医院于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收治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均治疗并观察7 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及胃液pH值,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胃液pH值均升高,观察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胃液pH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加减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与造血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 艾司奥美拉唑 ; 归脾汤加减 ; 中医证候积分 ; 血常规 ; 胃液pH值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4.0077.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4.025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疾病,是指原发病灶在胃、食管、十二指肠的出血性疾病,病因较多,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病因是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及胃癌。轻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腹痛等,此类患者经及时、正规、专科的治疗后出血可得到有效控制,重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典型症状的基础上常合并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氮质血症等并发症。艾司奥美拉唑是针对上消化道出血首选的治疗药物,该药物主要通过靶向作用减少胃酸分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但仍存在起效缓慢、止血效率低等问题,往往无法取得预期治疗效果[1]。随着近年来中医学的发展,中医方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开始被临床所采纳,中医学认为禀赋不足、脾气虚弱、气不摄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的病因病机[2],其中归脾汤加减是其中应用率较高的中医方剂,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归脾汤加减组方包括黄芪、人参、白术、桂圆、当归等,可发挥益气健脾、养血统血的功效[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归脾汤加减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常规及胃液pH值的影响,为今后临床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提供合理、全面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汕尾市人民医院于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40~90岁,平均(58.36±6.14)岁;其中胃溃疡致病12例、十二指肠溃疡致病10例、其他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

7例;年龄40~90岁,平均(58.78±6.42)岁;其中胃溃疡致病10例、十二指肠溃疡致病13例、其他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⑴西医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 [4]中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中医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治共识》 [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辨证为“气虚血溢证”:吐出血色红或暗紫、血色暗淡、面色苍白、便糖色黑、脘腹闷胀、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⑵入组前未接受过相关治疗;⑶发病时间3 d内。排除标准:⑴合并消化道恶性肿瘤;⑵合并其他系统危急重症;⑶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现象。本次研究经汕尾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3年审(22)号],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海南倍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13517,40 mg)静脉滴注,40 mg/次,2次/d。观察组患者在艾司奥美拉唑的基础上联合归脾汤加减,归脾汤加减方组:人参、白术、茯苓、炒酸枣仁、木香、当归各6 g,黄芪、龙眼肉各9 g,甘草3 g。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并崩漏者加艾叶、阿胶各6 g;失眠则加黄连、合欢皮各3 g,以上药物加水煎至300 mL,1剂/次,2次/d,早晚温服。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并观察7 d。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显效:治疗3 d后患者呕血、黑便、腹痛等症状基本改善,胃镜显示出血灶面积缩小>75%;有效:治疗3 d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25%<胃镜显示出血灶面积缩小≤75%;无效:治疗3 d后患者症状无改善,胃镜显示出血灶面积缩小≤25%,对于无效患者可改为内镜下止血进行进一步治疗[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⑵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主症、次症及舌脉象,主症(呕血、黑便、血色暗淡)每个等级分别计0、2、4、6分,共18分;次症(低热、心悸)、舌脉象每个等级分别计为0、1、2、3分,共12分,中医证候积分总分30分,积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症状越严重[6]。⑶血常规与胃液pH值。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3 mL,使用光电血细胞分析仪(南京卡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宁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1400034号,型号:Vi-CELL BLU)检测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采用上消化道pH值动态监测仪(合肥凯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皖械注准20192070190,型号:PDY-L)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胃液pH值。⑷不良反应。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头晕、恶心呕吐、便秘等发生情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头晕率+恶心呕吐率+便秘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以[例(%)]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治疗效果)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胃液pH值及中医证候积分)经S-W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胃液pH值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胃液pH值均升高,观察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胃液pH值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克罗恩病等疾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以黑便、呕血为主要症状,同时合并心悸、头晕、口渴、血压下降等全身症状,严重者甚至因该疾病出现昏厥、休克等循环衰竭问题,因此,针对该疾病需予以足够重视,积极配合临床相关治疗,最短时间内控制出血[7]。药物治疗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首选的方式,具有无创、患者痛苦小等优势,其中艾司奥美拉唑是针对该疾病应用率较高的一种治疗药物,其作为消化科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类抑酸药物,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口服用艾司奥美拉唑后,该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者胃黏膜壁细胞,抑制质子泵氢 - 钾腺苷三磷酸(H+-K+-ATP)酶活性,在该药理作用下,患者胃液内胃酸的分泌量明显降低,可抑制胃酸分泌,胃酸分泌减少可降低胃液酸性,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降低胃黏膜的敏感性与渗透性;还可减轻胃黏膜压力,避免胃黏膜损伤,有助于止血;此外,胃酸分泌减少还可抑制胃蛋白酶活性,减少蛋白质分解,从而达到止血目的[8-9],虽然艾司奥美拉唑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总体而言,其仍然存在起效慢的问题,需与其他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发挥更好的止血效果。

