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2024-08-21 00:00:00梁元黑炜翔杨永刚杨晓荣杨继尧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14期

【摘要】目的 探讨新辅助内分泌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对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德宏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试验组患者先予以最大限度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治疗前和术后1年血清PSA、VEGF水平,治疗前和术后6、12个月生存质量,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期间生化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48 h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血清PSA、VEGF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前列腺癌量表(QLICP-PR)评分均逐渐升高,且术后6、12个月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期间,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生化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出血量,有效降低患者体内PSA、VEGF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局部晚期前列腺癌 ;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 前列腺特异抗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4.14.0067.04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14.022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指的是肿瘤突破了前列腺包膜,侵犯精囊或邻近组织,和/或合并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临床中常给予这类患者根治术治疗,因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因此在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较高,单纯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并不理想,患者容易出现复发情况[1]。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有研究发现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可先进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患者机体中的雄性激素进行调节,有助于缩小肿瘤体积,甚至降低肿瘤分期,更有利于患者后续手术治疗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德宏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

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4~66岁,平均(59.45±2.45)岁;病程1~4年,平均(1.70±0.54)年;文化程度:专科以下

19例,专科及以上16例。试验组患者年龄53~67岁,平均(59.37±5.48)岁;病程1~3年,平均(1.69±

0.46)年;文化程度:专科以下18例,专科及以上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国前列腺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3]中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相关诊断标准;⑵肛指检查发现有非常坚硬结节或者硬块;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等待、排尿不畅、血尿等,部分伴有腰骶部、盆腔疼痛、肛门坠胀等症状。排除标准:⑴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⑵存在神经源性膀胱病史;⑶存在远处转移。本次研究通过德宏州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与手术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干预,于前列腺穿刺后2~12周进行根治术治疗:取15°~20°头低脚高仰卧位、臀部垫高,常规消毒铺巾,预留F16双腔气囊尿管。取脐下腹正中3 cm切口,切开各层组织后以自制球囊充气建立腹膜外操作空间、以“四孔法”完成手术。分离耻骨后间隙、清理表面脂肪留作病检,显露耻骨前列腺韧带、盆内筋膜返折、闭孔神经等结构,分别于两侧自膀胱颈至前列腺尖部打开盆内筋膜,缝扎背伸静脉丛(DVC),显露膀胱颈后唇后完全横断膀胱颈,于膀胱颈后方分别显露并离断双侧输精管及精囊,以精囊及狄氏筋膜为标志向尖端游离,两侧前列腺侧蒂以Hem-o-lok分束夹闭后剪断至尖部,切断DVC、充分游离前列腺尖端并显露尿道,于尖端远端剪断尿道,按需重建膀胱颈、吻合远端尿道及膀胱。分侧探查并以闭孔神经、髂血管为标志清除淋巴脂肪组织留作病检。术区置负压引流管引流后缝合切口。术后密切关注患者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观察患者尿管通畅情况,及时予以针对性治疗,常规行抗感染、止痛等治疗。

给予试验组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患者接受最大限度全雄激素阻断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口服比卡鲁胺片(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085,规格:50 mg/片),50 mg/次,1次/d;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AstraZeneca UK Limited,注册证号HJ20160259,规格:3.6 mg),3.6 mg/次,1次/28 d,治疗6次后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手术治疗同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定期随访1年。

1.3 观察指标 ⑴围术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48 h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 [4]疼痛评分评估疼痛程度,操作者使用刻度尺让患者明确表示自己疼痛程度对应的位置,刻度代表相应的分值,总分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⑵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前、术后1年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山东欧陆商贸有限公司,型号:DS-452)检测PSA和VEGF水平。⑶生存质量。于患者治疗前及术后6、12个月时,使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前列腺癌量表(QLICP-PR) [5]评价患者生存质量,评估内容包括躯体功能(7个条目)、心理功能(12个条目)、社会功能(6个条目)、疾病共性症状/副反应(7个条目)4个维度,共32个条目,各条目分值为