随着近年来中医学的发展,归脾汤加减等中药方剂开始被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中医学认为,脾气虚者,其中焦之气化不能健运统摄,气虚无力统摄周围血液,则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可从补气健脾的角度出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0]。归脾汤加减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茯苓补气健脾,寓补益后天之本,行气能生血之功为君药;当归、炒枣仁、桂圆肉益髓补血,使血生之有源,为气能生血提供原料为臣药;远志、炙甘草、生姜、大枣交通心肾,调和营卫,为“气能生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药滋腻滞气,有碍脾胃运化功能,为气能生血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诸药联合应用可发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之功[11]。艾司奥美拉唑对胃蛋白酶激活作用具有明确的抑制效果,在这一机制下可最大程度减轻对胃黏膜的侵蚀,有利于胃黏膜修复,最终发挥减轻消化道炎症,控制出血的效果,与归脾汤加减联合应用可综合两者的药效机制,发挥协同治疗作用,提升药物治疗效果[12]。此外,归脾汤为中药制剂,其中药成分安全性较高,联合使用不会明显增加患者不良反应[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归脾汤加减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出血时会提高黏膜部位蛋白溶解活性,增加血凝块溶解,血细胞破坏、组织损伤,会导致患者贫血,降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同时胃酸过度分泌,也会降低患者胃液pH值,使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紊乱[14]。归脾汤可通过降低骨髓细胞凋亡蛋白Fas、FasL表达,抑制细胞凋亡通路,干扰细胞凋亡,增加骨髓有核细胞,从而增强机体造血功能,改善凝血功能并恢复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水平;同时,归脾汤可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抑制胃酸分泌,改善消化道出血后胃肠功能紊乱,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以调节胃液pH值[15]。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胃液pH值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归脾汤加减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改善造血功能,增强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综上,归脾汤加减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与造血功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徐艳芳, 吴巧玲, 池艳华. 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 17(5): 93-96.

田娜, 李会龙. 唐氏治血四法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研究[b02844ab021e0a2eaa910267e9994355dc444036ff588f1006573f72f693c4a4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2, 40(3): 240-243.

陈丽媛, 叶田园, 齐冬梅, 等. 归脾汤的现代临床应用与防治疾病种类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 27(15): 219-226.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 李兆申, 张澍田, 等.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J]. 中华医学杂志,2019, 99(8): 571-578.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专家委员会.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治共识(2019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39(11): 1296-1302.

牟大礼. 胃镜下喷洒生肌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时间、中医症候和再出血率的影响[J].四川中医, 2019, 37(8): 117-121.

曹俊, 肖文, 周金. 中医辨证治疗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及再次出血风险的影响[J]. 四川中医, 2022, 40(11): 115-118.

李永静, 彭雷, 杨琼英, 等. 改良黄土汤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22, 31(3): 447-449.

赵江林, 张晟肇, 魏琪格, 等. 国产与进口艾司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10): 1716-1717.

陈祥华, 林平, 何友成, 等. 基于唐宗海“治血四法”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思路[J]. 世界中医药, 2022, 17(15): 2216-2218.

杨荔, 戴蒙, 唐亚萍, 等. 归脾汤合失笑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研究[J]. 陕西中医, 2021, 42(3): 319-322.

曹燕飞, 何若瑜, 王彦斐, 等. 归脾汤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伴情绪障碍患者的临床研究[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 45(10): 1072-1079.

李朋娟, 李红阁, 白欣. 归脾汤加味合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对血前列腺素E_(2)、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30(10): 1102-1105.

辛勇, 王青梅.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胃肠激素变化的相关性[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 39(2): 411-414, 443.

张凯岚, 郑益波, 林瑕. 归脾汤加减辅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 16(30): 82-85.

1 作者简介:曾启能,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