1~5分,满分为16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存质量越好。⑷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尿失禁、出血、尿瘘)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为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之和。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生化复发情况,监测PSA指标水平,将PSA水平连续两次>0.2 ng/mL定义为生化复发[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首先采用S-W法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PSA、VEGF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血清PSA、VEGF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与治疗前比,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逐渐升高,且术后6、12个月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化复发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生化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 讨论

针对前列腺癌,手术治疗是切除病灶的直接方法。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金标准,但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针对手术是否能够直接切除患者病灶仍存在疑虑。若无法彻底根除肿瘤,容易造成疾病复发,导致患者死亡,加之患者肿瘤分期较晚,病情严重,解剖层次混乱,存在局部严重粘连,增加手术困难。

随着对肿瘤本身认识的不断更新、抗肿瘤药物的不断更新迭代,有研究认为在手术前进行内分泌辅助治疗,可以缩小高危前列腺癌肿瘤体积,为后续手术治疗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提高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效果,从而降低术后淋巴结累及率、提高病理降期率[7]。本研究中采取全雄激素阻断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主要应用比卡鲁胺和戈舍瑞林两种药物,其中比卡鲁胺是一种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通过与雄激素受体结合,抑制雄激素对前列腺细胞的生长和调节能力,抑制前列腺肿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可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戈舍瑞林属于天然促成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类似物,可有效抑制患者垂体功能,减少促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引起血清中睾酮水平下降,从而导致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瘤体缩小,有助于后期的手术治疗[8]。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48 h 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分析其原因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能够缩小肿瘤体积,减轻手术时解剖游离复杂程度,降低手术难度,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出血量[9]。而两组手术操作及常规治疗方案相同,故而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PSA是前列腺导管系统内由上皮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以游离和结合两种形式存在,是前列腺癌的筛查的指标,血液中PSA增多可能预示癌病肿瘤存在。前列腺癌的生长和转移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能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血管生成,其表达上调有助于前列腺癌生长和转移。根治性切除手术被认为是降低PSA最快的手段。本研究中,治疗后1年试验组患者血清PSA、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体内PSA、VEGF水平。分析其原因为,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通过拮抗雄激素抑制前列腺组织内血管新生的过程,降低微血管密度,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还能促进癌细胞凋亡,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肿瘤体积,降低了手术难度,使得手术切除病灶的完整性及彻底性得到提升,进一步降低减少PSA和VEGF水平[10]。

此外,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生化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能够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究其原因为,通过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缩瘤”作用,在创造手术操作空间的同时,也能够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损伤机体,并保护膀胱颈、尿道,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更快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也能够彻底切除肿瘤达到根治术的目的,从而减少生化复发现象,改善

预后[11]。

综上,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出血量,有效降低患者体内PSA、VEGF水平,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率,对于诊断为高危,甚至局部晚期的患者群体,这种综合治疗策略提供了泌尿外科医师的多一种切实可行的选择。

参考文献

伍宏亮, 汪盛, 关翰.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对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分析[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9, 44(6): 768-770.

江其琦, 叶烈夫, 吴翔, 等.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联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T3N0M0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21, 28(25): 121-123, 127.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微创学组. 中国前列腺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J]. 中华外科杂志, 2017, 55(10): 721-724.

严广斌. 视觉模拟评分法[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4, 8(2): 273.

罗赛美, 孟琼, 李瑞乾, 等.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前列腺癌量表QLICP-PR的条目筛选[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11): 39-42.

方志伟, 胡浩, 梁晨, 等. 前列腺癌根治术切缘阳性对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 32(9): 678-

681.

陶搏宇, 刘浩林, 李天杰, 等. 雄激素受体非依赖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研究及治疗进展[J].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3, 43(2): 354-357.

张维, 骆华, 李倩. 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治疗中老年前列腺癌临床研究[J]. 中国药业, 2019, 28(12): 48-50.

高强, 张保, 史玉强, 等.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J].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8, 10(3): 145-148.

杜志龙. 戈舍瑞林与比卡鲁胺不同给药方式对晚期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生长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 35(10): 1503-1505.

胡凯强.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在高危前列腺癌治疗中临床研究[D]. 石家庄: 河北医科大学,

2021.

1 作者简介:梁元,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泌尿系统疾病的诊疗。